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杜若嘉

作品:《瑾色若嘉

    “诶,三姑娘”,张妈妈应声的同时,陶嘉也抬起了头。


    刚才在里间陶嘉情绪激荡,哪有多余的心思留意旁人,现在杜若妍这一声,倒是引起她的注意了。


    只见罗汉榻上坐着的少女目测不过十三四岁,皮肤白皙细腻,一身鹅黄色春衫,梳着垂练髻,发间还簪了几朵浅粉色的绢花,未施粉黛却端的是娇俏可人。


    陶嘉不由得感叹,时代造英雄啊,这小孩儿小小年纪竟然就出落的五官精致,且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皆是淑女作态。


    这要是放在现代,以她的年纪,不过也就是个初中生,正是清澈愚蠢天真烂漫的时候,哪会有这种气质。


    见着陶嘉也跟着抬起了头,杜若妍朝她挥挥手帕,“嘉嘉,你和弟弟玩儿,我有事问嬷嬷。”


    陶嘉见她小小年纪却一幅大人模样,顿时一身鸡皮疙瘩都要出来了,为了不暴露异常,陶嘉赶紧低头作势在看熟睡的婴儿。


    摇篮里的婴儿还在熟睡,一张小脸肉嘟嘟的,陶嘉松了口气,还是这个好,这个没有那种错乱感。


    榻上的杜若妍见陶嘉注意力又转移到了钧哥儿身上,朝立侍在陶嘉身侧的盼丹巧绿使了个眼色,接着就朝厢房外走,张妈妈也紧随其后。


    “三姑娘,怎么了?”张妈妈半弯下腰,站在杜若妍跟前,一脸疑惑。


    杜若妍将张妈妈审视了一番,这才说道,“嬷嬷,你是四小姐的奶娘,你可知她这是怎么了?”


    “四姑娘?”张妈妈想了想,许是刚才那惊天动地的一哭惊动了妍姑娘。


    “四姑娘前些日子病了一场,又许久未见夫人,自然是想念得紧”,张妈妈见杜若妍依旧蹙眉,她赶紧表态,“三姑娘,您放心,奴婢一定会好好照顾四姑娘的。”


    杜若妍暗自思忖片刻,心想,嘉嘉才五岁,病了一场又没见到母亲,伤心也是人之常情,可能确实是自己想多了。


    “好好照顾四姑娘。”


    见杜若妍如此说道,张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天下午,陶嘉从段氏的兰惠居出来之后,就在府中四处乱转。


    她乱转不要紧,这可把张妈妈给急的不行,一口一个小祖宗小祖宗求个不停。


    于她而言,四姑娘本就大病初愈,这要是再着了风,只怕是还要病上一场,到时候老爷夫人怪罪起来她可担不起啊。


    但陶嘉现在顾不上这么多了,今日所见所闻,让她心里头很不踏实。


    这一朝穿越异世,她莫名其妙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对此可谓是人生地不熟。


    饶是她平日里算是理性,也被这两天这没着没落的日子弄的心头不安,更何况陶嘉还是一个对生活有着一定的掌控欲的人,如今这样一脸抓瞎的日子对她来说实在是太难受了。


    前两天安分守己是因为她初来乍到害怕露馅儿,又守着一屋子奴仆,那点儿心神全用在观察上了,哪里敢提要求。


    也幸亏她院儿里丫鬟婆子人数众多,光是熟络这些人就花了她大量的时间,一时倒没功夫去想院外的事儿。


    今天难得有机会出来探寻新地图,不管张妈妈说什么,陶嘉都置若罔闻,真把自己当作了一个任性的六岁小孩儿。


    于是乎,陶嘉迈着两条小短腿不顾阻拦执意就要往外奔,张妈妈也是无可奈何,只得小心翼翼紧随其后。


    一路逛下来,陶嘉只觉诧异,乖乖,她这是穿到了什么富贵人家?


    一路上雕梁画栋,假山层峦叠嶂,难得的秀美景色连带着压下了她心头许多的不安。


    主仆几人一路闲逛,在逛到花园的时候偶遇了原身庶出的二姐溪姑娘。


    不似她这般,溪姑娘身边却只带了两个丫鬟。


    丫鬟看起来虽然年岁也不大,但到底不像陶嘉屋里的,一个十一、一个十二,每次陶嘉当作自己是在角色扮演时,总是要想了又想才能开口,就这还总觉得自己一个成年人使唤初中生有极强的罪恶感呢。


    这头陶嘉看到了她们,那头溪姑娘主仆三人自然也看到陶嘉,她缓步上前,问:“四妹妹大好了?”


    看来她这病是人尽皆知了。


    但陶嘉哪里知道这是谁,不过到底已经待了几天了,她也装出些经验了。


    就算说错了又怎么样呢,她只是一个六岁的孩童,没有人会和她计较的。


    于是陶嘉当作自己是病了一场忘记了,先是装模作样点点头,随后又转头问张妈妈,“嬷嬷,这是哪个姐姐?”


    杜若溪闻言先是愣了一秒,随后竟慢慢的笑了,这一笑就给陶嘉看呆了,本来陶嘉以为原身的三姐姐已经是相当精致了,可没想到这二姐姐,在相貌上却更胜一筹。


    陶嘉心想,小说诚不欺我,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十四五岁就倾国倾城了,这样的容貌要是放到现代,完全可以原地出道了。


    她还在震惊着,那厢的张妈妈听见自家姑娘问了,正要开口,却看到杜若溪抬手示意她不用多话,溪姑娘虽说是庶出,但也是这杜府正经的主子,自己哪敢不听,于是乖乖的闭了嘴。


    “妹妹,我是你二姐姐”,杜若溪在陶嘉面前蹲了下来,随着动作带起的是一阵香风,扑面而来好闻极了。


    香,好香。


    感叹完后,陶嘉掐着嗓子奶声奶气的问,“二姐姐?那你叫什么呀?”


