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刺客
作品:《姝颜待归》 春末的天还有稍许凉爽,姜池临行前还特意裹上一件锦色披风。
门口只有一辆马车,想必就是入宫的那一辆。
她朝马车走去,随意掀开帘子,看见谢时清坐在里面还有些错愕。
片刻回过神来才踱步坐进马车里,她都忘了毕竟是她的接风仪式,谢时清怎么能缺席。
“等我很久了吧。”她硬着头皮询问一声,也不期待对方能回答。
“不久,公主梳洗打扮自然是要费些功夫。”谢时清回答不冷不热,又让人挑不出错出来。
姜池点点头,两个不熟悉的人在同一个空间里面总有些局促不安,不一会儿又掀开帘子瞧瞧外面。
这上京还是她记忆中的模样,真好。
马车到达宫内,谢时清比她抢先一步下了车,等她钻出脑袋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撰墨如玉的手朝她伸来。
原来是下车接她呀。
她轻笑:“谢郎这做给他人看的戏还真是有模有样,实乃佩服。”
“过奖,请吧。”谢时清到没多大的情绪,毕竟礼节上男子也本该如此。
姜池咂舌,谢时清这人还真是淡漠如菊,说话冷冷淡淡,一点也不热情,偏偏又长了一双笑意盈盈的眼睛,怪哉!
正德门外,一个老太监朝她们走来:“见过姜公主、谢侍郎,还请公主稍等片刻,奴才这就去禀报。”
老太监快步走去,不一会儿就有人大声宣告。
“有请姜国公主、谢侍郎入殿。”
姜池将披风交给听雨,傲然朝殿内走去,余光瞄了瞄四周。
左边是文臣,右边是武将,只一眼就见到了她的大伯秦相守,睫毛微动悄悄掩藏住情绪。
“姜池拜见皇上,祝皇上万福金安。”
“微臣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按照礼仪她是应该行跪拜大礼的,但是临行前她的姜国皇帝姜明修下了旨让她拿出姜国的气势不能被拿捏,所以她就隆重的鞠个躬。
如果她没有看错,在坐的各位大臣脸色都有些难堪,更别说万人之上的帝王。
姜池饶有兴趣勾唇,要她和亲的初衷不就是援助嘛,这就叫求人办事必须要笑脸相迎。
可惜她又不是真正的姜国公主,豺狼在前,虎豹在后,姜国又怎么会轻易相助。
“公主请起。”
“皇上,姜池授皇兄之言为安国带来一件家乡特产,还请笑纳。”
说完便让听雨将手中的盒子拿来,太监转交给皇帝。
打开,赫然在目的是一张姜国和陈国的行军作战图。
皇帝大喜:“妙哉!简直就是神器,姜国诚意如此朕在此谢过了。”
她浅笑:“皇上喜欢就好,也不枉我家兄长的一番好意。”
“哈哈哈,既如此请公主转驾御花园参加朕为你准备的接风仪式。”
姜池点点头,一行人随即出了大殿。
御花园宴会开始,无外乎就是一些声乐歌舞,当真是一点看头都没有。
不过这花园中的桃花开的极好,小昆虫也挺多。
席位上方除了皇帝,还有一位长相倨傲的女子,姜池印象并不深刻。琴声嘎然停止,坐席末尾陡然冒出来一位女子,眼神带着挑衅向她走来。
心中顿时有些雀跃,正嫌这几日平静乏味,竟有人送上门来讨骂,瞧那模样应该十七八岁,穿着一身玫粉色的襦裙,算得上清秀,不知承受力如何。
只见那个女子开口:“陛下,臣妾早就听闻姜国公主学古书、善六艺,今天还真想见识一下,不知道能不能请公主展示风采?”
她一听,这是想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下她威风,不觉露出戏谑的眼神。
刚斟满一杯酒品尝,还未等她说话,却瞥见身旁的谢时清站了起来。
声音从头顶传来:“丽妃娘娘这话有些不合时宜了,对外一国公主怎能在外臣面前载歌载舞,这是自降身份,对内公主现在已是臣妻,更不可在外男面前显露自身,岂不被人笑话微臣家风不正,既如此自然是不展示的好。”
谢时清此话一出,丽妃脸色难堪到了极点,手指甲紧紧扣着掌心,此话讽刺她成为妃子就是靠的莺歌燕舞。
在座的各位脸色也是各有变化,看戏的依然看戏,谁都知道丽妃是陆丞相推举的,谢时清是谢大司马的孙子。
姜池捻了捻手心的灰,虽然知道这是谢家和陆家的抗衡,但看得出谢时清很护短,刚刚那一番话还真让人动容。
还有那个女人,丽妃是吧,惹了她姜池可没有好下场。
也不打听打听,在姜国人送外号无情俏公主,谁让她长得娇俏呢!
一只手轻轻搭在桌子上,狡黠一笑:“原来是丽妃娘娘,虽然人不如其名,但是娘娘的想法还真是多。”
“我家夫君刚说的我也不能忤逆,总归也不能扫了丽妃娘娘的雅兴,本公主不舞文弄墨,就表演一个射箭吧。”
丽妃一听脸色有些惨白,早听闻姜国有拿活人当箭靶的戏码,隐隐有些不安。
观察到丽妃的表情,姜池讪笑,真没出息还没开始就吓得发抖。
她站起来,听雨便整理好她的衣裙,出门在外尊贵的身份是自己给的。
“皇上,还请赐弓箭。”
皇帝脸色微沉,这不是打他的脸吗,可丽妃挑衅在先他又不好生事,只能答应。
姜池讪笑,环顾一圈找到了好地方。
“丽妃娘娘别怕,本公主的箭术很是了得,还请娘娘站在那棵桃树之下,我将送娘娘一场桃花雨。”
众人闻声看去还真是一颗开的灿烂的桃花,丽妃这才放下心来,得意的笑,只觉得姜池也不敢造次。
咻,一只穿云箭!
