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品:《权力暗战:女领导助我一飞冲天

    廖友生很快就到了。


    他四十出头,长的肥头大耳。


    这些年来,城市建设一直是颇为热门的行业,城建办在镇政府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应酬繁多,所获实惠更是不在少数。


    以前的廖友生没有这么胖,有些日子没见,居然胖的象发面的馒头。


    听说省纪委来人了,他那敢怠慢,从办公室抱了一沓资料来到赵平安办公室,一副极尽谦恭的样子。


    柳小惠瞅了一眼资料,对王满仓说:“王主任,我是外行,找个专业人士把下关。”


    王满仓立即就想到了邹平安。


    正要给他打电话,他电话就来了。


    他拿了手机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


    邹平安先问他知不知道柳小惠到底干嘛来了?


    王满仓装作全然不知的样子问他:“你知道?”


    邹平安说:“你有没有想到她可能就是新任的县委书记?”


    “邹局长,这话可不敢胡说?”


    “胡说?小王啊,我一把年纪了,走的路比你吃的盐多,你见过纪委有一个人办案的先例吗?还有,办案有长住的吗?”


    邹平安一连串的发问,让王满仓不由不心悦诚服。


    姜还是老的辣。


    “邹局长,麻烦你马上到商山镇中心校来,柳主任在这里等你。”


    “等我?她去学校干嘛?又要翻食物中毒的旧账?这好象和我没有多大关系吧?”


    王满仓没说是还是不是,只让他马上来。


    回到屋内,廖友生正简单地向柳小惠介绍招投标的过程。


    面对柳小惠的发问,他回答的有条不紊。


    显然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柳小惠看了下众人说:“这些资料先放在这里,你们都各忙各的去吧,等会专业人士到了,我得详实了解一下,没有问题最好。”


    赵平安问:“柳主任,我也需要回避吗?”


    柳小惠说:“麻烦你回避一下,我和王主任要详细看看这些资料。”


    众人一起离去。


    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两,王满仓小声问:“这里面真有问题吗?”


    柳小惠神色十分严肃道:“王主任,投标公司十多家,不乏一些颇有实力的老牌公司,而中标的却是经济体量最小、资历最浅的公司,这是为什么呢?招标公告发出去,两天之内中标的公告就出来了?从时间上来看,这中间绝对有猫腻。”


    王满仓说:“不愧是办案高手,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要害!”


    柳小惠说:“人常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要吃这碗饭,我自然就要把这碗饭做好。这样荒唐的行径,瞒得过一般人,能瞒过那些精明的商人?你信不信,很快就会有人把状子递上来。”


    王满仓那有心思看这些文件资料。


    正如柳小惠说的那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前途和通用机场建设的事,至于汪东风有没有借此机会大肆敛财,不是他管的事。


    “怎么?不感兴趣?”


    王满仓的心思没有逃过柳小惠的眼睛。


    “柳书记,你又何必多管闲事呢?这种事有管理的部门,你费这心思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柳小惠脸一沉:“满仓同志,你这种思想可要不得。我们是党员领导干部,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来,防止问题越来越严重。再说了,通用机场要建在刘湾村,如果这一次事情闹大了,造成负面影响谁担待得起?”


    “言过其辞了吧?”


    “不,一点也不。想要拿到修建机场这个项目的县很多,考虑到平阳特殊的地理环境,发改委才批了这个项目。平和县和平阳县是近邻,两个县城地理环境如出一辙,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如果商山镇镇政府建设发生丑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真不好说。”


    柳小惠神情严肃,让人不能不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柳书记,这件事就交由纪委调查吧?这些事都让你干了,还要纪委干吗?”


    柳小惠微微一笑说:“理是这个理,不过以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纪委的人也一定被打点过了。你瞧瞧你们那位郭宝民书记,说什么通知参加了就参加,不通知就不参与?纪委的监督责任都放到哪儿去了?”


    “柳书记,现在真正为公家干事的能有几个人?”


    柳小惠冷冷地问:“你呢?”


    王满仓嘿嘿一笑说:“我当然是一心为公了。不瞒你说,我在这里深耕多年,一直得不到重用都是因为我太正直了。”


    “我听说你走官运是靠的女人?”


    王满仓一愣:“一派胡言!我是凭本事吃饭。”


    柳小惠轻轻拍了下他的手说:“瞧把你给吓的,我没有批评你的意思。”


    王满仓站起身来说:“你在这里休息一下,我去见个故人。”


    好不容易来到镇中心校,他想见一下张梅。


    柳小惠叮嘱他:“千万不要暴露我的身份。”


    王满仓来到张梅办公室,她正在备课,看到他既惊喜又意外,倒水让座忙的不亦乐乎。


    王满仓在一张椅子坐下,问:“现在的学生早餐供应商做的怎么样?”


    “做的非常好。王主任,我替张那同学的家长谢谢你。”


    “谢我干嘛?都是应该做的。现在怎么样?镇政府没有人再拿学校的利益壮自己的腰包吧?”


    张梅叹了一声说:“没有,我咋觉得现在的镇领导是一届不如一届呢。”


    “又怎么了?有事你告诉我,我和赵平安说,在他面前我的话还有点用。”


    “不是他,赵镇长作风还算过硬,就是新来的这位汪书记,口碑极差。”


    王满仓一听自己来见张梅还见对了。


    “他一直在政府机关工作,到基层估计也是走个过程,要不了多久就会回去的。怎么了?”


    张梅说:“传言很多,听说镇政府重建县投资二百万元,这么大的工程就给他亲戚干了。”


    “不会吧?这可是走公开招投标程序的。”


    “哼,那不过是走个过程而已。反正,在镇上,他是一人说了算。”


    王满仓心里很是难受。


    汪东风在县委机关不得志,到了这里就想捞现成的来弥补精神损失?


    胆子也太大了。


    “不会吧?怎么说他也一名领导干部。”


    张梅不屑一顾道:“那又怎么样?群众的眼晴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