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家有钱了?
作品:《重生当天被换亲?七零军官日日哄》 宋甜柒含笑点头。
中年男人不可置信的揉着眼睛,没看错吧?
只是一个月未见,这丫头就浑身大变样,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那个平常说话细声细气,灰头土脸、没什么存在感的小姑娘,进城一个月后,就已经完全脱离了乡村气息。
现在整个人看起来,比城里人还时髦!
中年男人满脸愕然,指着齐鸣章,用气声问:“闺女,这位就是?”
宋甜柒笑着介绍:“振华叔,这位就是我爱人,齐鸣章齐同志。”
回头又和齐鸣章道:“这是我们河湾大队的大队长张振华,之前我在大队的时候,振华叔很照顾我,给了我不少帮助。”
齐鸣章微微点头。
张振华没想到今天帮忙的竟然是熟人,着实有些感慨:“上次你打电话给我,说在城里没有粮吃,我还担心你。”
“今天见到你,叔心里落下了一块大石头啊。”
没粮吃?
齐鸣章不着痕迹的瞥了宋甜柒一眼。
几人出了军区,告别之前,宋甜柒状似不经意的开口:“叔,最近我家没闹什么幺蛾子吧?”
她有段时间没有收到来自老宋家的积分了。
想想还觉得有点可惜。
结果张振华一听,语气分外感慨:“要不说你们老宋家造化好呢,几个孩子,最近喜事连连的,你爹在村里散步那个脸都要笑烂了。”
宋甜柒好奇:“怎么说?”
“你嫁了个军官,你妹妹呢,要带着全村人做生意呢!”
宋甜柒继续当捧哏:“是吗?咋回事呀。”
张振华:“她说咱们村的土壤适合种桑树,桑叶可以养蚕,桑林可以养鸭,鸭粪、蚕粪可以喂鱼,可以把土地和堰塘高密度利用起来。
让集体出土地出人力,她出钱,办一个什么生……”
“生态桑林。”宋甜柒接了嘴。
“对对!就是这个名字!”张振华拍了拍脑袋,“宋大闺女,我知道你学问好,你别偏心你家里人,你说这事儿有搞头不?”
宋甜柒沉吟片刻。
如果问这话的是其他人,她可能就不插手了。
但张队长对她有恩。
当初她小学毕业,刘春香就不想让她继续读书了。
说女孩子家家的,读那么多有个屁用,还不如到队里上工,挣点工分,分担分担父母的辛苦。
是张队长力排众议,给她安排了个轻省但工分还不错的计分员活路。
每天只需要拿着个小本本去核实各个队员的上工情况,再进行汇总。
剩下的时间,她可以在大队办公室学习。
想到大队办公室那盏留给她学习的灯,宋甜柒十分认真:
“生态桑林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但是桑树从种植到挂果至少要三年的时间。
振华叔,你刚才也说了,咱们大队今年收成不好,不富裕。
如果再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乡亲们可能就要勒紧裤腰带生活了。
而且桑树招虫,遇上虫害,收成又要延迟一年。”
很明显,宋盼儿就是想要复刻她前世的成功之路。
但她拉扯起生态桑林的时候,已经是89年。
那是改革开放的十年后,河湾村出去不少打工的人,大部分人家都不再指着地里那点收成过活,所以愿意把地租出来,收租金。
不像现在。
粮食和地是村民们的命!
张振华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些,我也想到了,但我们村确实太穷了,不管什么方法都有风险,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我想小范围的试一试。”
宋甜柒眼珠子一转:“振华叔,说白了,您现在的烦恼不就是大家的钱不够花,粮不够吃吗?”
张振华斜了宋甜柒一眼:“你这丫头,说的轻松,什么叫不就是?这是咱们大队头上的两座大山!你别吃几天商品粮就忘了咱农民有多辛苦。”
“张队长,我说这话,当然是因为我有办法了。”宋甜柒挑了挑眉,“既然您不想听,我就不说了?”
张振华眉心一跳,连忙道:“丫头,你别走呀,有啥办法赶紧说,别逗你叔玩了,为这事你叔这几天饭都吃得不香了。”
宋甜柒止住脚步,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番。
张振华表情几经变换,就像是打翻了的调料盘,最后定格在五彩斑斓的惊奇为难上:“这能行吗?”
“振华叔,你就说想不想赚钱吧?”
“想!”
“那你配不配合我?”
“配合!”
稀里糊涂的上了贼船,张振华撸着脑袋上为数不多的几根头发,心下有些复杂。
宋大闺女这丫头,真是鬼精鬼精的!
不过她说的这法子,真的有用吗?
送走张振华,宋甜柒摸着下巴,看向一直站在旁边的齐鸣章:“鸣章,我是不是还没有带你回家去过?”
齐鸣章嗯了声,没正面回答:“是该回去拜访一下岳父岳母。”
宋甜柒这段时间想明白了很多。
如果今后要长期相处,没必要瞒着她和宋家的关系。
否则之后要是宋家人背着她找上齐鸣章,人稀里糊涂的给了钱,她可没地儿哭去。
“和你正式介绍一下我家的关系吧。
我父亲宋茂才,现在是食品厂的普通工人,母亲沈秀娟,早年逃难到的河湾村,已经故去了,继母刘春香,普通的农村妇女。
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除了我故去的亲妈,其他人关系都挺不好的。”
宋甜柒毫不客气的表露出自己对宋家人的厌恶,同时眼含认真的盯着齐鸣章。
不愿意错过他一丝一毫的表情。
如果他敢说什么,都是一家人,血浓于水,要好好相处之类的话,她就不继续了。
谁知齐鸣章只是沉思片刻,声音低沉悦耳:“你在家时……他们对你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