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选对了吗?

作品:《来自3024

    2024年6月2日 10:21分 H国A市F区某城郊别墅区3-2号


    由于没有智能家居系统,我只能手动打开所有开关。


    房间对于单独居住的人来说未免太过空旷了些,不过,我们的真实身份还是尽可能不被他人所知为好。


    自从谢昭闻在TSORF假说中留下的暗号被破译后,国际联合组织便开始着手进行《利用虫洞进行时空干预计划——历史关键节点的全球性协议》(简称为《回到2024计划》)。虽然其过程遭到许多质疑,但在暗能量的研究过程中,制造时空穿越机器也不再是天方夜谭。尽管彼时人们无法确切预测未来“超级病毒”的大流行,但谢昭闻和温千凛的穿越确实能让人们预见未来的危机,于是国际联合组织便开启了人工虫洞的研发计划。


    在“超级病毒”带来生存危机之后,国际联合组织确认了《回到2024计划》,并利用中央决策系统(以名为CM的人工智能为辅助的隶属于国际联合组织的系统),通过CM的计算确认了计划施行的确切世界地点,再跟进CM推断的各个时间节点逐步施行计划。


    于是,3022年,国际联合研究所成功搭建了能传播电磁波的微型虫洞,并向2022年的H国传送消息。


    2023年,H国成功向3033年的国际联合研究所传送回应。此后,《回到2024计划》基本铺建而成。因此,我和谢昭闻在今天顺利登陆,并且来到了H国事先安排的寓所。


    无论是按照计划还是历史的记录,2024年,我和谢昭闻将被H国最顶尖的A大学录取——以高中三年级学生的身份,理由是在中学生科研比赛中有卓越建树。


    这些或许会被认为是不公正的举措,但首先我们别无他法,其次,要想在2024年考上A大学或者在中学生科研比赛中夺得桂冠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毕竟,我们的科研水平可以说是领先了大约1000年吧,教育水平当然也会领先许多。很多2024年的前沿理论,都是素质教育初期的学习内容。更何况对于我们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素质体”来说,即便是要解决当时悬而未决的数学猜想也是轻而易举。


    正当我一面熟悉环境一面整理方才的思路时,门铃蓦地响了,打破了这沉静的气氛。


    打开门,门前赫然站着谢昭闻。六月尚不算热烈的阳光斜照在他的脸上,磨平了他身上过分冷冽的气息。


    我抬眉,疑惑地望了他一眼——按照基本时间线来说,他应该没有必要在这个时间段来找我。


    而他似乎是对我的反应视若无睹,像机器人一样冷冰冰地继续既定的程序:“刚才检查了一下,我的冰箱里似乎没有准备足够的食材。”


    他语意未尽,似乎是等我主动提供给他相应的食材。可我并非一定要帮他的忙,毕竟他大可以自行购买。虽然政府给我们提供的物资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生活费是完全足以提供日常所需的。而这个谢昭闻,我一向对他印象不佳。因为不是同一批训练的“素质体”,我在穿越前本就与他鲜有交情。目前根据仅有的几次接触看来,他似乎就是完全没有脱离“素质体”状态,仅会根据计划表行事,没有一丝多余的感情。


    “附近就有超市,或者菜市场,再不济,你可以点外卖。”我面无表情的说,内心却有些挑衅的姿态。


    他扬起一根眉毛看着我,神色似乎有几分错愕。他停了一下,又徐徐开口道:“是吗?那可多谢你提醒了。”他正欲离开,又回过头来,唇边似乎挂上了一丝浅笑:“不过,相应的,我也提醒一下某人,中饭最好点外卖。我记得,厨艺测试中好像还有人不合格吧。”


    不料他竟会反击,我微怔了一会儿,努力克制住面部肌肉的抽动,用尽可能云淡风轻的语气说道:“谢谢,我会注意的。”并挤出了一个微笑,关上了门。


    但我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没错。为了尽快适应一千年的生活,我们曾在研究所里接受了全面的训练。除了基础的学科知识之外,生活素养也是很重要的培训方向。毕竟在3024年大多数家务都不用选择亲力亲为,而在2024年人们还需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


    为了逃离研究所的生活,我尽力将一切做到尽善尽美——除了厨艺课。


    我分明用做化学实验般的态度做菜,准确称量所有食材所需的分量,精准记录烹煮的时间,火候按标准不偏不倚,可成品往往不尽人意。以往经历的挫败感,更让我在后期采取了“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不再奢求补救这一块短板,转而向其他项目努力。


    可现如今我若真的点外卖,岂不是正中了他的下怀?我暗暗握拳:起码这几天做饭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于是,我用开水冲了桶泡面。匆匆忙忙下肚后,我又在房间里将所有未曾切实体验过的21世纪的产品都研究了一遍,聊以满足好奇之心。


    这几天主要是适应这个年代的生活方式,按接待我们的H国机要干员的说法和温千凛的日程记录来看,并无要事。


    实际上,即便是开启了科研日常,每天也是千篇一律的工作。


    我望向窗外,四层的高度,恰恰可以从住房的空隙间望见远山,视野虽不见得宽广,却也不算逼仄。青绿色的山,与近处的树木的枝叶相比,颜色柔和得如同水墨画的颜料,没有实感。山色空濛,延绵不绝,与蔚蓝的天际相接,便是没有雾霭,万里晴空,却也愈发虚幻缥缈了。


    思绪随景致飘飞。我扪心自问:看似脱离了研究所的牢笼,实则是被另一种形式的枷锁所束缚,这真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我摇摇头,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此时退缩,岂不可笑?


    起码,就像觉醒自我意识的那一天所下定的决心一样,“carpe diem”,踽踽独行亦无所顾惜。


    我想,远山上之树葳蕤,这大概便是3024年所见不到的恣意了吧。


    如我所料没有点击率,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爱好。


    明天继续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选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