桃花飘落,风景真是美不胜收。
还没等丽妃陶醉其中就听到嗡嗡刺耳的声音,抬头只见一群大蜂朝她蛰来,吓得她四处乱窜。
姜池抚抚衣袖,她说过她的箭术可是很准的,早就看中桃花后面那棵大杨树了。
有仇当场报才是真本事,当然旧时的仇也不能忘!
从此以后丽妃只怕不敢再叫丽妃了,该叫肿妃。
刚刚一场闹剧,宴会顿时清冷不少,至少也知道她姜池不是个好惹的主。
姜池入座,只感觉吹来的风甚是凉爽,空气都是新鲜的,心情真好。
谢时清替她斟上一杯酒:“你有你的做法,我们谢家自然也有谢家的规矩,公主若在外受到欺负我们谢家定会护你,如今公主既入了谢家也请你替我们想想。”
姜池挑眉:“怎么?怕我给谢家惹上麻烦。”
谢时清摇头:“我自是不怕的,可谢家不单单只有我,祖父年事已高,谢家各族也需要我们的庇护,自然是越安稳越好。”
“没想到你平时说话冷冷淡淡的,护起短来还算是充满人情味。”
谢时清愣住,他很冷淡吗?争取下次热情一点吧。
坐在对面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眉目不太和善,如果没有猜错那就是安国的丞相陆开怀。
丞相把持皇权十年,谢秦两家属实不易。
也不知道这皇帝遭了老匹夫的什么道,如今实权渐无。
“秦将军何时再出征啊,到时候老夫一定给你送行!”谢成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来。
姜池寻声望去,是她那喝得醉醺醺的大伯父秦相守。
十年不见了,还是那么爱喝几口,但是打起仗来又所向披靡。
端起酒杯朝两人走去,故作道:“昨日大婚至今还未见过祖父,祖父莫怪。”
谢成有些诧异,没料想姜池竟然会主动向他问好:“哪里哪里,本该老臣前来探望,只是公事在身不得闲。”
姜池笑笑,忽而侧身询问:“祖父还未介绍这位?”
谢成笑意盈盈:“这位是秦相守将军,他的父亲是我此生最好的朋友和战友,可惜早已辞世。”
秦相守想要行礼却被姜池抢先一步:“原来是秦伯父,早在姜国就听兄长提起,今日得见英姿果然不同凡响。”
“公主谬赞。”秦相守看了看姜池,觉得眉眼竟有些像乔汤。
十年了,他的汤汤也该有这般大了吧,也不知道在姜国如何,终有一日他要攻破那城楼带他的汤汤回家。
秦相守表情不自然,想要开口但又不知如何开口。
只一瞬,姜池就了然他想要问什么,但今非昔比,她不能告知秦汤的近况,也不能冒险置秦家于危险之中。
几人聊着尽兴,忽听一片打斗声音响起。
“有刺客,护驾!”周围乱嚷。
姜池回头便见数人朝皇帝杀去,看那些人的穿衣打扮微微皱眉。
欲盖弥彰,这是冲她来的,她就喜欢惹事上身再一一解决。
“小心!”谢时清将她拦在身后。
“放心吧,这些人不会杀我的?你看看他们的穿戴。”
谢时清疑惑回头:“姜国的侍卫,是你派来的?”
她无辜摆摆手:“你可不要冤枉我,他们虽然穿着姜国的衣服,可不代表就是姜国人啊,说不定是你们安国的间隙呢。”
刺客不多,不一会儿便被当场擒拿。
其中一人大喊:“属下没有完成任务,请公主恕罪!”
说罢,其他几人互看一眼竟开始口吐白沫,倒地身亡。
有人大喊:“这是姜国的侍卫!要来谋害皇上,姜国公主是来害皇上的!”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望向姜池,丞相陆开怀一声令下:“来人,把姜国公主拿下!”
“谁敢!”谢成往前一站,“公主乃我谢家新妇,也是能由尔等随意欺辱?”
陆开怀冷笑:“大司马当真是护短,可也要分清场合,姜国公主刺杀皇上,论罪当诛,你谢家还不一定保得住!”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两人剑拔弩张,在场的人两方都不敢得罪,只能静观其变。
现场混乱不堪,上位的皇帝还惊魂未定:“此处就交给丞相了,朕乏了。”
“这些刺客可不是我姜国的侍卫,陆丞相问敢如此笃定。”
姜池回应,瞟了一眼陆开怀:“凡事都要讲证据哦。”
“那刺客说的就是铁证!”
“那在座的各位吃着我姜国粮饼便都是姜国人咯。”
“这不是强词夺理嘛!”陆开怀也是个狡猾的人,他丞相的地位可不允许被蔑视。
姜池懒得和这人周旋,开口:“既然陆丞相有铁证,那就赶紧拿出来,否则我要你当众向本公主赔礼道歉,否则我姜国铁骑可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