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闭眼。”

作品:《怎敌她动人

    可要说谈恋爱,也不像。


    许霁青从头到尾都没往何苗那看一眼,面无表情地盯着苏夏把裤腿放下,把手里拎的鸡递过去,“回去说是你抓的。”


    “……这好吗,”苏夏茫然又惊喜,眼睛都不会眨了,“那你怎么办?”


    许霁青简单回,“还有。”


    城里孩子都没碰过活禽,抓住了也不会捆,男生们倒了好几手,为了抱回去紧张得一头汗。


    而许霁青明显专业得多,鸡脚系得紧紧的,拿麻绳绑了双套结,像个趁手的握把。


    苏夏有样学样,两手攥着捆绳的地方倒拎着鸡,兴奋又有点害怕。


    翅膀没捆,小公鸡每扑腾一下,她就跟着抖一下,软乎乎的胳膊几乎跟躯干垂直,越拿越远。


    走到半路,苏夏的胳膊都快离家出走了,鸡还在挣扎,甚至还有越叫越凄厉的趋势。


    苏夏吓得手心出汗,水汪汪的杏眼抬头看他,嘴唇无措张着,“怎么办啊许霁青,它好像要飞了。”


    “飞不了。”


    下午的那扬雨,淋得少年浑身都湿湿的。


    田间地头没路灯,晚霞余晖里,许霁青碎发湿黑,眉眼冷冽,有种与出身割裂的清隽好看。


    他看了苏夏一会,“你闭眼。”


    “好。”苏夏信他,站定在原地不动了,手臂直挺挺地举着,眼皮颤颤地闭上。


    晚风轻柔,送来少年身上的洗衣皂香味,混着雨水的湿漉腥气。


    就那么一两秒。


    许霁青手覆上来,隐隐一声关节错位似的裂响,她手里的鸡就没了动静。


    苏夏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试探着睁开眼瞧,刚才还奋力挣扎的小公鸡已经闭了眼,脖子也软趴趴地歪着。


    她懵懵的,把手臂收拢了点回来,也不敢举起来看,“……它死了吗?”


    “没死,”许霁青垂眸看着她,面不改色,“睡着了。”


    -


    晚饭前小厨房清点战利品,小鱼小虾交上去不少,鸡一共才抓了三只。


    女生们本来没报什么希望,盼着从男生那边匀个鸡架过来,有碗汤面吃就很好了,苏夏满身泥巴拎着鸡出现的一瞬间,一双双眼睛都往她身上聚,简直要惊掉下巴。


    田埂上又湿又滑,她们放弃后就没再去看,见苏夏和何苗一直没回来,只当是公主带着跟班不知道跑哪偷懒献殷勤去了。


    反正这种事苏夏之前也没少干。


    体测装病,迟到装值日生。


    托钞能力的福当了班委,运动会签个到就溜,周知晏的项目在哪儿就追到哪儿,拍照送水,摇着小旗子喊加油。


    文理分科没多久,四班女生对苏夏了解不多,十班来的风言风语倒是听了不少。


    女孩们天性并不坏。


    一个多月的接触,再加上苏夏手里的这只鸡,她们忍不住开始怀疑那些流言的真实性——


    会不会苏夏除了成绩烂点,是个恋爱脑大小姐……


    其实是个挺好相处的女孩子?


    头一次被全班人盯着看,还是这样善意的震惊眼神,苏夏有些不好意思,抬起袖子飞快抹了抹脸,被自己脏得一惊,赶紧把短袖往上卷卷遮住。


    烧饭的阿婆全被晃晃荡荡的鸡脖子吸引了,目光扫过苏夏水灵无害的黑眼睛,又看了眼她细嫩的小胳膊,说不出是震惊还是佩服,用方言嘀咕了一句。


    苏夏听不懂,耳朵红红的,只当是说她好话了,一句都没敢接。


    毕竟是抱大腿得来的功劳,她要低调再低调。


    晚上做饭用的是柴火灶,等待时间挺长。


    同学们换了身自己的干净衣服,坐在堂屋改造的临时自习室里,被丁老师看着写环保调研报告。


    山区按理比城里凉快点,但他们来的地方偏南,一点好处不占。


    堂屋里白灯通明,越靠里越热,一台老风扇嗡嗡转,怎么也驱不散房间里的潮闷气。


    这么大的孩子都有点从众心理,一开始没人喊热,谁都无声擦汗忍着。


    后来不知道是谁小声念叨了一句“好想吃雪糕”,瞬间一呼百应。


    丁老师压都压不住,走到门口去问向导,“李哥,咱们村里小卖部有冷柜吗,我找几个男生去买?”


    “小卖部远得很,不好去的。”


    中年男人挠挠头,“半山那边倒是有瓜棚,我打电话给老乡问问,提前用井水冰几个好的。”


    丁老师问,“瓜棚多久能到?”


    “不远,来回四十来分钟,你们先吃饭别等我,一会就背回来了,给孩子们当饭后水果。”


    正值农忙季节。


    向导下午带他们溯溪玩,一大早还得去自家稻田里帮忙,丁老师哪好意思这么麻烦人,连忙拦了一下,扭头看向几个高个子的男生,准备抓几个壮丁去帮忙。


    “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这点路还能走不了?刚刚谁第一个说想吃雪糕的,跟你们李叔叔走一趟。”


    丁老师的目光如风吹野草,往哪边吹,哪边倒。


    那可是四十分钟的山路啊。


    不是柏油马路,连路灯都没几盏。


    村里雨后的路况他们都见过,好不容易回来换了干净鞋子衣服,谁还愿意去趟泥?


    女生们在另一侧,低着头填报告册,嘀嘀咕咕八卦。


    “十月哪来的西瓜,都过季了吧?”


    “一看下午讲解就没好好听,向导介绍过,人家村里的有机无籽瓜是特色农产品,很贵的,平时主要做出口。”


    “哇这么牛,那我们是不是赚了。”


    “赚个头啊,全都在你交的一千块钱里了小姐姐。”


    ……


    何苗拱一拱苏夏的肩膀,“想不想吃?”


    下午徒步的时候,苏夏满心都是许霁青和李睿打架的事,拖着何苗磨磨蹭蹭地跟在队伍最后,导游词一句都没听见,调研表纯靠瞎编。


    终于有了点能填进去的信息,苏夏埋头写得飞快,就怕自己一会忘了。


    她又编了小半段,这才抬头,“吃什么?”


    “西瓜呀,说不定格外甜呢。”


    苏夏老老实实点头,小声回她,“一点点。”


    谁能拒绝夏天的西瓜呢?


    她从小嗜甜又贪凉。


    中学前不在意体重,每年暑假都会抱着半个冰西瓜看动画片,然后跑一天厕所。


    男生那边还在僵持着。


    向导又推让了一次,丁老师觉得没面子,准备随便点两个人,不愿意去就算了。


    最后排的许霁青却举手站了起来。


    “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