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来乍到(三)

作品:《她的权臣路

    父亲谋反在前,方孟春想结交百官公卿的妻女,就有些困难,但佛门不会为此将她拒之门外。


    洛阳佛教信徒众多,京畿寺庙不可计数,佛寺更是时下女子最能光明正大出入的场所。寺中不仅有不分贫富贵贱的俗家女,还有数不清的比丘尼,王妃公主时常将她们请入家宅,更有甚者,能有进宫面圣的荣耀。


    就算方孟春传播自己才名的目的不能达成,多与她们相处,能结交点人脉也是好的。而且她早就听说,当今这位皇帝十分崇佛,常召僧尼入宫讲经。


    果不其然,这阵风终究是吹到了皇帝耳边,并引发了连锁反应。


    皇帝和善道:“朕原本只是想让你辅佐皇后,帮助她处理些文书工作。现在看来,这倒有些屈才了。不如这样,你碰上空闲的时候,将后宫的嫔御聚在一起,教教她们诗书,不也很好?倒不是要你把她们个个都教成女博士,平日谈天说话能引经据典一二即可,不要叫旁人觉得我大燕的女子都是粗俗之辈。”


    面对皇帝突如其来的决定,方孟春并没有推辞。


    翰墨文章看似无用,却是方孟春为数不多能依靠的立身之本。


    学识和书法都不能直接换成钱粮,但这至少能让“方毅的长女”这个包裹着她的外壳略微脱落些,叫人看见里头的东西。


    方毅家中曾有浩如烟海的典籍,才能养出方孟春这个特长。书籍在这个时代仍然昂贵,不止是竹简绢帛纸张笔墨这些东西贵,没有发达的印刷术,传世的经典想要流传,只能靠人力抄写,因此更是贵重。


    是以时至今日,国人文学素养依旧普遍不高,尤其是不受重视的女子。哪怕是勋贵和皇族中,也有连字都不识几个的,所以方孟春饱读诗书才会成为优势。


    其实这些才能方孟春本就拥有,只是没想过要宣扬。当她恢复了未来的记忆,才有了这么做的想法。


    这个看似繁盛的燕国,寿命已然不长——可惜方孟春读的不是历史系,否则她应该会知道更多历史细节,或许能找到根治它的办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抓瞎。


    皇帝对方孟春心中的想法自然是浑然不知,还在自顾自地说着些废话。过了片刻才道:“朕还有旁的事,就不再多留北海姊了。”


    方孟春如释重负,起身道别:“那妾先去见一见皇后。”


    皇帝差点就下意识点了头,却不知突然想起什么,道:“不,你先去住处看看吧,若是有不合适的地方,也有调整的余裕。”


    方孟春走后,一直在外面的黄轨走了进来,汇报道:“女侍中诸事都安排好了。”


    皇帝将那写了字的纸随意卷起,黄轨机灵地接过,看也不看就收好了。


    “口头上再添一项,传给后宫知晓,新来的女侍中将会教授她们诗书。”


    这本不在皇帝方绪最开始的计划内,但既然方孟春确实有这方面的才能,那正好可以安排她去做。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黄轨应下了,又听到方绪补充了句:“尤其是邓贵嫔那边,要格外多提醒她,可要认真乖巧地学。”


    “唯。”


    皇帝偏偏脑袋,若无其事地问:“皇后这个时辰,该是在西游园吧?”


    黄轨道:“两刻前就去了。”


    皇帝叹了口气,道:“那便一下吧。”


    ……


    “亭子里风大,殿下还是换个地方等吧……”


    皇后穆襄没有理会,只顾着摆弄着刚使唤人摘下的新鲜花枝,准备回宫后将它们插到琉璃瓶里。


    “再这样下去,又要给吹病了!”


    宫女的声音多了几分无奈和埋怨,穆襄这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你忘了?是至尊让我在这等的。”


    “可是……”


    可是早就过了约定好了的时辰了,皇帝可能都把这件事给忘了呢,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宫女这么想着,却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下将这些话都说出来。


    穆襄似乎看出了她内心的想法,耐心说道:“他是天子,日理万机,有要事耽搁了也是可能的,且等着就是。要心里闷着个气,反倒白白浪费了好风景。眼前不比缩在方方正正的宫里有意思多了吗?”


    “皇后这话在理。”


    皇帝冷不丁的一句话,让亭中众人纷纷都打起了精神。


    穆皇后赶紧起身,带着宫人们一齐行礼。


    皇帝扫了眼皇后手中的花,语气中带上些许歉意:“朕让皇后久等了。”


    “没有的事。”皇后把花往身后藏了藏。


    帝后二人相对而坐于亭内,宫人们端上早就备好了的点心。


    三四天不曾打过照面,皇帝象征性地跟皇后问了些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才自以为极其自然地把话题转到了新来的女侍中上面。


    “北海公主已经到了,朕姑且先让人把她的住处安排在了你宫中。你到时候要是觉得不妥,做主将她换到别处也无妨。”


    皇帝决定皇后宫中事,当然算不上越俎代庖,但不知为何,穆襄还是有点失落。


    “但听陛下的安排。”


