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失败的创世纪与规则之墙
作品:《国运之战,我为国家手搓无上仙法》 “昆仑。”
当这两个字在陈宇脑海中炸响的瞬间,他猛地睁开了眼睛,急促地喘息着,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
“陈宇!”
“顾问!”
李宗成和林薇的声音同时响起,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
陈宇松开握着罗盘的手,踉跄着后退一步,靠在了身后的实验台上。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但精神上的巨大消耗让他脸色苍白如纸。
“它给了我一个词。”陈宇的声音有些沙哑,“昆仑。”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昆仑。
这两个字,对于任何一个华夏人来说,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是万山之祖,是神话的源头,是仙人居住的传说之地。
“你的意思是……”李宗成的声音都在发颤,他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激动,“下一个‘遗迹’,或者说,更高层次的文明,在昆仑?”
“我不知道。”陈宇摇了摇头,实话实说,“信息太混乱,我只抓住了这两个字。就像……就像一个路标。”
“一个路标就够了!”林薇激动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狂热的光芒,“科学的探索也是从一个模糊的假设开始的!我们现在有了方向!我们可以立刻组织科考队,利用卫星和地质探测设备……”
“来不及了。”陈宇打断了她。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落在李宗成身上,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权柄’的出世,相当于在全球所有超凡组织的雷达上,点亮了一个巨大的灯塔。
我们拿到了第一把钥匙,也成了第一个靶子。
灯塔国、雪熊国……他们只是先头部队。很快,全世界的鬣狗都会闻着味儿扑上来。”
“我们没有时间慢慢去挖遗迹了。”陈宇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结论,“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够自保的力量。”
“修真。”
当陈宇说出这两个字时,整个会议室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李宗成的呼吸停顿了一秒,随即,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期待感,从他这位铁血将军的眼中迸发出来。
“你有把握?”
“我试试。”陈宇没有把话说满,但眼神里的自信却骗不了人,“武道内力,终究只是凡人的极限。而修真,是通往‘昆仑’的台阶。我们得换条路走了。”
他想起了自己前世看过的那些波澜壮阔的仙侠故事。
既然要搞,就搞个大的。
“我要一间绝对安静的房间,纸和笔。”陈宇看向李宗成,“还有,让林薇团队准备好,这一次的能量波动,可能会和之前完全不同。”
一小时后,基地最深处的S级隔离静室内。
陈宇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是一张铺着宣纸的矮桌。
观察室内,李宗成、林薇,以及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全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着屏幕上陈宇的一举一动。数十台监测仪器已经全部开启,对准了静室内的陈宇。
陈宇闭上眼,在脑海中飞速搜索着。
基础的吐纳法?太慢了。现在需要的是能迅速形成战斗力的东西。
有了!
《蜀山》!
那恢弘的剑仙世界,那凌厉无匹的飞剑之术!如果能把这个体系复现出来,什么圣光、冰霜,皆可一剑破之!
他锁定了一门高阶剑诀。
他能“回忆”起每一个字,每一个行功路线,每一个法印。
陈宇睁开眼,拿起毛笔,深吸一口气。
自信满满地,落下了第一笔。
就在笔尖接触到宣纸的瞬间,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阻力,从四面八方传来!
不是物理上的阻碍,而是一种来自整个世界的、充满排斥性的“意志”!
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声音在警告他:你不配!这里不允许!
静室内的空气瞬间变得粘稠如水银,灯光开始疯狂闪烁,发出“滋滋”的电流声。
陈宇的额头青筋暴起,握着笔的手剧烈地颤抖着,那一笔,重若千钧,迟迟无法落下。
“怎么回事?!”观察室内,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惊呼出声。
“顾问的脑电波活动正在以几何级数飙升!心率超过200!血压……天哪,他的生命体征正在逼近极限!”
“我不信!”陈宇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是执棋人,是手握“权柄”的天选之子,这个世界凭什么拒绝他!
他调动起全部的精神力,孤注一掷地,强行将那一笔,划了下去!
“噗——”
一股沛然莫御的反噬之力,顺着笔杆,狠狠地轰入他的脑海!
陈宇只觉得眼前一黑,仿佛整个灵魂都被撕裂了。他闷哼一声,一股腥甜的液体涌上喉头。
观察室内,所有人骇然地看到,细微的血丝,从陈宇的眼角、鼻孔、耳中,缓缓渗出。
他手中的毛笔“啪”的一声断成两截,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当场昏厥。
“医生!快!”李宗成怒吼着,第一个冲了出去。
隔离门打开,医疗人员蜂拥而入,现场一片混乱。
然而,就在这片混乱之中,林薇却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死死地盯着面前那台已经烧毁了一半的主监测仪。
屏幕上,一条刺眼的、陡峭到近乎垂直的能量曲线,定格在最后的画面上。
“不是失败……”林薇失神地喃喃自語,声音颤抖,脸上却浮现出一种混杂着恐惧与狂喜的扭曲表情。
“这是证明!”她猛地抬起头,冲着手忙脚乱的众人尖叫道,“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规则体系存在的……证明!”
“世界在排斥他!因为我们这里的‘灵气’浓度,根本不足以支撑这种高阶功法的显现!就像……就像你想用一节五号电池,去启动一艘航空母舰!”
她的话,让所有人的动作都僵住了。
失败,才是最大的成功!
就在此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气质阴沉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他身后还跟着几名纪律部门的人员。
“李指挥,”来人是钱立,“我刚接到报告,陈宇顾问因为高风险实验,导致精神崩溃,生命垂危。”
他看了一眼被抬上担架、七窍渗血的陈宇,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嘴上却说着痛心疾首的话:“这太危险了!他的精神状态已经极不稳定,我们必须为他的安全,以及整个项目的安全负责!”
他推了推眼镜,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建议,立刻暂停所有‘回忆’项目,并对陈宇顾问,进行最高级别的‘保护性隔离’。”
李宗成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刚想发作,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却刺耳地响了起来。
李宗成接起电话,只听了三秒,便沉默地挂断了。
他看着钱立,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最高层命令,在风险评估报告出来之前,暂停一切高风险实验。”
项目,陷入了停滞。
病床上,陈宇缓缓睁开眼。
消毒水的味道和苏清宁那张带着担忧的脸,是他醒来后看到的第一幅画面。
“我……失败了。”他的声音干涩,充满了挫败感。
“不,”苏清宁轻轻地帮他擦去脸上的血迹,声音温柔得像水,“你只是太心急了。”
她看着陈宇,轻声问道:“你写小说的时候,会把结局放在第一章吗?”
一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陈宇脑中的迷雾。
对啊。
写小说,要从第一章开始,要有人物,有背景,有铺垫,故事才能层层展开,世界才能被读者接受。
“回忆”也是一样。
他不能凭空变出一座蜀山,但他可以先砌出第一块砖。
陈宇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看着苏清宁,用沙哑但无比坚定的声音说道:
“我明白了。”
“我们不练剑了。”
“我们从最基础的……吐纳开始。”
“第一章,炼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