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汉祖的身价,硬是被他带飞了一把!!
作品:《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这种做法也巩固了其“继承大统”的姿态。
尽管老朱最终推翻了大元,但他仍承认其法统传承。
更妙的是,大元的开创者忽必烈,其治国理念极富戏剧性——
他是个地道的蒙古汉子。
但却带着汉人军队一把火烧了圣地哈剌和林,连自个老窝都不留情面。
历史上,能够同时实现“南征擒龙”和“封狼居胥”的帝王,屈指可数,忽必烈正是其中之一。
另一个成就这个壮举的,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虽说“龙”是跑了……
不过朱棣始终嘴硬,非说自己是洪武三十五年顺位继承。
笑话,朱厚熜也不可能承认!
草原战争对汉人而言,最头疼的是敌踪难觅、地形复杂。
可对本是草原出身的忽必烈来说,谁在哪儿放马、哪儿过冬,他门清得很。
此外,忽必烈极力推行汉化,任用大量汉官。
为了防范草原那些不省心的亲戚,他甚至下令修筑长城……
更神奇的是,现代基因检测还发现他那一支竟然有汉高祖刘邦的血脉特征。
也就是说——
大元,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汉统”?
汉祖的身价,硬是被他带飞了一把!
天幕继续说道。
【他,是大元最后的帝王。】
【比起朱由校,他的木工造诣也许逊色。】
【但他终究是个亡国之君,甚至连谥号都是敌朝所赐。】
【他的名字是: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元明宗之子。】
【自忽必烈归天后,大元皇位争夺便日益混乱。】
【短短三十多年内,换了九任皇帝。】
【元明宗虽登基,却被其弟文宗毒死,妥懽帖睦尔也因此流放高丽、辗转广西。】
【文宗死后无子,皇位空悬,太后只得将他召回上都,年仅十三岁的他便草草继位。】
【朝政实权则被太后卜答失里与权臣伯颜所掌,二人狼狈为奸,肆意妄为。】
【不但废除科举,还严禁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往来,甚至一度想废掉皇帝本人。】
【无力反抗的妥懽帖睦尔,只能选择沉默避祸,独守宫中。】
……
大元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帝位继承之乱!
短短不到百年国祚,忽必烈和元顺帝二人,便各霸朝纲三十余载。
剩下几十年却换了十几个皇帝,可见其内乱之严重。
而最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非老朱莫属。
毕竟元史就是他下令修撰的。
顺帝的谥号,还是老朱亲自赐的——真是你亡我兴,也得给你封个“面子”。
朱元璋感慨道:“他顺应天意,主动退避,才赐予‘顺帝’之号。”
“顺帝虽有重振江山之志,却早已失去了天命。”
老朱轻叹一声,言语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八年之后,元顺帝羽翼渐丰。】
【联手伯颜的侄子脱脱,在伯颜外出围猎时发动政变,巧妙地重新掌控了皇权。】
【自此,顺帝亲自主持朝政,任命脱脱为右丞相,改元“至正”,发誓革旧图新,誓言重兴大元。】
【这一阶段的他励精图治,支持脱脱推行一系列变革。】
【他恢复科举、清理吏治、解除马禁、减轻盐税,大大缓和了民间负担。】
【这些改革带来一段短暂的繁荣,被称为“至正中兴”。】
【然而随着朝局变化,脱脱渐渐失去了顺帝的信任。】
【最终以病辞官归里,不久之后,政局再度混乱,贪腐横行、动乱四起。】
【与此同时,天灾接连不断。】
【黄河泛滥、饥馑蔓延、疫病肆虐,百姓颠沛流离,大量死伤,连都城也未能幸免。】
【各地义军纷起,南方张士诚异军突起。】
【朝廷再度启用脱脱,命其领兵讨伐。】
【就在胜利在望之际,顺帝却轻信谗言,将其召回。】
【脱脱旋即被削权流放,途中被哈麻假传圣旨残忍害死。】
【他所统率的百万大军随之土崩瓦解,自此大元再无挽救之力。】
【脱脱之死,成为压垮大元的最后一根稻草。】
【元顺帝也随之沉溺于荒淫生活。】
【他迷信密宗修炼男女合欢之术,大肆搜集女子充实后宫,风声鹊起,民间怨声载道,人人侧目。】
【除却荒淫之外,元顺帝在建筑和机关设计上颇有奇才。】
【亲自绘制宫殿图纸,还打造了一艘龙头船,口能张合,眼爪皆动,被称为“鲁班转世”的帝王。】
【直至朱元璋建立大明,攻破元大都,顺帝北逃应昌府,终病死于途中。】
【朱元璋因其识时务而未顽抗,追封其谥号为“顺帝”。】
………
自从秦始皇以来,能迅速一统天下的王朝虽多,但像大元这般短命的,着实罕见。
通常来说,开国三代都不会出现昏君。
第一任皇帝能打下江山,必是雄才之辈;
第二代多为继业之君,受前朝熏陶,自会励精图治;
而第三代帝王耳濡目染,纵不能开创盛世,也不会太差。
在这样的三代传承中,往往还能迎来一波“中兴”局面。
但从第四代往后,权力逐渐集中、监督乏力。
而帝王素质开始走下坡路,享乐成风也就随之而来。
秦朝虽然短命,却奠定了“大一统”的格局。
其后的各朝往往参照其制度,延续自己的命数。
秦是“摸黑过河”,而后世多是“借灯摸路”。
再往后大隋最短,纯粹是杨广亲手将国家折腾崩了。
而大元则是“自己玩脱了”。
除却忽必烈和元顺帝——
短短几十年竟换了十数位帝王,朝纲不稳,法统混乱。
元顺帝虽在前期锐意改革,力图挽救颓势——
但最终误信小人,罢黜栋梁脱脱,亲手断送了大元的最后生机。
后来的连番天灾,像是彻底抽空了大元最后一口气。
黄河决口,若不治理,百姓流离失所;
可一旦动工,又是劳民伤财,死伤无数。
朝堂内权臣互斗不休,百姓起义遍地开花,内外交困之下,元顺帝亦无力挽狂澜。
起初他尚有振作之意,可随着局势愈发混乱,他也心灰意冷,渐渐放弃挣扎。
终日沉溺于所谓“修炼之道”,与美人共度,乐不思政。
……
大秦!
始皇端坐殿中,凝视着头顶的天幕,良久未语。
他看得清楚,元顺帝本想有所作为——
可最终也只是草草了结,令王朝走向彻底衰亡。
“大元命数,仅九十八年而已。”
听到这句话,嬴政嘴角一抽,心中泛起几分异样。
仅九十八年而已?
我大秦……
连二十年都未熬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