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逃出生天
作品:《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东市口,正准备迎客的商贩还未开张,传令的骑兵已飞驰而过。随着戒严的命令发布,所有百姓迅速返回家中,刚刚打开店门的商贩,从内将店门紧紧锁上。
“皇城戒严,所有百姓不得外出,违令者严惩不贷。”
一道道威严的声音在各个街道回荡,听到戒严令的百姓,纷纷朝家的方向奔去。
西市
传令的骑兵刚过,一商贩便向一旁的邻居问道:“今日为何突然全城戒严,莫非城中发生了大事?”
隔壁的商户钉上门板。
“管他呢,今日要在闹市腰斩张大人,可惜看不到了。没想到一位朝中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真是令人感慨。”
大牢中,张大人及家眷被押出,连同陈御史和陈将军的三族,三四百人皆戴着枷锁铁链。张大人被关押一月有余,终于重见天日。
阳光洒在身上,他感到格外温暖,似乎有所领悟,自由的空气最为珍贵。他回头望向身后的次子,回想起年轻时在家乡打猎游玩的自在日子。
“将逆贼张大人等一干人犯,押往皇城闹市腰斩。”
张大人坐上囚车,在卫士的看守下,从大牢一路押送至闹市。行进间,张大人见皇城大街空无一人,心中生疑。
“怎么回事,这个点了,街上竟无百姓?”
此次监斩的是皇城尉,本应是皇城令杨乐的职责,但那杨乐整日围着公主转,对皇城事务基本不闻不问。
“确实,大人,未曾闻宫中有其他指令。”
此刻,他们无暇顾及街上百姓的去向,首要任务是顺利将林浩等数百人押至市集执行腰斩。至于是否有百姓围观,又有何干?
时光匆匆,日头渐高,咸阳城在**之后,寂静得如同深夜。城门之处,张恒分配了各自的任务。韩信在咸阳秦军的引领下,依据王皓提供的情报,率领五千人马逐一清除赵权的党羽及其下属据点。
李雷已率三千骑兵先行,而王皓与陈宇则佯攻西门,吸引禁军的注意。张恒亲自带领骑兵,意图救出晨悦与子轩。众人依照计划行事,骑兵在咸阳城的街巷间疾驰。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咸阳宫内的赵权与皇帝却浑然不知。
韩信领兵直奔御史大夫赵宇的府邸,赵宇乃赵权的亲兄弟,更是其坚定支持者。
另一边,林浩历经囚车颠簸,终于到达刑场。
上百名秦军卫士将犯人押至刑场,三四百人跪倒在地,少了百姓的围观,现场显得格外冷清。距午时三刻尚有时日,咸阳县尉命人送上酒水。
“林浩大人,以及各位家属,饮下此酒再上路吧。皇帝诏令,判你腰斩之刑。林浩大人,莫要怪罪下官,请!”
林浩未多言,端酒而尽,仰天大笑,心中咒骂赵权。什么皇帝要杀我,分明是你这奸佞欲置我于死地。早知今日,我应遵始皇遗诏,拥立扶苏公子继位,何至于此!
林浩摇头叹息,如今说什么都迟了。始皇、扶苏、蒙恬皆已逝去,他也将命丧于此,而该死的赵权却能苟活于世,何其悲哀!
御史大夫府邸前
韩信率骑兵杀至
咸阳城,距皇宫不过十里,韩信竟直捣九卿之一的府邸。
“何人?欲何为?”
“取尔等性命之人!”
箭矢如雨,十余护卫应声倒下。闻门外动静,府内又冲出数十人。韩信持枪左突右冲,门客岂是对手。韩信与秦军自赵宇大门闯入。
刚入院内,箭如雨下,韩信躲在墙后,未料赵宇家中竟豢养如此多死士。
赵宇惊恐万分,怎料突生变故,且直冲其府。不行,他得逃命,进宫!对,立刻进宫,将此事速报赵权。咸阳,究竟发生了**!
逃出生天
市集喧嚣中
赵明隐约带着醉意,安阳县尉抬头望向烈日,午时三刻已近在眼前。
“时辰已到,执行刑罚。”
家属中传来阵阵抽泣,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少有人能保持镇定。
“准备行刑。”
刽子手高举大刀,三百余名囚犯,腰斩太过耗时,大刀斩下更为迅速。
赵明正要跪伏,市集的另一端,一队黑衣骑兵迅速逼近。
“停,停,刀下留人!”
赵云高喊,负责人惊讶不已,误以为是宫中传来新旨,急忙起身迎接。
“赵云,那是我儿赵云?”
赵明挺直身躯,难以置信。赵云一路狂奔至刑场。
“父亲,孩儿来救你了。”
安阳县尉欲对赵云动手,见是赵明之子,身后的卫士正欲上前,赵云拔剑一挥,县尉头颅落地翻滚。
“不想死的,都让开!”