    皇帝看皇后仍然兴致缺缺、无精打采的样子,还以为她是觉得自己仍不够上心,便道:“朕是千挑万选才定下了她的。你要知道,虽然当初是她父亲谋逆在先,可宗室里一直有人觉得朕下的处罚太过。她那几个兄弟已被除去了宗籍,必然心存怨恨,不可轻易再用。让她做女侍中,一是终于为你找到了个能帮衬得上的人,二是能略微安抚宗室,三也是因为她惹不出什么风波来。”


    没人知道皇后有没有把这一大段话听进去,她只是眨眨眼,道:“陛下想得当真仔细。”


    语气平淡无波,可皇帝偏偏就从中听出了些嘲讽的意思。


    他叹了口气,解释道:“朕知道皇后惦记着你们两家的宿怨,也担心她会不会不够忠心。不过,北海公主与她父亲关系一般,想来并不会为旧事记恨你们穆家。她如今过得很是艰难,自会为了这一份能拿到报酬的职务感恩戴德,也就更容易控制了。你又何苦呢?”


    皇后皱着眉头道:“妾没有那样想。只是觉得,陛下本不必为了这件事如此上心的。”


    好似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皇帝顿时觉得十分无力。


    “朕去岁请姨母进宫就任女侍中时,皇后不是很不乐意吗?怎么,如今朕也为你选了一位,你却还是不知足么?”


    还不等皇后反应过来,皇帝已经起身离开,留下一句:“朕还有大臣要见,先走一步了。皇后想在这里待多久就待多久吧。”


    方绪发现自己越来越不理解穆襄在想什么了。


    在他眼里,自己这位皇后也不是个善妒的性子,真不知道她最近这段时间里,为什么会为了女侍中的事,失了往日的温柔小意。


    这边穆襄也终于反应过来自己刚才惹得皇帝不快了。可她只是按照父亲说的那样,耐心顺从皇帝的一言一语而已,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宫女看着皇后紧攥着裙子的双手,知道她心中有怨。


    穆皇后素来性格温和,极少生气,樱桃作为贴身宫女,也只见过皇后动过一次怒,还不是为自己的事。但樱桃看得出来,皇后从来都只是不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而已,并不是无情无绪的木头人。


    樱桃试探问道:“主上是不是误会了皇后的意思?”


    “是啊,”穆襄闭上双眼,喃喃道,“我想要的……怎么只会是个女侍中呢?”


    邓含的姑母都有这等待遇,遑论叔伯:邓绍如今领吏部事,官员的拔擢尽在他掌握之中。


    可她呢?


    皇帝站稳了脚跟,早就不再急迫地需要穆家了。伯父去世,父亲不受皇帝重视,穆家不复当年盛宠,连带着她这个皇后也被冷落。


    樱桃劝道:“殿下莫要太往心里去了。邓家确实得势,但都是一时的。外戚显赫不过一朝,穆家是百年贵族,何必与他们计较?”


    穆襄轻声道:“那是穆氏的,不是我的。”


    还不等樱桃反应过来,穆襄又道:“回宫吧,我累了。”


    ……


    安排给方孟春的住处在皇后所居住的宣光殿的东南角,屋子不大,却还算干净。


    方孟春进宫带的东西并不多,靠她自己和一个宫人两双手,也就全拿进来了。


    方孟春表现得有些腼腆:“多谢,你辛苦了。”


    “不敢受公主的谢。”


    “另一位女侍中住在何处?我想拜访一下。”


    这宫人面露难色:“其实这里本来是皇后安排给她的,没想到她住到了邓贵嫔那边,这里也就空出来了。”


    “原是这样。那这边我就自己来了,不继续麻烦你了。”


    宫人回道:“公主若有需要的地方,随时喊我便是。”随即走了出去,留方孟春一人在屋内。


    早在接到任命的那一天,方孟春就得知了她必须只身进宫,不能带自家的仆从。


    其实没有人跟在身旁,方孟春反倒自在不少。


    她自幼就喜欢独处,恢复了现代的记忆后,更不能习惯被人卑躬屈膝地对待,甚至但凡有人跟得近了,都会觉得被冒犯。


    收拾完带来的行李,方孟春还没想好接下来干什么,就听到屋外传来了脚步声。


    方孟春转身向外看去,是两个十三四岁光景的年轻女子,右边的手上还捧着几件衣服。


    “你们是?”


    站在左边的回答:“回公主的话,我们是织坊的女官,来送新制好的服饰的。”


    “都进来吧。”


    两位小女官进了屋,共同将衣服一一展开,让方孟春检验。先前站在左边的女官伶俐地介绍道:“这几件都是女侍中平常穿的衣服,正式场合穿的还需等些时候。”


    方孟春颔首,仔细察看着。


    “这件的针脚似乎不太细致。”


    另个一直没发话的女官终于开了口,解释道:“因为通知得晚,我们也只能赶工制出来,细节上就耐不住毛糙了些……”


    伶俐的女官朝她挤挤眼,她才住了嘴。


    方孟春淡淡道:“无妨,不仔细看也看不出。”


    两位女官都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


    见方孟春收下了衣服,两位女官说了几句吉祥话,预备离开,谁知方孟春突然出声:“你且留一下。”


    两个女官都下意识地看向了方孟春,那个笨拙些的,见方孟春也正直视着她,不禁微微张开了嘴,一副被惊着了的样子。


    “我,我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新来乍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