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元宵灯会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昭宁来了。”老夫人正坐在堂前的紫檀木圈椅上。


    见小孙女进来,立即舒展了眉头,笑着招手道,“过来让祖母看看。”


    楚昭宁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脆生生地道:“给祖母请安。”


    她乖巧地站到祖母跟前,任由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为她整理衣襟。


    “今晚让你五哥带你去看灯,可不许乱跑。”老夫人捏了捏她肉嘟嘟的脸颊,“若是走丢了,你母亲非得剥了临漳的皮不可。”


    “祖母放心,昭宁一定乖乖的。”她甜甜地应着,一双杏眼弯成了月牙。


    心里却已经开始期待晚上的灯会了。


    这是她穿越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参加上元灯会,那些在历史书上读到的繁华景象,终于可以亲眼目睹了。


    晚饭后,国公府门前已停满了马车。


    楚昭宁被翡翠裹成一个小粽子,厚厚的斗篷,毛茸茸的围脖,只露出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她看见大哥楚临渊正扶着大嫂沈知澜上车,楚景茂就像只小猴子般在马车旁蹿来蹿去。


    二哥楚临岳则抱着刚满周岁的楚景焕,二嫂赵萱萱正指挥丫鬟们往车上装食盒。


    “姑娘,该上车了。”崔嬷嬷将楚昭宁抱上马车。


    她迫不及待地掀开车帘一角,偷偷向外张望。


    府中男子皆骑马,女眷则分乘几辆马车。


    楚临漳正不耐烦地踢着地上的石子。


    “五哥!”楚昭宁趴在车窗上喊道。


    楚临漳抬头,俊朗的脸上写满不情愿:“小祖宗,今晚我可被你害惨了。”


    “国子监的同窗们约好了在醉仙楼吟诗作对,偏生要我带你这个小不点。”


    楚昭宁撇撇嘴:“你可以把我扔给大哥嘛。”


    明明可以带着自己一起去跟人吟诗作对的,是他自己不愿意。


    怎么可以怪到自己身上呢。


    “哼,娘指名要我照顾你,我敢违抗?”楚临漳翻身上马,动作利落潇洒。


    “待会儿可别乱跑,否则我真把你扔了。”他恶狠狠地威胁道,眼中却闪过一丝笑意。


    随着管家一声吆喝,马车缓缓驶出府邸,转入京城主街。


    楚昭宁的眼睛立刻被外面的景象吸引住了。


    整条朱雀大街两侧的楼阁飞檐下挂满形态各异的花灯。


    有绘着仕女图的六角宫灯,精致的画工让美人栩栩如生。


    有做成莲花形状的纱灯,粉白相间,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还有能随风旋转的走马灯,上面绘着《西游记》的故事,孙悟空的金箍棒在光影中舞动。


    最引人注目的是城门处那条足有三丈长的龙灯,金鳞在烛光映照下熠熠生辉,龙眼是用上好的琉璃制成,在火光中仿佛有生命般转动。


    街道两旁,商贩的摊位沿着街道一字排开,叫卖声此起彼伏。


    “糖葫芦——又甜又脆的糖葫芦!”


    “猜灯谜咯,猜中有奖!”


    “新出锅的元宵,芝麻馅、豆沙馅、桂花馅——”


    楚昭宁贪婪地嗅着空气中混合的香气。


    糖炒栗子的甜腻、烤肉串的焦香、炸元宵的油香,还有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梅花冷香。


    这就是辛弃疾笔下的“香满路”啊。


    她在心中感叹,这比任何历史记载都要生动百倍。


    要知道,在后世,传统节日早已沦为日历上一个无关紧要的标记。


    “哇——”楚景茂趴在车窗上,小嘴张得能塞进鸡蛋。


    楚昭宁的心脏怦怦直跳。


    这比以前看的全息影像都要震撼。


    灯海中,行人如织,锦衣华服的公子姑娘们结伴而行。


    平民百姓也穿着新衣,扶老携幼出来赏灯。


    商贩的吆喝声、孩童的欢笑声、丝竹管弦的乐声交织在一起。


    马车在一处宽阔的广扬边停下。


    楚昭宁被抱下车,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广扬中央搭建了一座巨大的灯楼,足有三层高,通体由彩灯构成,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灯楼每一层都挂着不同主题的花灯,最顶层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水车装置,带动着周围的灯饰缓缓转动。


    众人步行进入最繁华的灯市。


    楚临漳牢牢牵着楚昭宁的小手,生怕她被挤散。


    楚昭宁却像只出笼的小鸟,左顾右盼,可惜自己太矮了,看来看去都是密密麻麻的衣摆和裙角。


    她仰头看着楚临漳,伸出手:“五哥抱。”


    “你多大了还要人抱?”楚临漳嘴上嫌弃,却还是弯腰把她抱了起来。


    “重死了,你是不是又偷吃厨房的点心了?”


    楚昭宁不理他的抱怨,只顾着环视四周。


    从这个高度,她终于能将整个灯市的繁华尽收眼底。


    “五哥,那是什么灯?”她指着一盏足有两人高的巨型走马灯。


    楚临漳抬头看了眼,说道:“那是八仙过海灯,你看,上面画的不正是张果老、何仙姑他们吗?”


    灯面上,彩绘的八仙栩栩如生,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吕洞宾的长剑都描绘得细致入微。


    随着灯体旋转,仙人们衣袂飘飘,仿佛真的在踏浪而行。


    楚昭宁看得入迷,忽然前方人群骚动起来。


    “让一让!鱼龙舞来了!”有人高声喊道。


    只见一队身着彩衣的舞者踏着鼓点而来,为首的壮汉举着巨大的龙头,足有一人多高。


    龙眼是用夜明珠镶嵌的,在黑暗中发出幽幽绿光。


    龙身由数十节灯笼组成,每节灯笼内都有烛火摇曳,蜿蜒如真龙游动。


    后面跟着鲤鱼灯、虾灯、蟹灯,活脱脱一支水族大军,在人群中穿梭游弋。


    灯楼四周,舞龙队伍蜿蜒穿行,金红色的龙身在人群中起伏,龙嘴中还不时喷出火花,引来阵阵惊呼。


    舞者们配合默契,时而让龙身盘旋而上,时而俯冲而下,引得围观百姓连连叫好。


    “是鱼龙百戏!”楚临漳兴奋地说,“听说今年宫里特意从江南请来的灯匠,花了三个月才扎成。”


    龙灯经过时,忽然从口中喷出一团火焰,引起一片惊呼。


    楚昭宁看得目不转睛,小手紧紧抓住五哥的衣襟。


    这可比实验室的化学反应壮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