    杜若溪还没说话,陶嘉就被自己这起腻的嗓音激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要死。


    杜若溪捋了捋陶嘉双螺髻上系着的淡粉色丝带,又是一笑,“妹妹,你要是问姐姐了,那姐姐得先考考你,你叫什么呀?”


    “嘉姐儿!”


    这下不止杜若溪了,两位姑娘身边跟着的丫鬟婆子都笑了。


    杜若溪身边的青鸾笑盈盈的说道,“四姑娘,您大名叫杜若嘉,可不叫嘉姐儿。”


    杜若嘉,杜若嘉。


    陶嘉在心头将这三个字嚼了又嚼,心头涌起万般滋味。


    她叫杜若嘉,而她叫陶嘉,虽说姓氏不同,但到底名字还是一样的。


    “我知道!我只是想看看姐姐记不记得我”,虽然情绪激动,但陶嘉还是强迫自己装出一幅孩子模样。


    杜若溪正要再逗逗这个小妹妹呢,身边的碧荷就轻生提醒道:“姑娘,姨娘还在等您呢。”


    是了,姨娘还等着自己送花样子呢。


    看着杜若溪飘然离去的背影,陶嘉饶是滋味莫名,倒也不由得感叹道,看来这杜若嘉的父亲相貌应该不会太差,不然不会每个孩子都精致的跟画儿里走下来的一样。


    现在姐姐已经见过两个了,哥哥倒是一个都还没见着。


    陶嘉低着头暗自思忖,这段时间了解下来,她所处的这个时代好像不是她所知道的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


    而且从这几个丫鬟的表现来看,在这里虽说嫡庶之间是有差距,但并不像小说电视剧中写的那样泾渭分明,有着巨大的悬殊。


    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陶嘉想。


    和杜若溪分开后,陶嘉还没逛多一会儿就觉得累的不行了,本来还想努努力走回去的,但这具身体到底还是个小孩儿,根本走不动路,最后还是让张妈妈给抱回的清溪院。


    ......


    当天晚上,陶嘉的晚餐很丰富,她猜也许是今天在段氏面前那惊天动地的一哭,让她以为自己幼女受了极大委屈,再加上她又没法亲自作陪,只能多送菜品以示安慰了。


    四方桌上摆放的碗盘皆是精致无比,要是放在现代,就这一套,没有个大几千块是拿不下来的,但在这里,仅仅只是给她一个六岁小童用的而已。


    张妈妈抱她上桌的时候,巧绿已经提前放好了垫子。


    虽然这么想有点不道德,但巧绿和盼丹这两个贴身婢女,一个细心,一个衷心,才十岁出头的年纪,就情商眼力劲儿而言,现代成年的孩子只怕都比不上。


    唉,想到这里,陶嘉只觉得自己勉强算是幸运,穿越没穿成一个丫头,不然以她这自视甚高的模样,只怕是......


    “姑娘?”盼丹见自家姑娘又在发呆,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陶嘉瞬间收敛心神,专心看着餐桌,今天多了道鱼脍。


    白瓷的小碗盛着金灿灿的牛乳蒸蛋,彩绘盘内鱼脍都是去了刺的,鸡丝羮里头的鸡丝都是撕的细细的,还有几颗煎的翠绿的小白菜。


    张妈妈端着粟米粥正想伺候四姑娘用餐,却被她拒绝了。


    “嬷嬷,坐下一起吃吧。”张妈妈任劳任怨陪着陶嘉逛了一下午,陶嘉对这个妇人生出了极大的好感,一时竟然忘了自己所处的朝代,张口就来。


    张妈妈可不敢答应,她是奴婢,怎能和主子同坐一桌,这是犯了忌讳,要是被主家知道自己如此轻狂,不把她赶出府才怪。


    “好姑娘,快别开玩笑了。”


    陶嘉此时也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接过张妈妈手里的餐具,自己慢慢的吃起来。


    老实说,菜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只是清淡的不得了,要知道现代的陶嘉可是无辣不欢,但奈何如今只是孩童,而且这个时代有没有辣椒她还不知道呢。


    天色渐晚,陶嘉在几个丫头的伺候下躺到了床上,夜深人静,她躺在床上还在回味自己的新名字,杜若嘉。


    到这儿的第一天,她只顾着心慌了,倒没想起来手机电脑,接着又过了两天,就开始觉得无聊了,彻头彻尾的无聊。


    身边伺候的丫鬟婆子,要不是十来岁的小丫头,要么是4、50岁的婆子。


    仅有张妈妈一个在年龄上算是同龄人吧,又无法真的说些什么。


    她一开始本想从院儿寻些书籍话本什么的看看,打发打发时间,但是一个小孩儿屋里哪有什么书,好不容易找到一本吧,打开之后,只觉得天都塌了。


    原因无他,这个时代的文字完全不同于她了解的任何时代的文字,中国人常用的认字认半边的窍门在这里也是完全行不通的。


    是日夜晚,一片黑暗的室内,陶嘉躺在床上,睁着一双眼睛愣愣的看向帐顶。


    她现在毫无睡意,如果说在这里待个把月的,她完全能接受,但,如今看这模样,她只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怎么办?以后的人生她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