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火了

作品:《狗尾巴草能明目,你当真了?

    弹幕里突然出现一条醒目的金色弹幕:


    【涛哥,一百一个卖吗?我收两个!】


    这条弹幕像打开了闸门,紧接着:


    【一百?想屁吃呢,我出一千】


    【切,这可是丰收农扬的新品种,而且还不能留种,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正式发布呢,一千想买?也是做梦,我出五千求购!】


    【我出一万!】


    吕涛愣在原地,半晌才结结巴巴地说:"这、这也太夸张了吧?就是普通葫芦啊...虽然能储水..."


    "一点也不夸张。"张薇的声音突然从手机里传出,她显然还在看直播,"这是全球首个成功应用的海水淡化植物,科研价值不可估量。我们老板说了,现在还不能大批量留种,数量有限,可以卖贵一些,当然,一万一个也太夸张了。"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直播间。


    求购信息如雪花般飘过,有人甚至开始竞价。


    吕涛手足无措地看着这扬突如其来的"拍卖会",直到一通陌生来电打断了他的思绪。


    "您好,是吕涛先生吗?我是记者,想约个专访..."


    刚挂断,又一个电话进来:


    "吕先生您好,我们是《自然》杂志亚洲编辑部..."


    紧接着:


    "涛哥!我是你老乡!能给个签名葫芦不?"


    短短半小时内,吕涛的手机被来电轰炸到发烫。


    他苦笑着对直播间观众说:"兄弟们,我可能火了..."


    他的预感很快得到验证。


    当晚,


    #海水淡化葫芦#


    #丰收农扬黑科技#


    #守岛人吕涛#


    等话题霸占热搜前五。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个"改变人类水资源困境"的科技突破,吕涛直播的切片视频在各大平台总播放量突破五亿。


    最火爆的一段是他切开第一个葫芦的瞬间,配上"人类科技新纪元!"字样的特效,在斗音点赞超千万。


    评论区清一色的"给李旭教授磕一个"、"丰收农扬拯救世界"。


    ……


    农科院。


    助理研究员小林一路小跑,手里攥着手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猛地推开赵爱国教授的办公室门,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赵教授!您快看看这个!"


    赵爱国正伏案审阅一份研究报告,闻言抬起头,眉头微皱:"什么事这么急?"


    小林二话不说,直接把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正播放着吕涛切开葫芦、淡水喷涌而出的画面。


    "这是……什么?"赵爱国推了推老花镜,眯起眼睛盯着屏幕。


    "丰收农扬的李旭教授又出新成果了!"小林兴奋地指着视频,"这种葫芦能在盐碱地生长,还能自动收集、净化海水或污水,储存成可直接饮用的淡水!"


    赵爱国的手指僵在半空,眼睛瞪大,半晌没说出话来。


    "这……这怎么可能?"他喃喃道,一把抓过手机,反复观看那段视频。


    小林在一旁补充:"现在全网都炸了,国内外媒体全在报道,说这是''农业科技的颠覆性突破''!"


    赵爱国缓缓放下手机,神情复杂。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试验田,沉默良久。


    "李旭……"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语气里既有惊叹,又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羡慕,"先是海水稻,再是草莓、西瓜、净水水葫芦……现在又搞出这种蓄水葫芦,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小林挠了挠头:"教授,您说这葫芦到底是什么原理?"


    赵爱国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快速检索相关报道。


    "从视频来看,葫芦内部有分腔结构,能储存大量水分。"他一边浏览资料一边分析,"但关键在于,它如何将海水或污水净化成淡水?植物本身的蒸腾作用不可能完全过滤盐分和杂质……"


    他实在想不明白。


    “不过……”


    赵爱国心中一动。


    小林凑过来:"教授,您想到了什么?"


    赵爱国猜测道:"他可能利用了某种特殊的细胞膜结构,模拟了海水淡化技术中的反渗透原理,但完全依靠植物自身完成……"


    他摇摇头,"这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小林忍不住问:"那咱们要不要也尝试研究类似的方向?"


    赵爱国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先联系李旭吧,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亲自去看看那些葫芦。"


    ……


    小日子,京都农业研究所。


    吉田正一教授坐在办公桌前,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同样播放着吕涛的直播切片。


    他的脸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越来越快。


    "教授……"助手小心翼翼地递上一杯茶,"您已经看了三遍了。"


    吉田没有接茶,而是猛地合上笔记本电脑,发出一声闷响。


    "李旭……又是李旭!"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声音里带着不甘,"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助手低下头,不敢接话。


    吉田正一和李旭的"竞争"在学术界早已不是秘密。


    李旭研究的草莓、西红柿、水稻……每一项都彻底碾压了吉田正一。


    身为国际知名农业学家,


    吉田正一自然受不了。


    他一心想要超过李旭。


    但看样子,他是做不到了。


    ……


    塘仔岛,三天后。


    吕涛的直播间人气已经突破千万。


    他站在葫芦田边,身边是刚刚抵达的李旭和张薇。


    "李教授,您可算来了!"吕涛激动地握住李旭的手,"这些天我都快被媒体和科研团队的电话轰炸疯了!"


    李旭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这次实验能成功,你的功劳不小。"


    吕涛连连摇头:“我哪有什么功劳,种子种下后,我什么都没做,没有浇水,没有架秧,都是您研究的种子太厉害了。”


    李旭来到沙滩检查情况。


    还有一小部分葫芦,正在沙滩上的藤蔓上。


    这是专门让吕涛留下的。


    李旭这次过来,也主要是实地查看。


    毕竟,


    在桃山没有海水环境。


    虽然,葫芦拥有【适应环境】的特性。


    但亲眼看到这些,才更加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