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人老了,总有这么一天
作品:《重生九零:我带亲儿子嫁首富》 柳如意的脑子,瞬间就一片空白。
她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癌症?
怎么会……
院长在她的印象里,一直都是那么精神矍铄,身体硬朗。
“院长,您……”
她的话,堵在了喉咙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人老了,总有这么一天。”
院长的声音,很平静,像是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我这辈子,没什么牵挂。就是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院里。”
“梁冲是个好苗子,有天赋,有冲劲。你呢,有能力,有韧性,心思又缜密。”
“我希望,等我走了以后,你们两个,能够把研究院,好好做下去。”
院长温和的声音,还在继续。
柳如意却一个字都听不见了。
前世,院长确实很早就退休了。
可她那时候满心满眼都是徐超,被他哄骗着,觉得是研究院亏待了她,心里憋着一股怨气。
被开除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关注过研究院的任何事情。
她甚至不知道,院长是什么时候走的。
她只记得,有一次在街上远远的见过他一面。
那时候的他就已经很瘦了,头发也白了大半,身边没有一个人陪着。
她当时,只是冷漠的别开了头,假装没看见。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的攥住了,疼得她喘不过气来。
所以,他才会那么不希望自己离开。
才会一次又一次的,为她破例。
柳如意握着电话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院长……”她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颤抖。
院长像是察觉到了她的失态,苦笑了一声。
“是不是吓到你了?”
“我这把老骨头,就是这样,总想着在我走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
“我知道,我这是在强人所难。”
他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英雄迟暮的悲凉。
“可我这辈子,看人从没看走眼过。我最看好的,就是你跟梁冲。”
“所以,就当是老头子我自私一回,想请你再帮我最后一次。”
他不是在邀请她回来工作。
他是在托孤。
柳如意闭了闭眼,将眼底涌上来的热意,逼了回去。
她沉默了很久。
久到院长都以为她不会答应,她才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好。”
“我答应您。”
挂了电话,柳如意还维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不动。
柳青舟看她脸色不对,连忙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担忧。
“妹子,你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柳如意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平静。
“没事。”
她转过身,看向不远处的顾昭礼。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了店门口,靠在门框上。
他脸上的表情,是一贯的慵懒随意,仿佛刚才电话他一个字都没听见。
可柳如意知道,他都听见了。
顾昭礼就那么看着她,一双深邃的眸子,像是能看穿人心。
他迈开长腿,走了过来。
“决定了?”
柳如意点了点头。
于情于理,她都无法拒绝。
顾昭礼没有再说话。
梁冲的实验,只有一个,就是他赞助的那个。所以,从今天开始,柳如意也是他项目里的人了。
他们成了合作关系。
顾昭礼的心情,瞬间就愉悦了起来。
她想靠自己,可以。
那他就换一种方式,站在她身边。
他是在帮她,也是在帮自己。
顾昭礼的嘴角,,缓缓勾起了一抹极淡的笑意。
那笑意很浅,在他那张素来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漾开了一圈圈好看的涟漪。
柳青舟在一旁看得一头雾水。
他刚才还看他妹子脸色那么差,怎么一转眼,这个姓顾的男人就笑起来了。
他几步就走了过来:“你笑什么?”
顾昭礼抬眸,对上他那双写满了警惕和防备的眼睛,脸上的笑意反倒更深了。
他没回答,而是话锋一转。
“过两天,我就要回京都了。”
“有没有什么想要的特产,我给你带。”
柳青舟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
“真的?”
“我听说,京都的女人都喜欢用一种叫香水的东西。”
“可以给我带吗?”
顾昭礼眼底的笑意,更浓了。
“好,我帮你带。”
“保证是京都最好的牌子。”
柳青舟顿时喜笑颜开:“那可太谢谢你了,顾先生!”
他现在看顾昭礼,是哪哪都顺眼。
……
第二天,柳如意回了研究院。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几个人。
梁冲看到她,立刻站了起来,冲她温和的笑了笑:“师妹,你来了。”
柳如意点了点头,视线落在了主位上。
院长坐在那里,身形比上次见面时又消瘦了些。他的脸色很差,眼窝深深的凹陷了下去。
柳如意的心,密密麻麻的疼。
院长咳了两声,脸色又白了几分。他清了清嗓子,示意大家安静。
“今天叫大家来,是想宣布一件事情。”
“我们研究院,要启动一个全新的项目。”
“目标,是研发出比市面上所有通讯设备,都更先进,更方便的通讯设备。”
会议室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一个大项目。
能参与进来,对他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份天大的资历和荣耀。
院长环视了一圈,目光在柳如意和梁冲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这个项目的核心团队,主要有三个人。”
“梁冲,项目的总负责人。”
“柳如意,负责技术攻关和数据分析。”
“还有袁明,负责核心芯片的研发。”
“剩下的几位,都是院里的骨干,负责协助他们。”
院长又补充了一句:“这个项目,由顾昭礼先生独家赞助。”
柳如意的心,微微动了一下。
他动作倒是快。
梁冲跟袁明对这个安排,都没有任何异议。
他们一个是技术狂人,一个是研究痴人,对谁赞助,谁牵头这种事,根本不关心。
他们只关心,能不能搞出点名堂来。
院长看着大家高涨的情绪,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
他喝了口水,润了润干涩的喉咙,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院里安排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学习。”
“地点,在京都。”
“去学习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这对我们接下来的研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