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老朱:咱是真猜不透,究竟是谁能拿这个状元郎啊!

作品:《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儿臣揣测,或许是汉朝某位君主?”


    “外界皆称汉文帝为百帝之师……会不会是他?”


    “乾隆也不排除,天幕曾言其是最完美的皇帝。”


    扶苏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通过天幕不断透露出的信息,再结合与历代帝王们的交流……他们对历史的脉络已知晓许多。


    其中那些卓然不群的帝王,自然也心里有数。


    汉文帝,被誉为百帝之师。


    他是后世无数君主的榜样,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对他赞不绝口。


    若说谁能夺得首位,汉文帝无疑有极大可能。


    但乾隆同样有资格。


    毕竟天幕曾明确评价他为古往今来最完美的皇帝。


    除却此二人,好像也没有更合适的候选。


    始皇微微皱眉,沉声道:


    “汉文帝?”


    “若真是他,岂不是意味着汉朝竟有四位皇帝名列十大帝王榜?!”


    “汉朝的皇帝竟如此厉害,差点就要占据榜单的一半了!”


    他心中难掩惊叹。


    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汉武帝刘彻……若再加上汉文帝。


    这十大帝王中,足有四席出自汉朝。


    这“刘家班底”,也未免太过强大了!


    扶苏点头,低声附和:“确实如此。”


    “尤其是西汉,听闻大多明君辈出。”


    始皇眯起眼睛,重新望向天幕,语气淡漠:


    “至于乾隆,虽非同族,却也算得上贤明之主。”


    “不过在朕看来,他仍未够资格坐上这古今第一帝王之位。”


    “完美虽完美,却少了点开天辟地的魄力。”


    天幕的确极力推崇乾隆。


    可始皇对此却并不认同。


    不仅仅是因为彼此非族,更多的是在他眼中,乾隆缺乏一股气吞山河的锐气。


    扶苏思忖片刻,心中竟觉得父皇此言颇有几分道理。


    “究竟会是谁,能被尊为古往今来的第一帝王呢?”


    他望向天幕,眼底满是憧憬与羡慕。


    若有朝一日,自己能顺利继位,革故鼎新,使大秦再度昌盛……


    或许,他扶苏,也能有资格登上那至尊榜首!


    ……


    汉高祖时期!


    “到底是哪位君主,能压得住古往今来的所有帝王?”


    刘邦举杯痛饮,心里暗暗琢磨着人选。


    作为汉朝的开创者,他对后世帝王了解并不深。


    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当年始皇南巡的场景。


    他曾亲眼见过那威势,感慨万千:大丈夫,当如是也!


    此刻一提起“第一帝王”,刘邦下意识想到的,便是嬴政。


    虽说大秦只维系了数十年便土崩瓦解。


    但当年的始皇,的确让天下群雄俯首,不敢造次。


    就连不可一世的项羽,在他在世之时,不也只能偃旗息鼓?


    “会不会是嬴政呢?”


    刘邦低声自语。


    若真是嬴政,刘邦倒也能接受。


    秦王扫六合,虎视天下;自创皇帝之号,开创千古先河!


    倘若没有他,后世也许根本不会有皇帝这一称谓。


    各种王、君、霸或许会层出不穷,却未必能统一于“帝”这一尊号。


    “若真是嬴政,那朕也认了!”


    刘邦朗声大笑,毫不在意。


    反正他刘邦已然上榜,这就足够了。


    至于谁来坐那第一之位,他并不执着!


    ……


    汉武帝时期!


    “朕虽列第三,却屈居唐太宗之下,也算心悦诚服。”


    刘彻虽胸怀傲气,但雄才大略如他,自然清楚其中分量。


    征战四十余年,他开疆拓土,使汉朝版图翻了一倍。


    可唐太宗的功业,并不在他之下。


    大唐建立不过十余载,便扫平无数劲敌,威震四方。


    至于文治,刘彻自认更胜一筹。


    他创立的制度,被后世无数君主沿用。


    这是他留给历史的宝贵遗产。


    唐太宗虽无太多制度上的创新,却治理得井然有序。


    贞观盛世,清明吏治,天下安泰。


    刘彻纵被压一头,也不觉得难堪。


    只是……


    究竟要怎样的皇帝,才能超越唐太宗,压下李世民一筹?


    “父皇,儿臣实在想不出,古往今来,还有谁能力压唐太宗,登上这十大帝王的榜首!”


    “论文治,论武功,又有谁能与唐太宗相提并论?”


    “更别说是超越了!”


    刘据在看完盘点李世民的视频之后,几乎直接变成了李二的忠实粉丝。


    在他心里,以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不要说第二,就算坐上第一也毫无问题。


    连自己的父皇,也不过是屈居第三。


    那这第一,到底得什么样的完美皇帝才能稳坐?


    汉武帝听到儿子这样吹捧李世民,心里微微有些不爽。


    怎么?


    李世民不就比你爹高了一名么?至于捧成这样?


    不过刘彻心里也不全是别扭。


    让这小子多看看那些绝世帝王,也算是磨砺心性,未来继位时能做个中兴之主。


    “是啊。”


    “究竟是谁,能压下群雄,登上这榜首之位?”刘彻望着天幕,神色怔然。


    ……


    大宋!


    “皇兄,在臣弟看来,这第一名,当属汉文帝。”


    “三代之下的贤君,唯有文帝最为典范。”


    赵二率先道出心中答案。


    赵大微微点头,却没有完全认同。


    “汉文帝确是贤君楷模。”


    “可古往今来的帝王何其之多,未必就无人能超越他。”


    “或许另有其人。”


    ……


    洪武时期!


    老朱心里同样在揣摩。


    在他心里敬佩的帝王并不多。


    可连唐太宗都只能当第二,那么第一又会是谁?


    汉高祖、汉光武、宋太祖已经上榜。


    难道会是元朝的哪位?


    老朱摇摇头,觉得可能性不大。


    “咱是真猜不透,究竟是谁能拿这个状元郎啊。”


    他笑着自语。


    朱标沉吟片刻,却认真开口:“儿臣认为,这第一位,恐怕非始皇莫属。”


    “始皇?”老朱愣了愣,立刻摇头:“绝对不可能。”


    “若他真能登顶,岂会背负千古骂名?”


    朱标却继续解释:“父皇难道没看出来吗?天幕的评选,并不只看功绩,更看对后世的影响。”


    “汉武帝铸就汉家脊梁,唐太宗扬名四海,皆是千古流传的大事。”


    “而若论最深远的影响,还得是始皇统一天下。”


    “自此之后,才有皇帝,才有王朝!”


    “这第一之位,除了始皇,谁还能当?”


    老朱听到这番话,沉默了很久。


    “你这一说,还真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