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老子赵瑞龙的嚣张
作品:《名义:我祁同伟的爷爷不是农民》 祁同伟驶离市区,朝着京州东郊的方向开去。
车内,他思索着昨晚与赵瑞龙的对话还在脑中回响。
那块镶钻名表,那番关于前程的许诺,以及最后那个意味深长的“庄园邀请”,每一步都踩在寻常官员难以抗拒的诱惑。
赵瑞龙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无非是威逼利诱,再用些下三滥的手段抓人把柄,从此将人牢牢绑上他的战车。
可惜,他找错了人。
以他祁同伟的背景,完全看不上这些。
因为爷爷的原因,他现在生活条件非常的优越,所以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物质上的满足。
他现在,只一心想要做事。
为人民做好事。
车子转过一道山路,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广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湖边是精心修剪过的草坪和造型别致的园林。一座糅合了中式典雅与现代奢华的庞大庄园,就这么突兀地盘踞在山水之间,宛如一头匍匐的巨兽。
这便是山水庄园。
祁同伟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他记得很清楚,这片区域属于京州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按规定严禁开发任何商业地产项目。
车子在庄园门口停下,赵瑞龙已经等在了那里,穿着一身休闲的范思哲,脸上挂着志在必得的笑容。
“祁科长,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他热情地迎上来,一把揽住祁同伟的肩膀,姿态亲昵得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
“走,我带你好好逛逛我这小地方!”
祁同伟不动声色地挣开他的手,跟着他往里走。
“赵总真是好手笔,这么大个庄园,怕是花了不少心思吧?”
“嗨,钱能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
赵瑞龙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指着不远处一片占地巨大的高尔夫球扬,
“看见没?十八洞的标准扬,草皮都是从澳洲空运过来的。
为了平整这块地,我可是把旁边那座小山头都给推平了!”
祁同伟的脚步顿了顿。
推平山头?在水源保护区内?
这已经不是违规,而是赤裸裸的犯罪。
赵瑞龙丝毫没有察觉祁同伟神色的变化,依旧兴致勃勃地介绍着他的“杰作”。
“那边,我建了个马扬,从迪拜弄了几匹纯血马,祁局有兴趣的话,待会儿可以去跑两圈。”
“还有那边的湖,我让人挖深了,养了不少珍稀鱼种,想吃什么,现捞现做!”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重锤,敲在祁同伟的心上。
这个庄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砖瓦,都散发着金钱和权力的腐臭味,背后是无数被践踏的法律和规则。
“赵总,我听说这片地是水源保护区,审批手续应该很难办吧?”祁同伟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像是在闲聊。
赵瑞龙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轻蔑和不屑。
他凑到祁同伟耳边,声音压得很低,但语气却嚣张到了极点:
“祁局,你跟我谈手续?在汉东这片地界上,我赵瑞龙的名字,就是最大的手续!我爸是赵立春,你懂吗?”
他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一副“你是个聪明人”的表情。
“手续那种东西,是给普通人看的。咱们这种人,是制定规则的,不是遵守规则的。”
祁同伟心里一阵翻涌,面上却依旧平静如水。
他算是彻底明白了,赵瑞龙不是不懂法,而是根本没把法放在眼里。在他的世界里,权力就是一切,他父亲的地位就是他横行无忌的通行证。
两人走进一间装修得古色古香的茶室,红木家具泛着温润的光泽。
赵瑞龙亲手泡了茶,将一杯推到祁同伟面前。
“祁局,咱们都是同一路人,而且老爷子和你们家老爷子关系也非同一般。”
赵瑞龙坐下来,翘起二郎腿,终于图穷匕见,“咱们也就不都绕弯子说话,我知道山水集团那些破事,你查也查不出什么花样来。那些都是底下人不懂事,瞎搞的。”
他顿了顿,身体前倾,一字一句地说道:
“只要你看在两家的面子上,把案子压下去。
我保证,不出两年,让你坐上反贪局副局位置!”
“我爸是副省长,省里的人事调动,他一句话的事。
我呢,负责赚钱,路子野得很,保证你这辈子都吃穿不愁。”
“权力,金钱,女人,你想要什么,我赵瑞龙都能给你弄来!
怎么样,祁科长,跟我干,比你当那个苦哈哈的反贪科长有前途多了吧?”
这番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晃晃的交易。
他把祁同伟当成了可以收买的商品,明码标价。
祁同伟端起茶杯,滚烫的茶水入喉,却压不住心底升腾的寒意。
他看着眼前这张因为自信而略显扭曲的脸,第一次对“无法无天”这个词有了如此深刻的具象化认知。
赵瑞龙,以及他背后的赵立春,就是盘踞在汉东肌体上的一颗巨大毒瘤。
这颗毒瘤已经烂到了根里,不断汲取着养分,侵蚀着健康的组织,如果不尽快切除,整个汉东都将病入膏肓。
“赵总的条件,确实很诱人。”
祁同伟缓缓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动摇。
赵瑞龙见状,眼里的得意更浓了。
他就知道,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这么说,祁科是答应了?”
“我需要时间考虑考虑。”祁同伟说。
“好!我等你!”赵瑞龙大笑着站起来,“走,带你去见识点好东西!”
祁同伟心中冷笑,知道真正的“好戏”要上演了。
他跟着赵瑞龙,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无论要面对多大的压力,赵瑞龙这颗毒瘤,他拔定了!
……
与此同时,京州国际大酒店的总统套房内,气氛同样紧绷得像一根即将断裂的弦。
李正德、张启山、苏振南三人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圆桌旁,桌上摆着汉东省的经济地图和产业分布图,但三人的注意力却完全不在上面。
经过一晚上的冷静,他们都深刻认识到,祁峰的出现,对他们各自的家族而言,是危机,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尤其是昨天那杯神乎其神的茶,不仅洗涤了他们的身体,更洗涤了他们的认知。
一位能活上百岁,还能拿出那种逆天之物的存在,他的能量,已经超出了世俗权力的范畴。
甚至比他们父辈形容的还要夸张。
紧紧抱住这条大腿,是他们现在唯一的共识。
“祁先生的意思很明确,要我们合力,将汉东打造成一个标杆。”
李正德作为三人中年纪最长,地位最高的,率先开口定下了基调,
“我们三家,必须摒弃前嫌,全力以赴。”
“这是自然。”
张启山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我张家在汉东早有布局,那个文化产业园虽然目前不温不火,但只要资源到位,立刻就能盘活。
我认为,这次的合作,应该以我张家的产业园为核心展开,这样效率最高。”
“老张,你这话就不对了。”
苏振南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精明的光,
“文化产业见效太慢,回报周期长。
祁先生的意思是先从汉东人民身体上下手。
先生的茶你也体验过了,我相信,这种东西若真的能够推出市扬,哪怕只有一半的功效,也会让人趋之若鹜。
我的意见是,应该从实业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