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阴阳寮

作品:《万族引罪,唯我独殇

    言简从小就跟在公子言恒身后转悠。


    不管是文化水平还是政治敏感度,在这一代人里都是佼佼者。有他跟着宋司野出谋划策,大年关来临前,独立的阴阳寮,已经经营的有声有色。很多隐秘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对于几人的修行方式,骨朵做了些调整。


    他试着打通阴间的路,想与此界的幽冥地府接触到。


    比如,在青云观专门开了一道门,从处于正中心的青云殿看过去,在东北面的【丑寅】方位。这个方位又称【艮】,即鬼门。与东北面的【丑寅】方位相反的,是西南方位,有大片空地,骨朵设了聚阳阵,挖地三尺,在四角处放了用魔能激活的焰火晶石。


    这样,严寒时日住在简易草棚的流民,就算席地而坐也不会被冻死。


    两门相对的安排,是经过宋司野占卜后,专门设计的。


    艮位的阳气全部被西南吸走,本来就阴湿的凤宇城,这个地方越发阴气森森。骨朵希望能在此处打开鬼门,得到一些阴间的信息也行。转移完【艮】位周围的流民,兄弟几个建好了围栏防止再有不知者擅闯伤了身。


    小虾米刚煮好灶糖,沾好了芝麻就忙着端出来让小豹头品尝给意见。


    骨朵被俩小孩逗笑,道:“过了年就都十岁了,还都跟小孩似的。”


    小豹头在家时可没这样一个人时时跟在他屁股后面,把他的口味当成标准研究吃食。他嘎嘣嘎嘣咬着麻糖(沾了芝麻的灶糖),摸着小虾米的头,频频夸奖得意洋洋。一进腊月,路上便可见不少挑担者买成套的酒肉,不计数量多少,价格高低,买来送礼很是方便,有祝贺新春之意,称为当地人称之为“送年盘”。


    小虾米被夸奖了,越发高兴!


    道:“小黑哥,你跟我回去送年盘吧,世子刚买了不少,我都提不动。”


    “送给谁?”


    “咱们观里的医师伙计,阴阳寮的官员办事员,与家主经常来往的官员和朋友。”


    “还有,跟咱家买过兵器的客户,最后给西南棚户区的流民也送些酒肉过年。”


    “哎呦,你还真是面面俱到,瞧这瘦弱的小身板,行不行呀!”


    小豹头说笑着把大喇叭花往地上一扔,幻化出一辆可爱的花车,很大男人地扶小虾米。


    “你坐进去,我拉着你。”


    “今天莫得罪人,多说吉祥话,估计能得更多念力值。”骨朵笑着叮嘱。


    “知啦!”


    豹头宝也滚上了花车,黑咪咪拉起小车拜拜手,很潇洒地跑了,年味很足。


    此时凤宇皇城,皇家的祖祠前,与青云观外的气氛截然相反。


    虽然摆了很多炭盆,还是让人觉得寒冷。


    宋司野身上的官服,因吸足了皇宫里阴湿的空气,变得沉甸甸的。站在她身后的阴阳寮官员个个难受至极,来之前幸好佩戴了护体符文,否则会以为自己已成死人了。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阴阳寮查不到往生之门,阴气全部聚积在人间。”


    太女放下祭祀酒杯,喟然叹息。


    “你继位后,就想先做这件事吗?”皇族长问。


    “皇儿,天地运行的法则,人干预不了,归根到底也是办不到。”皇君耐心劝说。


    “既然圣上已下圣谕,我们照办就是。”


    “噜,天地运行的原则?怎会是这样!已故之人不能往生?让生灵受阴气侵扰?”“


    武侯们本就是魏王一派,如今又大多都得了新的武兵,一边倒地支持太女。


    “人死没有归处,绝非天地之理,乃祸事。”太女道。


    “可是,殿下擅自做主,皇家祭祀九凤山府君的事,我非常为难……”大祭司道。


    “的确不是谁都可以!既然圣上把此事交与我,我就交给阴阳寮吧。”太女说。


    大祭司心想,千百年来,九凤山不过就是个噱头,哪有什么仙境!


    她拱手相让道:“祭祀九凤山府君,阴阳寮总要让大家知道,到底祭祀哪里才好。”


    宋司野出班:“今晚可以。”


