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气愤的大统领

作品:《狗尾巴草能明目,你当真了?

    黄昏时分,霞光透过纱窗斜洒在屋内,电视机的蓝光映照在墙上。


    客厅里,顾建华正靠在藤椅上看新闻,李秀芳端着一杯热茶坐在一旁,看着电视,认真聆听。


    电视画面上,一位播音员正用庄重的语气播报着一条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


    “根据外交最新消息,龙国与沙拉伯正式签署能源战略合作协议。龙国将每月向沙拉伯出口高科技农作物种子——‘丰收农扬葫芦种子’,用于支持其海水淡化工程建设。作为交换,沙拉伯将在未来三年内大幅增加向我方出口原油与天然气。此项协议是近年来‘以技换能’战略的重要成果,开创中东能源合作新模式。”


    顾建华顿时坐直了身子,兴奋地说道:“老婆,你听到了吗?是葫芦种子!丰收农扬的葫芦!这不是咱儿子参与的那个项目吗?”


    李秀芳早已激动不已,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老天保佑,小安终于出头了!”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激动与欣慰。


    就在这时,桌上的手机突然响起,是视频通话。


    屏幕亮起,出现了一张熟悉的脸——顾安。


    “爸、妈!”


    视频那头,顾安身穿剪裁得体的墨蓝色西装,打着领带,身后是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背景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


    一位穿职业装的女秘书恭敬地走进来递文件,又悄然离去。


    顾建华和李秀芳一时间竟有些愣住了。


    “小安……你……你这办公室……”李秀芳结结巴巴。


    顾安笑着理了理领口:“新换的办公室,迪加城CBD,二十六楼,现在是我们‘绿洲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总部。我做的是副总经理,阿卜杜拉王子是董事长。”


    顾建华眼中闪着泪花:“混得这么好啊,我儿子真有出息……”


    顾安的笑容缓缓收敛,语气变得真诚而感慨:“其实这一路走来,很艰难。差点失败。真没想到,能走到今天,甚至卷入了国家级的能源合作。”


    “真的……是侥幸。”


    他望向窗外的海天一线,眼神深邃:“最该感谢的,是丰收农扬那批种子。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一切。”


    李秀芳听得热泪盈眶:“你也别太辛苦了,好好干,家里一直为你骄傲。”


    顾安重重点头:“放心吧,我会让你们二老过上最好的日子。”


    ……


    与此同时,漂亮国。


    一间装潢冷峻、设备先进的情报会议室内,高清大屏上正播放着一段视频新闻——内容赫然是龙国与沙拉伯签订“种子换石油”协议,辅以沙滩上大片绿色葫芦的航拍画面,震撼人心。


    会议桌主位,大统领皮肤泛红,金发蓬乱,眉头拧成一团,双拳重重砸在桌上: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不是一直在向沙拉伯施压吗?为什么他们还是跟龙国签了合作协议?!”


    旁边的副统领立刻端起厚厚的文件夹,语气低沉而无奈:


    “阁下,沙拉伯的淡水资源问题已经到了临界点。尤其是在迪加沿岸地区,自来水系统常年供水不足,民众怨声载道。龙国用的葫芦淡水技术……我们根本没有类似产品。”


    大统领眯起眼睛:“但我们已经威胁了他们,如果跟龙国走得太近,就取消对他们军火出口和技术援助。”


    副统领翻开一页文件,语气越发复杂:“他们现在认为,水,比武器重要。他们可以从其他国家买军火,但解决淡水问题,只有龙国有能用的解决方案。而且,这种生态植物淡化,成本远低于我们的反渗透膜厂。”


    另一个幕僚补充道:“最关键是——这符合沙拉伯自己的利益。他们有沙漠、有阳光、有海洋。种子一撒,能供饮用水,还能卖水挣钱。谁不愿意?”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大统领一拍桌子,脸色铁青:“这简直是绿色的阴谋!那什么‘丰收农扬’必须制裁!有没有他们的技术授权?有没有他们的海外公司?”


    副统领小声回道:“他们目前没在我们境内注册公司,也未违反任何国际协议……而且,他们的种子是自主研发,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我们插不进去。”


    大统领怒不可遏:“那就让农业技术部,赶紧研发替代方案!我们漂亮国,不能被一个龙国葫芦卡住命门!”


    ……


    龙国,南疆边陲,喀鲁沙漠。


    风,呼啸着卷过金黄色的沙丘,带着灼热的温度和干燥的沙尘,打在皮肤上如同针刺。


    天空碧蓝,像一块毫无瑕疵的琉璃,但云朵极少,阳光如同烈火一般炙烤着地面。


    这里是龙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南疆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毫米,大多数时候即使天上下雨,也只是在空中蒸发掉一部分,真正落地的微乎其微,甚至连沙子都不会湿润太久。


    在沙漠边缘的一处低洼地带,有一间孤零零的土房,屋顶是由晒干的芦苇草和布条搭建而成,四周则用砖石和黄泥糊成简单墙体。


    屋前竖着一个白色的塑料大桶,接雨用的,但如今桶里干涸见底,早已结上一层白灰色的盐碱痕迹。


    屋里住着一个名叫梁成武的青年,三十三岁,祖祖辈辈都在这片边缘地带种植耐旱作物和放牧为生。


    自从父母去世后,他便孤身一人守着这块祖传的土地。


    尽管政府时常会运送水源和补给,但距离过远,每月分配的水不够灌溉,更别说生活所需。


    他为了节省水,每天只洗一次脸,从不洗澡,喝水也都掺着淡盐防止中暑脱水。


    “水……真是比油还贵。”他曾对着自己干裂的水壶发呆半天。


    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手机上刷着新闻。


    信号极差,他必须将手机举到屋顶边缘,才能勉强加载出视频画面。


    突然,一条新闻标题跳入眼帘:


    【丰收农扬葫芦再次引爆全球市扬!葫芦里全是清甜淡水,已出口至中东用于海水淡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