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周培公的提议

作品:《诸天,轮回影视世界

    康熙十四年春,正在南方作战的郑氏军队,连同尚可喜和耿精忠总共56万的大军,经过长达半年的激战后,终于踏过了长江天堑。


    而此时的吴三桂大军,已经完全攻占了湖北省首府武昌府,正汇合起十八万的大军,全力攻打长江对岸的汉口府。


    吴三桂大军在攻打湖广二省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钱粮物资和兵力。


    在原本历史上,康熙在三十八年时还曾说过这句话:“湖广熟,天下足!”


    在明代中期以后,苏南浙北地区手工业商品生产与城镇发展,买粮者增多。


    洞庭湖南北和四川等地粮食生产发展较快,谷米沿水路集中于汉口、岳阳、长沙等城市。


    当时的清政府从这里调运粮食,商人也从这里采购粮食,运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缺粮地区。


    其中以运销到江、浙地区的最多。


    于是,在长江中下游形成汉口、九江、芜湖、苏州等地著名米市。


    而现在,湖南省和湖北省的一半都已经被吴三桂军占领,康熙此刻正在调动国内的大部分兵力对抗吴三桂的兵锋。


    吴三桂从云南起家,打到武昌后,一路招兵买马,最高兵力曾达到60多万人的程度。


    也不怪吴三桂能招到兵员,他每到一处,便大肆宣传当年清廷对汉人的压迫和杀戮,一直在宣传“恢复汉家河山”的口号。


    汉人百姓自然也不喜欢自己脑袋后面留一个猪尾巴,且此时的汉人百姓生活条件也的确很困苦,所以吴三桂才能聚集起庞大的队伍来跟清兵对抗。


    但是这群新招收上来的士兵,由于训练不足,且没有制式武器,好多士兵在上战场后,只能拿着木棍、粪叉、锄头之类的工具跟清兵去拼命。


    所以等打下武昌府的时候,吴三桂目前麾下的士兵已经不足二十万了。


    此时的清廷,大约有二十万的八旗军,而此时跟三藩作战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绿营兵,总兵力大约四十万左右。


    就在南方打的如火如荼之际,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又发生了叛乱。


    公元1675年(康熙十四年)蒙古察哈尔部居民由于战乱,人心混乱,当代的察哈尔王——林丹汗之孙布尔尼认为脱离清朝的时机已到,遂举兵反清。


    这一次叛乱史称——布尔尼之变!


    当消息传到紫禁城的时候,今年刚刚21岁的康熙只感觉脑子都快要炸了。


    “诸位爱卿,现在京师的八旗官兵几乎尽数派往了南方,已经无兵可派往漠南蒙古,不知道诸位卿家有谁能解漠南蒙古之叛乱?”


    康熙帝在朝会上,询问下面大臣们的意见。


    而平时在朝会上高谈阔论的那些大臣们,此时就像是被捏住了脖子的鸭子,一个个全都不吱声了。


    康熙帝看着下面那群大臣的样子,只感觉一股冲天怒火直冲天灵盖。


    “朕看你们一个个平时不都是高谈阔论的很能说嘛,怎么今天全哑巴了,啊!”


    康熙帝的怒火,让下面这群大臣们吓得一个哆嗦。


    此时的康熙帝,虽然还没有除掉鳌拜,但是他毕竟还是有些手腕的皇帝。


    目前朝堂上除了那几个跟鳌拜走得近的大臣,其他大臣基本上都不敢在他面前炸刺。


    就在此时,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从队列中走出来。


    “陛下,臣周培公有话上奏。”


    此时的周培公,因为辅助吴丹将军参与军事行动有功,被授予七品官职,所以他站在所有大臣队列的最末尾。


    “哦,周培公!”


    康熙仔细思索了一番,似乎对眼前这人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


    “你可有退敌之策?”


    周培公不卑不亢地启奏道:“回禀陛下,现在京师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拨了,但是京师却还有一些能征善战之兵的,如果能把他们集合起来,其战力也不亚于绿营兵。”


    就在周培公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朝堂上衮衮诸公只感觉后脊梁一阵发凉,似乎有一种被算计到的感觉。


    康熙听完周培公的话后,眼里闪过一丝精芒。


    “哦,说说看!”


    “陛下,咱们京师里,有许多王公大臣八旗子弟还有商家巨贾,家里都豢养着不少家奴,这些家奴有不少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


    “如果把这些家奴能聚集起来,最少也有数万人之多,只要稍加训练,立刻就能成为一支能征善战之师。”


    周培公说完这些话后,立刻对康熙行了个大礼,随后退入了队列里。


    “嗡~”


    周培公的话,立刻引起了朝堂上衮衮诸公的议论。


    他们家中的确有不少家奴,这些家奴说起来也可以说是他们自己的私兵,每个人都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青壮。


    但这些家奴可都是这些朝臣们自己花钱供养出来的私人武装,一旦交给朝廷,他们前面培养的所用的金钱和时间,可就全打了水漂了。


    而且在场的诸公,哪个不是家大业大的,如果没了这批私兵,他们个人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现在可不是和平时期,南边打得正热闹呢,北边也开始不安稳了。


    如果...万一...朝廷战败了...


    只要自己还有这些家奴在手,至少自己全家老少的安全还是有一定保障的,大不了就让这些家奴护着全家逃往海外。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最珍贵的只有两种东西,一个是黄金白银,另一个就是有战斗力并且忠诚于自己的私兵。


    此时这些大臣们看向周培公的目光里,都蕴含着丝丝杀意。


    “周培公这个王八犊子,是想掘自己的根啊!”


    康熙帝看着朝堂内那些大臣们阴晴不定的面孔,他何尝不知道这些大臣们的心思呢。


    只要是人,都是有私心的,地位越高的人,私心越重!


    可是现在自己治下的江山,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如果京师这边始终没有什么反应,北边的察哈尔部估计很快就能打到京城周围来。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