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若是如此,何不早些罢黜我,改立魏王为储君!

作品:《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与始皇、武帝忙于政务不同,李世民没有急于着手国事变动。


    毕竟目前大唐并无大患。


    真正棘手的,只剩太子的继承问题。


    废立之间,李世民始终难以下定论。


    他曾犹豫万分,却迟迟未能果决。


    但看完天幕展示的视频后,李世民内心再度动摇。


    或许,承乾仍有继续担任太子的可能。


    “你们觉得……朕是否应和承乾坦诚谈一谈?”


    他压低了声音,向身旁众臣询问。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相互望了一眼。


    随后,房玄龄发声道:


    “若陛下能与太子重归父子情谊,实乃上策。”


    “此前,臣也未曾赞同废储之议。”


    “………”


    房玄龄心中所愿,乃是避免更换太子。


    若实在要动,那便要提防太子因失势而起异心。


    历朝历代,太子之位关乎国之根本。


    一旦决定储君之位,权力格局便已形成。


    若轻率更易,势必牵连甚广。


    即便太子本无二心,也难保事态不会激化。


    “嗯。”


    李世民轻轻点首,心中已有计较。


    他也下定决心,要与承乾摊开说明。


    ……


    东宫。


    李承乾坐于殿中,神色低沉。


    他相信父皇已知他谋反的心思。


    那么此刻,父皇必正在与群臣商讨,如何裁断此事。


    是立刻废黜,还是另有打算?


    他不得而知。


    “最终父皇选了稚奴为继承者。”


    “难道真会将我逐出东宫,让稚奴接任?”


    他默默揣度着父皇的心思。


    昔日他与李泰争锋,最后却便宜了稚奴。


    尽管李泰也未能成为太子,但这让他内心稍感安慰。


    不管你再怎么讨好父皇,太子的位置你依然无缘。


    “唉……”


    终究千般思绪,凝为一声低叹,回荡在宫殿之中。


    ……


    大明。


    众多皇帝中,唯有朱元璋尚未有所行动。


    始皇、武帝、太宗几位皇帝皆从天幕之中获得未来的信息。


    唯独老朱,毫无所得。


    他自然也无从做出任何前置安排。


    “那位弹幕颜色呈现幽黑的帝王,为何一句不说?”


    “也不知他是哪个年代的皇帝。”


    老朱望着天幕,略带愠怒地自语。


    “可能他是个性格严谨之主,对天幕之事过于慎重,所以才选择沉默。”


    朱标在旁推测道。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显出不快的神情。


    “也不知咱们朱家的天下,究竟能传几世几代。”


    “难不成要比汉唐还短?”


    他内心最在意的,就是这个疑问。


    “世上没有永不衰败的王朝。”


    “咱们朱氏江山,也不可能永久不衰。”


    “但只要每一代皇帝各尽其责,朝代自然能够长治久安。”


    朱标面对这个问题,心态更加平和。


    若说皇权可以千秋万代,那终究只是幻想美谈。


    强如盛唐,也难逃衰亡结局。


    “这番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只要后人都能安分守己,自然不会出岔子。”


    “我们这一辈人,绝不会出纰漏。”


    朱元璋对自己掌控的局面,还是挺有底气的。


    就那些奸佞小人,也不敢在他眼前翻天。


    至于朱标,日后必定是明君之资。


    接下来的事,就看允炆他们如何了。


    只可惜那雄英孩儿,命薄如纸。


    好在允炆这小子,也还算有几分本事。


    再往后的事情,那就是后人操心的了,自己也不可能插手!


    ……


    永乐时期。


    朱棣依然沉默如石。


    三位皇子安安分分地立在身侧。


    太子朱高炽似乎看出了朱棣的忐忑,于是轻声说道:


    “既然这天幕所列的是令人惋惜的太子。”


    “那懿文太子很可能赫然在榜。”


    “父皇不妨早点将此事告知太祖爷爷?”


    朱高炽明白,朱棣心里是在思量如何面对父皇朱元璋。


    与其讳莫如深,不如开诚布公。


    朱棣瞥了朱高炽一眼,久久无言。


    “现在就去说?”


    “你对你太祖父的性情,未必真正了解。”


    “那条时间线上的我,恐怕当扬人头落地。”


    朱元璋对儿子们其实是有深情的。


    可他动怒之时的模样,没人敢接近。


    他是真的会杀人!


    当年洪武大狱,血雨腥风。


    朱老爹可从不心慈手软。


    若是要防止靖难之祸,他爹完全有可能提前处置“他”!


    ……


    大唐。


    今日的太极宫显得格外冷清。


    李世民独自坐在高位龙座上。


    他的目光凝视着宫门方向,仿佛在等人。


    不多时。


    一道身影从殿外缓缓而入。


    正是储君——李承乾!


    他刚接到皇命,急忙前来觐见。


    面对这扬突如其来的召见,李承乾心绪难安。


    他并不清楚父皇此时传唤自己,到底意欲为何。


    毕竟那段自己意欲谋反的视频,父皇应该已经看过了。


    李承乾原以为等来的,是一纸废黜诏书。


    结果,迎来的却是皇帝本人的面谈。


    他一步步踏入太极宫,神思飘远。


    脑海中浮现的,是那段视频中他在殿前据理力争,毫不退让的情形!


    那一刻,他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心头忽然升起一股勇气,眼神也随之变得坚定。


    振作点!


    不能示弱!


    “儿臣叩见父皇。”


    李承乾维持着应有的礼数。


    李世民望着儿子,眼神复杂,久久无语,终于开口:


    “承乾,这些年以来……你心中可曾有憋屈难言?”


    “父子之间,也许该坐下来,好好谈谈。”


    李承乾原先面露疑惑,但很快明白了父皇的用意。


    他意识到,对方或许还未察觉他也看了那段视频。


    “父皇竟不打算立即废我,而是想与我交心?”


    李承乾豁然开朗。


    天幕所呈现的一切,似乎唤醒了父皇对自己关爱的一隅。


    他的心情也略微放松下来。


    他开始思索,该不该坦率表达内心。


    “既然如此。”


    短暂的犹豫后,李承乾抬起头,准备直抒胸臆。


    “父皇当年册立我为储君,转而偏宠魏王。”


    “儿臣不知,父皇究竟属意何人为太子?”


    “莫非我,只是个遮掩他人锋芒的幌子?”


    “若是如此,何不早些罢黜我,改立魏王为储君!”


    李承乾不再遮掩,直言不讳地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