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当然要考清华

作品:《开局扑倒国民女神?这波重生血赚!

    “小庸啊。”


    朱教授看向了李庸开口说道:“你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在高中生层面已经可以称得上的非常优秀了,至少我是看不出特别明显的短板来。”


    “但大学和高中是不同的,高中以下都是基础教育,等到了大学就要有明确的职业方向了。”


    “这个就要看你自己的兴趣了,你是对文化方面感兴趣还是对理工方面有兴趣?”


    朱教授笑着看向了李庸开口问道,闻言李庸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容,语气十分坚定的开口说道。


    “如果高考恢复了,我准备报考清华的经济学专业!”


    毫无疑问,李庸的选择能也只能是这一个,上辈子他拥有的所有成就,背后都有依赖于自己母校的帮助,李庸心里对此当然是相当感激的,可说句实话,上辈子李庸虽然也算混的小有成功,但是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报答不了自己的母校什么。


    如今重活一世,带着前世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李庸当然要选择将其交给母校,算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报答。


    “小庸你想考清华?”


    听到李庸的话,朱教授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抹兴奋之色,他虽然现在任职于燕京理工学院,但他其实是毕业于清华的高材生,见到一个优秀的学生想要报考自己的母校,他当然十分高兴。


    “好,考清华好!”


    朱教授用力的点了点头,随后脸上又浮现出了一抹疑惑之色,看向李庸开口说道:“不过经济专业这门学科虽然在清华开设很久了,可是说句实在的,这方面咱们还在起步阶段,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咱们落后了不少。”


    “想在这门专业取得成就,恐怕要比别的专业难很多,小庸你想好了?”


    “我已经做到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了。”


    李庸笑着跟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未来几十年咱们国家发展的重心就是振兴经济,投身此道虽然起步会难一些,但未来的发展上限我觉得会更高!”


    “你说的也有道理。”


    朱教授闻言想了想,随后轻轻点头算是赞同了李庸的话,不过随即他脸上又浮现出了一抹难色,看向了李庸开口说道:“不过小庸,你要是准备学经济学这门专业的话,叔叔可就帮不了你太多了,你也知道,我是学理工的,对经济学那一套理论一窍不通。”


    “我最多也就是帮你把高中和大学里面一些基础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点补习。”


    “这就足够了,朱叔叔。”


    李庸笑着开口说道,见状朱教授跟着轻轻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始给李庸讲解他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之处。


    一个小时的时间匆匆而过,不得不承认,朱教授虽然是主要专攻理工方面的老师,但可不代表他就懂这一方面,他在基础学科上的知识水平一点都不弱,至少李庸这个上辈子也算是个高材生的家伙在这方面觉得自己是完全比不了人家。


    其实某方面上这也算得上是时代特色了,现在国内的高端人才储备很少,能者多劳,自然他们承担的任务也更多,逼的人全面开花,论起专业精度,或许这个时代的教授比不了后来那些把一辈子都投入到一个方向上的专业教授,但能力方面,显然这个时代的教授更加全面一些。


    “今天就到这吧。”


    朱教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笑着看向了李庸开口说道:“小庸你的底子比我想象的扎实很多,只要好好打磨打磨,应付高考不难,不过你的政治实在是太差了,这个劣势必须要补齐,不然影响太大了。”


    “我明白了,谢谢朱叔叔!”


    李庸用力的点了点头,眼中不由闪过了一抹无奈,政治这个他确实没办法,毕竟时代不同,风向趋势也不同,他穿越带来的经验优势在这门学科上全然无用,只能是连蒙带猜,自然成绩好不到哪里去。


    “那我就回去了,今天麻烦朱叔叔,您好好休息。”


    李庸起身告辞,朱教授经过今天的谈话,对李庸这个人也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原本还以为这小子只是简单的浪子回头,现在看来,这分明是个即将崛起的人杰啊!重视程度大大增加,于是便亲自起身将其送了出去。


    送走了李庸之后,朱教授回到了客厅之中,方珍给他倒了杯热水,坐在了前者身旁一脸感叹的开口说道。


    “小庸这孩子,以前咱们还真是小看他了。”


    “可不是么。”


    朱教授喝了口水,脸上同样感慨无比:“就今天这孩子这番话,我就能断定他未来的成就低不了!”


    “有这么厉害?”


    方珍有些好奇的看向了自己丈夫,她很清楚自己家这口子的眼界有多高,李庸的文化水平虽然很令人惊艳,但撑死也就是个普通大学生的程度,甚至一些专业知识还不如许多。


    要知道在朱家,朱教授是有高级职称的教授,方珍是医学大拿,他们要是想干点什么,普通大学生给他们打下手的资格都没有,李庸虽然优秀,但在他们眼里也就仅仅止步于优秀了。


    这种情况下,朱教授为什么还会给李庸如此之高的评价?


    “老方,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算的上是人才?”


    朱教授笑着看向了自己妻子,脸上浮现出了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专业素养足够?天赋好?足够认真?”


    “对啊,不然呢?”


    方珍轻轻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了一抹迷茫之色,或许人才不一定拥有这三个要素,但同时能拥有这三个因素在身上,那不是人才是什么?


    “确实,有用这些优点的人可以被称为人才,但人才不一定就会成功。”


    朱教授轻笑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我执教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天分好的学生了,可这里面真正能实现自己抱负和理想的,不说一个没有也是寥寥无几。”


    “他们缺少的从来不是天赋和努力,是机会,但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如何找到机会,如何把握机会才是决定了他们未来的重要因素!”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