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对江东的秘密投资

作品:《三国:从坞堡开始崛起

    夜色深沉,周瑜离开后,议事厅内的灯火依旧未熄。


    罗辰与荀衍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反复推演着这次秘密援助的每一个细节。


    这不仅仅是一次物资的运输,更是一次高风险的情报与反情报作战。


    “主公,三千石粮食,五百套兵甲,数量不多,但目标不小。若用大船一次运走,沿途关卡极易暴露。若分批次,又耗时耗力,恐误了伯符的大事。”


    荀衍的眉头紧锁,手指在沙盘上划过沅水、湘水、最终汇入长江的路线。


    “不能走主航道。”罗辰断然否定,


    “刘表的水军虽主要布防在江夏一线,但沿江各郡县的巡船耳目众多。我们必须找到一条足够隐蔽的路线。”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沙盘上那片代表着洞庭湖的广阔水域上。


    “走洞庭。”罗辰的手指在湖区边缘的一个小黑点上点了点,


    “这里,是‘下湖口’,是沅水入洞庭的支流之一,平日里只有些渔民的小舟出入,罕有商船。我们可以将物资分装在十数艘中型渔船上,伪装成去洞庭湖捕鱼的船队。”


    “渔船吃水浅,载重有限,且目标太分散,不易掌控。”荀衍提出了疑虑。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渔把头’。”罗辰笑了笑,看向门外,“罗福!”


    罗福快步走入,躬身行礼:“主在。”


    “我交给你一个任务。”罗辰的语气严肃起来,


    “你亲自带人,将这批‘渔获’,沿着这条路线,送到这个位置。”


    他在沙盘上洞庭湖东岸一个名为“君山北渚”的偏僻港汊画了个圈。


    “周瑜的人,会在那里接应。记住,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必须是绝对可靠的族人。船只出发前,我会让陈虎的夜枭队清扫沿途所有可能的眼线。此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喏!”罗福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罗氏坞堡外松内紧。月亮湾集市依旧繁荣,工坊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学堂里书声琅琅,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但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一场秘密行动正在悄然进行。


    数千石粮食被分装进不起眼的旧麻袋里,底部垫着厚厚的干草。


    五百套兵甲,都是从缴获的黄巾军装备中挑出的普通货色,特意没有进行保养,看起来锈迹斑斑,混杂在一堆准备回炉的废铁之中。


    这些货物,在深夜被悄悄运送到“下湖口”的秘密船坞,装上了一艘艘经过简单伪装的渔船。


    周瑜并未立刻离去,而是在罗辰的安排下,以养病为名,在坞堡的一处僻静客院住了下来。


    这几日,他与荀衍几乎是形影不离。两人时而在竹林中对弈,时而在书房里品茗论道。


    他们从《孙子兵法》的“兵者,诡道也”,谈到《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再到对北方曹操“唯才是举”政策的剖析。


    周瑜惊叹于荀衍身为世家子弟,却对格物、算学等“杂学”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荀衍也佩服周瑜年纪轻轻,便对天下大局、人心向背有着远超常人的洞察力。


    “文若先生,”临别前夜,周瑜看着窗外的月色,感慨道,“瑜行遍江淮,也见过不少名士,但如先生这般,既有经世之才,又有济民之心的,实属罕见。罗兄能得先生辅佐,如高祖之有子房,霸王之有亚父啊。”


    荀衍淡然一笑:“公子谬赞。衍不过是遇到了能让这身所学有用武之地的主公罢了。倒是公子与孙伯符,如鱼得水,风云际会,江东未来,必将在二位手中大放异彩。”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一种跨越了阵营的惺惺相惜之情,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


    数日后,周瑜悄然离去。


    又过了十余日,罗福带着一身风尘,平安返回。


    “主公,幸不辱命!”


    “所有‘渔获’,已悉数交予对方。对方的接头人,是员姓韩的猛将,对我等极为客气。临别时,韩将军托我转交此物。”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物件。罗辰打开,里面是一枚造型古朴的虎符,一半。


    “韩当?”罗辰掂了掂手中的半块虎符,这是孙坚麾下的老将。


    看来,孙策对这次交易极为重视。


    这半块虎符,便是日后双方联络与求援的信物。


    随虎符一同送回的,还有一封孙策的亲笔信。


    信中除了感激之词,还附上了一份江东豪族的势力分布图,以及他对各家或拉拢或打压的策略,其坦诚程度,远超罗辰的预期。


    “看来,我们的‘投资’,已经开始收到回报了。”


    罗辰将信递给荀衍,嘴角浮起一丝笑意。这份情报,让他对江东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然而,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罗氏坞堡近期频繁的船只调动,虽然极为隐蔽,但还是引起了邢道荣和赵平安插在集市里的眼线的注意。


    “禀报堡主,”一个探子在邢道荣面前低声道,


    “罗辰最近确实有些古怪。半月前,有十几艘渔船趁夜从沅水支流出航,说是去洞庭湖打渔,可回来的时候,船身吃水极浅,像是空船而归。而且,船上的人,都是罗辰最亲信的族人。”


    “空船而归?”邢道荣皱起了眉头,


    “打渔的,哪有空船回来的道理?除非……他们不是去打渔,而是去送东西!”


    赵平沉吟道:


    “能让罗辰如此大费周章,秘密送出去的,绝非普通货物。而且是送往洞庭湖方向……难道,是与江夏的黄祖有所勾结?”


    他们猜来猜去,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罗辰的交易对象,竟会是他们眼中已经覆灭的孙坚余部。


    这种模糊不清的情报,反而让他们更加疑神疑鬼,对罗辰的忌惮又深了一层。


    夜深人静,罗辰独自站在议事厅的沙盘前,看着那枚小小的虎符。


    荀衍走进来,轻声道:“主公,与孙策合作,虽是妙招,却也是一柄双刃剑。


    今日我等助他,他日他若雄踞江东,未必不会将剑锋指向我们。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文若说得对。”罗辰将虎符收起,目光深邃,


    “但现在,我们更需要这把剑,去斩断束缚在我们身上的枷锁。至于未来……他若为友,我们便把酒言欢;他若为敌,”


    罗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锋芒。


    “那我就亲手,折了这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