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人人有份

作品:《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天爷!这面竟如此滑爽!”


    “某从军十载,未尝此等美味!”


    “辛!辛!可为何越辛越想食?”


    虽然是红烧牛肉面,但对于从不食辣的秦军而言,依旧能尝到那一丝丝辣味。


    这个时期的秦朝,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辣椒,只有本土的姜、茱萸这类,带有些许辣味的,但与现代的辣椒相比,这算是辛。


    秦朝还没有记载有‘辣’,只有‘辛’,古时常言的‘酸甜苦辣’四味,这四味说法是在唐宋形成,但四味的认知大概在先秦萌芽。


    但是,根据《吕氏春秋·本味》(秦代)记载:“酸而不酷,咸而不减,甘而不哝,辛而不烈”,是以“辛”表辣。


    校尉吃得满头大汗,却停不下筷子,最后连汤底都喝得一滴不剩。


    他郑重地向乔文柏拱手:“乔小友厚赐,末将没齿难忘!“


    厨房那边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


    乌杰探头一看,发现几个驿馆仆役正偷偷舔着他们刚才扔掉的调料包装袋。


    他心头一酸,转身又煮了一锅面,特意多放了火腿肠,招呼那些杂役:“来来来,见者有份!”


    仆役们不敢上前,直到驿丞发话,这才战战兢兢地接过碗。


    有个瘦小的少年仆役刚吃一口,便被鲜香的滋味给震惊住,一双眼睛瞪着溜圆。


    这、这太好吃了!


    他不知该如何形容,只觉得这是此生吃过最好吃的食物。


    “呜呜,好吃、好吃,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


    老驿丞捧着碗的手都在发抖:“老朽活了五十载,今日才知何为珍馐。”


    整个驿馆因为这锅泡面,让彼此拉近了距离,欢乐的氛围和泡面的独特的香味,在驿馆内弥漫开来。


    张怀明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感叹道:“在现代不过是一碗上不得台面的泡面,在这里却是让他们尝到了珍馐。”


    李庆一望着被众人围住的乔文柏四人,嘴角微扬:“千年的沉淀,味蕾一点点被各种调味填满,舌头都变得越发刁钻、迟钝。咱们的舌头与老祖宗相比,他们的味蕾还在停留在原始阶段。”


    后半夜,吃饱喝足的众人都睡得出奇香甜。


    只有驿馆厨房的灯还亮着,几个仆役正用木勺一点点刮着铜釜里残留的汤汁,连一点点残汁都不舍得浪费。


    院墙外,负责守夜的秦兵时不时舔舔嘴唇,回味着那从未体验过的鲜辣滋味。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咸阳城内,黑夜笼罩整座城池,咸阳宫的烛火在夜风中摇曳不定。


    嬴政放下手中的竹简,指节轻轻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案几上的奏章已批阅了大半,可他的目光却总不自觉瞥向殿门方向。


    “赵高。”帝王突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显得格外低沉,“近日可有人持玄铁令求见?”


    侍立一旁的赵高连忙躬身:“回陛下,尚未有人持令前来。”


    嬴政眉心几不可察地皱了皱,自那姜黄色的汽车消失在演武扬,已过去两个半月。


    那些自称来自后世的子孙,莫非就此一去不返?


    “陛下。”赵高偷眼瞧着帝王神色,小心翼翼道,“臣观公子江叶是个重诺之人,他既已答应陛下,断然不会失言。或许他在后世有事耽搁了。”


    “多嘴。”嬴政冷声打断,却未如往常般动怒。


    他伸手取过案头那部刚【开机】(注:注意这两个字,别忽略它)的一部新手机,指腹轻轻擦过冰凉的屏幕。


    后世子孙留下之物,已经有两部无法发光,似乎坏了,就不知剩余的两部能坚持多久。


    赵高识趣地噤声,却见帝王忽然起身,玄色龙袍在烛光下流转着幽暗的光泽。


    嬴政踱至殿外廊下,望着满天星斗沉默不语。


    夜风卷起他未束的墨发,露出线条凌厉的侧颜。


    “若至岁末仍无人至……”帝王忽然低语,似是对着虚空说话,“便派人去琅琊台看看。”


    赵高心头一跳,连忙应下。


    他望着陛下立在廊下的背影,第一次在这位横扫六合的帝王身上,捕捉到一丝几不可察的心焦。


    夜色已深,咸阳宫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蒙毅一身戎装未卸,腰间佩剑随着快步行走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宫门守卫见是他,连忙让开道路,若非十万火急,蒙将军绝不会夤夜入宫。


    刚入寝的嬴政,听到通禀,蹙着眉心,“宣。”


    殿内烛火晃动,嬴政只是随意的披着一件外袍,坐在床榻边缘。


    蒙毅走入殿内,单膝跪地,声音因急切而略显沙哑,“陛下,东门校尉来报,持玄铁令者已至咸阳!共十一人,现宿于郊外驿馆!”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亮色,连日来紧锁的眉宇终于舒展。


    “十一人?”嬴政声音里透着罕见的急切,“可有江叶?”


    “校尉言,为首者正是江叶。”蒙毅抬头,注意到了陛下唇角微微上扬。


    “善。”嬴政负手而立,“明日卯时,你亲率禁卫去接。”


    蒙毅恭敬领旨,“臣遵旨!”


    嬴政入睡前,眉宇舒展,整个人显得很轻松。


    赵高伺候着嬴政入睡后,轻手轻脚地退出寝殿,转身便提起衣摆,疾步穿过重重宫阙。夜露打湿了他的靴子,却丝毫未减他匆忙的步伐。


    胡亥的寝宫内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赵高刚踏入殿门,看着眼前荒唐景象,眉头轻蹙,但很快舒展开。


    年仅十二的公子胡亥正半躺在软榻上,三个衣衫不整的舞姬围在他身边喂酒。地上散落着打翻的果盘和酒樽,角落里还有个瑟瑟发抖的乐师在弹筝。


    “都退下!”赵高喝道,吓得乐师一个哆嗦弹断了琴弦。


    胡亥醉眼朦胧地抬起头:“哟,中车府令大人……”


    他打了个酒嗝,“这么晚来……嗝、是要陪本公子饮酒么?”


    赵高挥手将所有人赶出殿外。


    待殿门紧闭,他才压低声音道:“公子,那批后世之人已到咸阳!明日便要面见陛下!”


    “后世之人?”胡亥懒洋洋地玩着酒杯,“就是父皇整天念叨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