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狂夸祖龙

作品:《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后世子孙未免太过热情,他有些遭不住。


    他的身影刚消失在院门外,院中的一行人的兴奋的手舞足蹈。


    “我的天!你们看到陛下的眼神没有?”方高畅激动地的面颊通红,双眸放光,“那气扬!隔着十米远我腿都在抖! ”


    姜凯不住点头赞同,“对对对。他戴的那这冕旒,那玄衣纁裳,比电视剧里霸气一百倍!”


    史小雨更是一脸陶醉之色,“你们不觉得祖龙大大很帅吗?真是又霸气又帅气!哎呀,简直帅到我的心巴上了。”


    一群人激动的嗷嗷叫。


    在众人兴奋的倾诉对始皇帝的赞美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插入。


    “嬴政大大的确威武霸气,可惜死得太早。”李林突然压低声音,“我记得史书上写着,是公元210年死于第五次东巡的沙丘。现在是公元前218年,也就是说……”


    “还有八年的时间。”赵磊接过话。


    “只要祖龙大大相信我们是后世之人,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不说让他长命百岁,起码也能延寿一些年月。


    他们来此的最大的意义,不就是如此么。


    “等祖龙相信后,我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他,赶紧将那赵……”


    不等李林把话说完,江叶出声打断,“都小点声!这院子里说不定有耳目,万一被人听去了……”


    方高畅缺心眼的笑着道:“如果这话能传到陛下耳朵里,那不是更好。”


    姜凯这个憨憨,跟着附和,“对啊。这样一来,祖龙大大也好提前防备,不至于让人坑了。”


    江叶扶额,“几位祖宗,我说的那么一回事吗?”


    见他们还没回过味来,江叶压低声音,“你们不要忘记了,君子易处,小人难防。”


    在说到‘小人’二字时,咬得格外重,深怕这几个憨憨听不懂。


    八个因见到始皇帝而脑子发热的热血青年,经这么一提醒,一个个恍然大悟。


    “卧槽!还真是。”姜凯一拍脑门,“怎么就忘记这一茬。”


    “那货可鸡贼着呢。”吴小石压低声音,不敢再大声说话。


    “对对对,我们还是小心为上,小心隔墙有耳。”史小雨不住点头,一双眼睛滴溜溜的朝着外头张望,观察外头的是否有可疑人员。


    “嘘、嘘、嘘!”方高畅食指放在唇边,“以后有些话只能对始皇帝说,咱们私下来也少说,免得被有心人听去。”


    头脑清醒下来的八人一致点头。


    就在屋内众人高谈阔论之际,院墙外的阴影处,两名斥候正紧贴着墙壁,将耳朵贴在窗棂上。他们的耳力经过特殊训练,连最细微的声响都能捕捉得一清二楚。


    “八年寿命……”


    “沙丘……”


    两名斥候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些人的言语之间对陛下极为推崇,甚至有些狂热。


    只是他们为何笃定陛下死于八年后?


    “都小点声!这院子里说不定有耳目……”


    两名斥候面面相觑,尴尬得无地自容。他们奉命前来监听,却听到的全是对陛下的溢美之词,现在似乎被对方察觉了行踪……这差事办得,实在是……


    两人正准备退走时,又听到屋中的人议论着。


    “要是这话能传到陛下耳朵里更好……”


    “鸡贼……”


    何为鸡贼?!


    莫不是偷鸡的贼子?


    这好生古怪的词汇。


    听到最后,确认再无其他有用的消息后,二人默契地打了个手势,悄无声息地退走。


    临走前,其中一人还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小院,嘴角不自觉扬起。


    这些人,倒是有趣得很。


    两名斥候匆匆穿过简陋的临时行道,直奔蒙毅所在的住所。


    一进门,便单膝跪地,将方才所闻一五一十道来。


    “他们言及陛下寿数将尽?”蒙毅手中竹简‘啪’地合上,眉头紧蹙。


    斥侯垂首不敢抬眼,只听得将军的青铜甲胄发出细微的震颤声。


    “八年后……东巡途中……”斥候的声音越来越低。


    蒙毅眉头紧锁,此事关乎陛下生死,犀利的眸子扫向下首,“今日之事,若泄半字……”


    “属下明白!”两名斥候额头重重磕在地上。


    待斥候退下,蒙毅在临时住所来回踱步,最终推门而出。


    暮色渐沉,彭城临时行宫的殿内点起了青铜灯树。


    嬴政正批阅奏简,忽听殿外蒙毅求见的声音透着罕见的急促。


    得了准许的蒙毅,大跨步进入殿中。


    “陛下。”蒙毅进殿后单膝跪地,锐利的目光扫向侍立一旁的赵高,“臣有要事禀报。”


    嬴政会意,摆了摆手:“赵卿,且退下。”


    待赵高躬身退出,殿门合拢的声响刚落,蒙毅便压低声音道:“臣派去的斥候回报,那些后世子孙言及陛下,阳寿不过八载。”


    灯树上的火苗突然剧烈摇晃。


    嬴政执笔的手悬在半空,一滴朱砂墨落在竹简上,晕开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