第77章 早朝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钟霖走在队伍中段,目光始终锁定前方龙椅上的那道身影。


    徽文帝端坐龙椅,面色如常,唯有钟霖注意到他扶在龙纹扶手上有节奏轻叩的食指,这是陛下心绪不宁时的习惯动作。


    朝议开始后,先是工部汇报了春汛防治事宜,接着户部陈述了今年的赋税征收情况。


    一切看似平常,直到宁国公突然出列。


    “臣有本奏。”宁国公洪亮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户部山西司郎田光续家教不严。”


    “其孙女昨日于揽月亭诗会上,公然辱及勋贵先祖,言我勋贵世家‘不过仗祖上余荫’。”


    “此等狂悖之言,实乃藐视朝廷功勋,请陛下明察。”


    一石激起千层浪。


    宁国公话音刚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承业已跨步上前,厉声道:“臣附议。”


    “田光续身为朝廷命官,纵容家眷妄议朝政,更辱及功臣之后,此风若长,何以正朝纲。”


    紧接着,又有三位御史连番上奏,弹劾之声如雪片般飞来。


    田光续跪伏在地,额头紧贴金砖:“臣罪该万死!臣孙女年幼无知,口不择言,实非有意冒犯……”


    钟霖冷眼旁观,注意到田光续虽然声音颤抖,但陈述条理分明,显然是经过高人指点。


    老郎中先是强调孙女未及笄,再搬出《大明律》中“十五岁以下犯罪者收赎”的条款,最后声泪俱下地请求致仕归乡。


    好一招以退为进。


    钟霖在心中冷笑。


    若陛下准了致仕,明日言官就会弹劾勋贵逼退老臣。


    若不准,田家就有了转圜余地。


    突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绿袍太监捧着奏折碎步而入,漆盘里躺着秋辞连夜写就的辩折。


    作为从七品中书舍人,秋辞连踏入紫宸殿的资格都没有。


    徽文帝展开洒金宣纸,目光停留在“闺阁稚语,岂堪朝议”八个字上,墨迹力透纸背,字字如刀。


    “众卿且看。”徽文帝将奏折递给司礼监掌印太监。


    当“女子议政本非国朝旧制”一句被尖细的嗓音读出时,勋贵们的脸色稍霁。


    而读到“然稚子赤心,恰显教化之功”时,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勉为首的寒门官员们纷纷挺直了腰杆。


    徽文帝的目光淡淡扫过众臣,语气平静:“闺阁稚语,何足朝议?田卿且回去好生管教。”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钟霖眸色一深,陛下这是欲擒故纵。


    果然,未等田光续松一口气,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恪出列,沉声道:“陛下,此事虽起于闺阁之争,然田氏女所言实乃动摇朝廷根基之言。若人人效仿,岂不寒了边关将士之心?”


    徽文帝眉头微蹙,似在思索。


    慕容铎此时缓缓出列,温声道:“陛下,老臣以为,童言无忌,田大人素来勤勉,此事不如小惩大诫,以儆效尤。”


    他话音未落,英国公已冷笑一声:“慕容大人此言差矣!若人人以童言无忌为由肆意妄言,朝廷威严何在?”


    殿内气氛骤然紧绷。


    钟霖冷眼旁观,见田光续伏在地上的手已攥得发白,而慕容铎面上虽仍带笑,眼底却闪过一丝冷意。


    徽文帝沉吟片刻,忽而看向一直沉默的钟霖:“承恩侯,你怎么看?”


    钟霖出列,拱手道:“回陛下,臣以为,此事可大可小。若论言辞之过,田姑娘确该受罚。”


    “但若论朝廷体统,不如让田大人亲自向宁国公府致歉,以示诚意。”


    他这一番话,既全了勋贵的颜面,又给了田光续台阶下。


    徽文帝微微颔首:“准奏。田卿,你可有异议?”


    田光续连忙叩首:“臣遵旨!”


    退朝后,钟霖刚踏出宫门,便见慕容铎在不远处含笑而立,似在等他。


    钟霖上前行礼,慕容铎捋须笑道:“钟侯爷今日之言,倒是四两拨千斤啊。”


    钟霖淡笑:“慕容大人过奖,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


    慕容铎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年轻人懂得权衡,是好事。不过……”


    他微微倾身,声音压低,“有些事,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钟霖眸色微动,正欲再言,忽见一名龙鳞卫匆匆而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他面色不变,向慕容铎拱手告辞:“慕容大人,恕晚辈先行一步。”


    慕容铎含笑点头,目送钟霖离去,眼底却闪过一丝锐利。


    宁国公府


    宁国公楚临漳垂手立于书案前,神色凝重。


    老国公楚巍端坐在太师椅上,手中盘着一对核桃,目光沉静如水。


    “爹。”楚临漳压低声音,“儿子派去盯田光续和秋辞的人,今日发现还有另一批人在盯着他们。”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往上指了指,“儿子怀疑,是那位的手笔。”


    老国公手中佛珠一顿,抬眸看向儿子,眼神锐利如刀:“你派人盯他们做什么?”


    楚临漳微微低头:“田家那丫头昨日在揽月亭羞辱明柔和明雅,甚至出言不逊,诋毁勋贵。”


    “儿子想查查田光续最近是否有什么异动,免得他在朝中借机生事。”


    老国公手中茶盏微微一顿,随即缓缓放下。


    他目光深沉地看向儿子:“你把人撤回来了?”


    “已经撤了。”宁国公点头,“儿子觉得,这事恐怕不简单。”


    老国公指尖轻敲桌面,声音低沉:“田光续管着山西司,秋辞在中书省,这两个位置可都是要害。”


    他抬眼,目光深邃,“现在连圣上都派人盯着他,说明此事不简单。”


    宁国公走近两步,低声道:“慕容铎今日在朝上为田光续说话,态度暧昧。而陛下……”


    他想起今日朝堂上徽文帝那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的态度,“似乎另有打算。”


    老国公微微颔首:“朝中近来暗流涌动,三皇子还没成长起来,慕容铎就动作频频。”


    “那老狐狸今日在朝堂上话里有话……”


    他冷笑一声,“既然陛下已经派人盯着,我们就不要再插手。记住,我们楚家世代忠烈,只忠于朝廷,不参与党争。”


    宁国公郑重点头:“儿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