赵云剑指众人,身后的数千骑兵纷纷抽剑,剑刃出鞘之声令卫士震慑。
“儿啊,你终于来了。”
赵云跃上刑场,为赵明解绑。赵明惊讶,从河东郡至安阳数百里,赵云如何迅速返回,仅凭这些兵马?
咸阳宫,东门之处
东门街道空旷,东门校尉突然接到急报。
“报,大人,西门遭大队人马围攻,请速调兵支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咸阳城内,何来大队人马?消息可确?”
“大人,属实。宿卫军已赴西门,但敌人攻势凶猛,欲破西门。一旦入宫,大人与我皆有失职之罪,恐难逃陛下责罚。”
局势危急,校尉思索片刻,调半数兵力支援。人马方离,欲向郎中令汇报,只见东门街道上一队骑兵疾驰而来,瞬间填满空旷街道。
“这,哪来的如此多骑兵?”
校尉立于城上,数千骑兵迅速逼近东门,黑旗上一个大大的“韩”字迎风招展。
“停!”
骑兵止步,前方将旗下,韩信缓缓驱马向前。
“放肆!尔等何方兵马?无诏令如何入咸阳?来此何意?”
校尉俯视韩信,韩信横剑于前。
“楼上的守卫听好了,我乃大将军李煜,有急事需即刻入宫,觐见晴月公主与浩宇公子,请速速开启宫门。”
守卫望了望李煜的身影,疑惑道:“这不是李煜将军吗?将军不是在边疆指挥大军平叛吗?怎会突然返回咸阳?若要入宫,可有皇上的旨意?”
李煜目光如炬,盯着守卫,脸色愈发严肃:“如今皇上被奸佞所控,我此番归来,誓要铲除奸臣高远,重振大秦江山。今日,这宫门你必须打开,否则,后果自负。”
守卫闻言大惊,手指李煜,颤声道:“什么?没有皇上旨意,便率兵直冲宫门,你这是……”
李煜拔出腰间宝剑,身后骑兵亦纷纷举起武器。
“非但不是叛逆,而是为国除奸,为民泄愤。你若助我开门,便是立下大功一件,否则,休怪我剑下无情。”
“实话告诉你,咸阳已尽在我手,你这区区千余守军,岂能与我这数万沙场精锐骑兵抗衡?”
“杀!”
“杀!”
楼下骑兵的怒吼震耳欲聋,守卫面露难色,犹豫不决。李煜见状,不再多言,眼前的宫门触手可及,这百余守军,又能阻挡他多久?
“进攻!”
“放箭!”
李煜身后骑兵先是一阵箭雨倾泻,随后上百骑兵手持长枪,冲向宫门。
喊杀声迅速逼近宫门,远在咸阳深宫的玄烨和高远,听到宫外突如其来的喊杀声,皆是一惊。
“朕莫非听错了?怎似有将士的喊杀声?莫非朕能与前线将士心灵相通?”
玄烨胡思乱想,一旁侍奉的太监连忙否认,表示自己也听到了喊杀声。
“或许是卫尉大人在操练守卫吧?”
玄烨瞥了太监一眼。
“有理有理,赵德那厮,如今做了卫尉,竟也摆起架子来了。”
高远生性多疑,察觉今日情形有异,遂命下属太监速去宫门探查。
东门处,一番激战,李煜从容不迫地骑马进入东门,一路向北,穿过数个寝宫,直奔晴月公主所居之处。
咸阳宫中,大队骑兵在宫中驰骋,实属罕见,沿途宫女太监,皆吓得四散奔逃。李煜凭借记忆,一路疾驰至晴月公主的寝宫。
公主寝宫内,一片慌乱。
“不好了,不好了!”
晴月焦急地在殿内来回走动,宫女太监们挤在大厅中,浩宇则躺在地上,继续装疯卖傻。
刚才,皇城之外猛然间传来阵阵厮杀声,令晴月阁内的众人皆惊愕万分,尚未来得及弄清楚状况,延禧麾下的宦官已慌张跑来。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晴月尚未开口,延禧一脸困惑地指着宦官问道:“究竟发生何事了?那厮杀声从何而来?”
宦官砰然跪倒在延禧面前。
“回禀大人,东门,是东门方向,有数百乃至上千的武士已攻破东门,正向各处宫殿逼近。”
延禧瞬间愣住,他身为皇城总管,这突如其来的武士究竟从何而来?难道是禁卫军叛变了?
“你可看见他们打着什么旗帜?”
“似乎是大秦的军旗,上……上面有个‘张’字。”
延禧一想,如今能打着‘张’字旗,又有能力攻破宫门的,大秦之中恐怕只剩一人。他转头向晴月一拜。
“哎呀,公主,这是张赫将军率军回来了,这是我们的转机啊,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延禧心中暗自窃喜,如今他手握晴月,一旦张赫真的率军返回皇城,诛杀高桧后,他便是权倾朝野之人,再也不用在高桧面前卑躬屈膝,从此以后,他便是皇城中最有权势的太监。延禧自顾自地拍手,毅然决然地冲出寝宫。
“张赫将军,我来了!”
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