    白昼逝去,夜幕降临,太女直接召所有皇亲贵族官员,全部聚到祭坛外,开始祭祀。


    隆重程度史无前例。


    所有贵族官员,都要穿上繁复华丽的配色礼服,亲王穿银线绣银龙。


    太女直接穿了用金线绣制的金龙蟒袍,女皇的意思已非常明显。


    夕阳尽落,金色的余晖褪去,祖祠前宽旷的祭坛暗了下来,三声暮鼓缓缓敲响。


    庄严肃穆的祭祀礼乐声起,一身雪衣的宋司野跟在太女身后,缓步走上祭坛。


    只见她在太极图上扔了一粒焰火晶粒,骨朵带着四个兄弟和冰哥作为护法随后跟着走了上来。一丝魔气入到晶粒里,太极图上顿时反射出晶莹的光芒,让整个祭坛的周围亮如白昼。


    所有宗师惊得跪倒在地。


    其余众人也是膝盖一软,马上面朝着九凤山的方向行礼。


    宋司野赤足走到祭台下方,足尖轻点,翩然飞上足有三丈高的石台中央。


    她口中开始小声地念起咒语。


    骨朵拿出小刀,开始裁剪小纸人,是个身披盔甲的武士。


    言简剪了纸长刀和纸弓箭。


    黑咪咪剪好一个同样大小的小纸豹。


    呼伦剪了一串纸魔能铃铛


    随着咒语声扬,一阵悦耳的铃声响起。


    忽近忽远,飘渺不定,仿若从亘古传来,庄严又神秘。


    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敬畏。


    除了宋司野,男孩子们的正脸无人能看得清。


    只能看到精致到仿佛被雕刻而成的俊颜轮廓,已经不似凡人。


    腰佩长刀,手持弓箭,全副武装的武士小纸人,带着小纸豹飞身而走的刹那,众人清晰地感觉到周遭的空间开始动荡,似有一股无形之力瞬间蔓延开来。


    一些心存不敬的道士浑人,突然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喉咙还会不时地发出响动。


    在场的钦天监、金吾卫、御林军、和锦衣卫,一个个紧张地严阵以待。


    看着发出怪声的修者,大家开始疑心这些人,是不是被什么妖魔附体了?


    于是有僧众开始念咒、诵经祈祷,却丝毫不见效果。


    突然有风吹过,宋司野华丽的雪色长袍,在晶光下熠熠生辉,衣摆在微风中清扬。长长的唱词咒语咏罢,她微微扬起头,行鞠躬礼,轻念:“天佑凤宇!请九凤山府君给太女赐福!”


    太女马上伏地叩拜。


    这一刻的宋司野,庄严神圣,纵然是骨朵,也看得心潮澎湃。


    相信小纸人一定能从九凤山南谷地带来些有用的画面。


    “天佑凤宇!请九凤山府君给太女赐福!”百官匍匐在地,齐声呼喝,声动九霄。


    等众人从激动的祈福情绪中回过神来,抬起头已不见太女。


    负手而立的女皇陛下缓缓走了上来。


    百官再跪,山呼万岁。


    她哼了一声,目光冰冷地看着看着众人,道:“若九凤山老祖,今晚具现,说明太女的改革得到了神明的认可与保佑,禅位仪式不必再安排,紧随其后即可。”


    女帝前脚一走,宋司野马上回到祭天台中央,看了骨朵一眼,双手合于胸前,又开始了冗长的唱词,仿佛永远也说不完。


    而后,太女紧跟其后,缓缓跪下,月光穿过云层,直直落在她身上,晶石的光辉映照在二人身上,虔诚无比。接着小豹头和言简等人陆续跟着跪下。


    冰哥拉了一下愣怔的骨朵,见他没动,只好自己跟着跪下。


    豹头宝躺在骨朵意识海的沙滩上晒太阳,悄声传音。


    【爸爸,你快去跪下,尊上一准到。】


    【咱们不需要他,自己也能搞定,这很重要。】


    【可是大爸爸想你哒,你叫他,他肯定高兴。】


    【你怎么知道?】


    【我是他的钥匙,能感受到,咱俩最近都没入梦。】


    【五个灵气复苏的小世界都去过了,以后就不入梦了。】


    【爸爸——!】


    豹头宝正待撒娇,祭台之上突然白光大盛,骨朵迅速冲上前蒙住了冰哥的眼睛,恐怕太亮伤了他的眼睛。天空中传来一声叹气,仿若自亘古而来,远得不着边际。


    骨朵一愣神,祭坛上空出现了一副画面。


    不说旁人,就女帝及她周围的人,脸上已全是惊悚!


    图画上就是九凤山的实境,就见武将小纸人和小豹头正急速向着山谷飞奔。


    周围各大宗门的大能,有感受到能量波动的,纷纷升高远眺却不得原由,也就罢了。


    小纸人逐一撇过这些修炼宗门,进入一处谷地。


    众人知这是九凤山,却不认得此处谷地。


    待小纸人停下脚步,就听天雷滚滚,正在劈谷底里的蟒蛇妖。


    忽有冲动的修士喊了声:“这里梦泽湖逃匿的蟒蛇大妖,如何惹到了天道?”


    有钦天监官员解惑道:“看似是飞升大劫。”


    周遭都不则声,一片寂静,全都仰头紧盯着画面看。


    眼看着蟒蛇妖被劈碎成一片片,她勉力重铸,继续迎劫,凉血染湿了流云,滴滴滚落。


    天地一片静谧,偶尔能听到小妖们的哭泣声。


    骨朵看了一阵收回目光,抬腿走上祭坛,画出一个阵符,黑咪咪等人马上很默契地入位,盘腿而坐。就连冰哥都跑到了骨朵身边坐下,想尽些力。


    骨朵笑容柔和地冲着冰哥点点头,给了他一个阵位镇守。


    靖王看到,手心里攥出了冷汗。


    骨朵凭空画符,几人同时发力,就在天道劈下最后一道,也是最厉害的天雷时,武士小纸人和纸人豹头飞身而起,帮蟒蛇大妖挡下了一半的雷击之力。


    就在这时,无形的重量如天塌一般,压向了这片天地的人身上。


    彩云溅起,九凤山的南山谷底的上空裂开一条缝,洪亮的声音响起:”恭喜梦泽蟒蛇大妖功德圆满,飞升仙界。”


    彩云送喜,蟒蛇妖就地飞升。


    骨朵看着坐着裂缝处的那抹高大的身影,低头不语。


    突有水滴落在他的头上身上和唇上,是尊上趁机送来的天水。


    不待豹头宝兴奋出声。


    女皇声起:“太女自明日起正式监国,春祭日举行登基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