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如平生欢

作品:《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有人说过,宋不是没有战斗力彪悍的士兵和将军,只是缺会指挥的文官和敢亮剑于敌国的君主。


    “弱宋”不是对那些在边疆卫国戍边将士的形容,


    而是对那些在高堂之上,高谈阔论的宋士大夫和皇帝的命名!


    陈一刷完狄青的讲解,只感觉一阵憋屈,同情,一种发泄不出来的憋屈。


    真他娘的外战外行,内斗内行;好好的一个底限武庙七十二将级别的将军,就这么没了。


    谁看了谁不骂一声“大怂”!


    划入下一个视频,换换心情,不然看的人血压直线飙升。


    史书上曾经记录着这样温情的一幕,


    “父亲,母亲,我要跟你们回家了”


    公元74年,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醒来后哭得像小孩子一样,


    梦里父亲刘秀和母亲阴丽华如生前般恩爱,而他则还是那个承欢膝下的稚子。


    史载:"十七年正月,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后汉书》


    这是史书中少有记载着温情的一幕,在惜字如金的史书上,


    用这么多的笔墨记录,这段看似不重要的记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想念父亲母亲的稚子。


    刘庄不论是在史书上还是演义中,都未有太大的名气,但他的一生称得上是最完美的皇二代。


    父母伉俪情深,兄友弟恭,儿女孝顺,在位十八年,天下太平!


    在封建社会大一统的前提下,汉明帝刘庄,交出了作为二代帝王最完美的答卷。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刘庄的一生显示的很平,


    没有激烈的政治冲突,历史已经给予了他非常明确的评价——明帝!


    【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奉若天道曰明、内治和理曰明】


    如果必须要有皇帝,那希望所有的皇帝都是汉明帝!


    光武年间


    阴丽华看到”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这句话时,


    就已经泪光闪烁,史书中能如此记载,由此可知当时的自家崽子,有多想他们。


    母子连心,看着天幕中辗转反侧的刘庄,她心如刀绞,情深折寿,


    也许当这句话记录在煌煌史记中时,庄儿已经快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刘秀上前抱着阴丽华,没有在意什么宫廷礼仪,


    他直到看到天幕说,希望所有的皇帝都是汉明帝时才松了一口气。


    她废除郭圣通,将自己一生的挚爱阴丽华立为皇后,并将庄儿立为太子,


    如果庄儿在皇帝之位做的不好,河北势力将蠢蠢欲动啊。


    ”庄儿,切记不可懈怠,天幕中只是放了未来你的一些成就,


    但如果想达成,甚至于超越天幕中你的成就,需要你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去实现!“


    ”父皇,庄儿明白,定会潜心学习,但父皇和母后真的,不能陪伴庄儿一辈子吗“


    少年刘庄带着哭音说到;


    ”傻孩子..."


    三国年间


    刘备擦了擦眼眶,看了看身侧的刘禅,对着天幕鞠躬一拜,兴复汉室还未成功,自己仍需努力。


    先祖明帝刘庄在位期间外击匈奴,收复西域,内施仁政,


    而自家阿斗,如若有先祖十分之一的才能,自己就不必为未来担心。


    看着下首的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兴复汉室的重任,还是交给他们这些父辈,


    希望阿斗,未来也可以像先祖刘庄一样,做一个太平盛世的君主。


    当最好皇二代出来的时候,陈一就知道评论区的乐子人要来了...


    【大胆,最好的皇二代,那把我李世民放在什么位置,我难道不是皇二代吗?】


    【楼上的醒醒,李世民是创一代,皇位暂时借给他爹享受一下】


    【最强皇二代必然有我Judy,不然俺爹,怎么会在洪武三十五年把皇位传给我】


    【太孝了,父慈子孝,叔侄情深,史上最强皇二代谁说不是!】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看着“创一代,父慈子孝‘等字眼,眼前一黑,


    他就知道玄武门之后,这件事就再也洗不清了。


    不过后世的子孙是不是太放肆了,有没有一点对先祖的尊重!


    如果李世民要是知道这只是开胃菜,后面还有玄武门继承制、请陛下称太子的名扬面,会不会风疾发作。


    毕竟乐子人的快乐,就是平等的攻击每一个人!


    最后还是大舅哥长孙无忌,看到自家妹夫的神色不对,出声道:


    陛下,臣请成立一个机构,专门研究天幕中介绍的后世政策,更快的恢复大唐元气!’


    “准,此事就由无忌,玄龄你们拿出个章程来!”


    洪武年间


    当洪武三十五年出来的时候,朱元璋算了算,自己整整活到七十有五,属于长寿之龄。


    “妹子,咋老朱活了整整七十有五,还是个有福气的,咋爹咋娘,知道肯定不敢相信。”


    朱元璋笑着对旁边的马皇后说道,他老朱是个泥腿子出身,没想过追求长生,但谁不想多活几年啊。


    “重八,挑个好日子,我们带着孩子们去给爹娘扫扫墓吧。‘


    马皇后对朱元璋说道,他知道自家的丈夫想爹娘了。


    ”爹,娘说的是,而且说不定爷爷奶奶,他们所在的年代也可以看到,爹驱除鞑虏,恢复中原,天幕一定会讲到爹的。


    朱标在旁边说道;


    “好,咱听妹子的。”


    朱元璋握着马皇后的手道,自己心里想什么,只有自己这个,陪自己一路走来的妻子知道。


    朱元璋暂时压下了叔侄情深的疑惑,父慈子孝说的是太宗皇帝李世民,


    后世子孙是会蛐蛐人的,希望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吧。


    永乐年间


    “洪武三十五年”金豆子朱高煦喃喃道,


    突然眼前一亮,这不是他爹朱棣,为了证明是顺位继承,将皇爷爷的年号改到洪武三十五年吗。


    “爹,这不就是你篡改史书的洪武三十五年吗,看来后世子孙是信了”


    朱高煦向着朱棣兴奋的喊道。


    同样的动作,同样的眼神,


    胖胖朱高炽,铜豆子朱高燧,朱瞻基三人同时后撤一步,


    金豆子真的没看到,后面那句父慈子孝,叔侄情深吗?


    非要在老爷子的伤口上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