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天地长歌
作品:《华夏龙脉》 惊蛰的雨丝带着暖意,陆寻站在黄河岸边的老槐树下,望着河面泛起的粼粼波光。掌心的共生纹与天地气脉同频共振,能清晰感知到九条龙脉如巨龙般在九州大地上舒展身躯,天珠、地珠、人珠的光芒在天际交织成稳固的三角,将祥和的气息洒向每一寸土地:“又是一年春耕了。”他轻抚树干上的刻痕,那是去年防汛时留下的标记,如今已被新长出的树皮半掩。
林婉儿提着竹篮走来,篮里装着刚采的荠菜和新摘的桃花,听石符在篮沿轻轻跳动,符面映出河畔农田的景象——百姓们正在田里插秧,秧苗在龙气滋养下格外茁壮,田埂上的龙息草长势喜人,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金红色的光:“寻哥你看,张大爷家的稻田布了‘七星引水局’,今年准是好收成。”她往树下的石桌上摆碗筷,“血珠说今天的地气最盛,咱们在这儿野餐,能沾沾龙脉的福气。”
王胖子扛着鱼竿从河堤那边走来,军大衣搭在肩上,离火珠在他掌心转着圈,鱼篓里装满了鲜活的黄河鲤鱼:“奶奶的这鱼真肥!”他往石桌上一放,鱼鳞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胖爷刚在老位置下竿,没一会儿就钓了半篓,看来这黄河是彻底活过来了。”他往鱼鳃里塞了片龙息草叶,“这样保鲜,带回家给孩子们熬汤喝。”
不远处的渡口传来欢笑声,几个孩童正在放风筝,风筝线牵着小小的龙形风筝,在雨丝中上下翻飞。为首的男孩举着风筝线跑过,看到陆寻三人就停下来行礼:“陆先生好!胖爷爷好!婉儿姐姐好!”他手里拿着块小小的青铜残片,那是去年陆寻送的护身符,“爹说带着这个放风筝,风筝飞得最高!”
陆寻笑着招手让他过来,从怀里掏出个新刻的木龙:“这个给你,比青铜残片轻便,同样能引龙气。”他指着风筝,“看到风筝线的角度了吗?顺着风势微微调整,就能借上龙脉的气,飞得更稳。”男孩接过木龙,立刻学着调整风筝线,龙形风筝果然扶摇直上,几乎要冲上云霄。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亮起,符面映出各地守脉人的传讯——昆仑的天珠气脉平稳,蜀山的镇龙顶草木繁盛,曲阜的人珠在香火中越发温润,连最偏远的西域绿洲都传来丰收的消息:“血珠说各地的龙脉节点都很安稳,守脉人们在教百姓种龙息草,连小孩都知道怎么辨别气脉好坏了。”她往符面的光晕处呵气,“你看这气脉流动的纹路,像不像一首无声的歌?”
王胖子往火堆里添了些干柴,青蓝色的火焰舔舐着陶罐,罐里的鱼汤咕嘟作响,香气混着桃花的芬芳弥漫开来:“胖爷说这是‘天地长歌’!”他往罐里撒了把荠菜,“以前听老人们讲,天地和谐的时候,龙脉会唱歌,现在总算听见了。”离火珠的光芒与陶罐里的蒸汽交织,在半空凝成小小的彩虹。
正说着,渡口的老艄公撑着木船靠岸,船头插着面小小的龙旗,旗面上绣着简化的共生纹:“陆先生,这是下游送来的汛情简报。”他递过油纸包,皱纹里满是笑意,“水文官说今年黄河水势平稳,连往年容易泛滥的河段都安安稳稳,真是托了龙脉的福。”他往船上指,“刚载了批往曲阜的香客,都说要去感谢人主保佑。”
陆寻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各地的水情记录和龙脉气脉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气脉流动的强弱,红色的旺脉区域比去年扩大了不少:“看来‘小风水局’起作用了。”他指着图上的村庄标记,“每个村子都在宅前种树、屋后引水,这些小布局连在一起,就成了稳固龙脉的大网。”他往图上盖了个木印,印纹是共生纹与九星纹的结合,“这样各地守脉人就能更直观地调整布局。”
林婉儿往老艄公手里塞了袋桃花饼:“尝尝这个,用龙息草汁和的面,吃了强身健体。”她指着听石符,“血珠说渡口的码头可以再加个‘聚气墩’,用河里的青石垒成,能让船只停靠更稳当。”老艄公连忙记下,说回头就组织村民动工。
午后雨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河面上,泛起万点金光。陆寻三人沿着河堤散步,共生纹指引他感知地下的龙脉气脉——金红色的气脉如蛛网般遍布河床,与河水的流动完美同步,连河底的泥沙都在气脉滋养下变得肥沃,长出了成片的水草:“你看这水草的分布。”他对林婉儿说,“自然形成了‘水龙护堤’的格局,比咱们布的阵还精妙。”
王胖子在河滩上捡了块奇特的石头,石头上天然形成个共生纹的图案:“奶奶的这石头成精了!”他往石头上浇了点河水,石面立刻渗出淡淡的水汽,“胖爷要把它带回家当镇宅石,说不定能引来龙气。”离火珠往石头上一照,石纹竟发出微弱的红光,与河滩的气脉产生共鸣。
走到防汛亭时,守堤的老守堤人正带着年轻人巡查河堤。他们手里拿着特制的探水杆,杆头镶着小小的玉片,能感应气脉流动:“陆先生来得正好!”老守脉人举着探水杆,“你看这玉片的颜色,始终是温润的碧色,说明河堤下的龙气通畅,没有淤堵。”年轻人拿着本子记录数据,本子上画着简单的气脉图,都是陆寻教的基础画法。
陆寻接过探水杆,往河堤不同位置探查,玉片始终保持着均匀的碧色:“很好,继续保持。”他往年轻人手里塞了本《气脉浅释》,“这书上有更详细的观测方法,你们轮流看,有不懂的就用听石符传讯。”共生纹感应到这些年轻人的气脉纯净而充满活力,带着对守护事业的热忱。
傍晚往回走时,夕阳将河面染成金红色。孩童们的风筝已经收起,正围着王胖子听他讲当年大战煞龙的故事,时不时发出惊呼。林婉儿的听石符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符面映出幅温暖的全景——黄河如带,农田如毯,村庄炊烟袅袅,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如沉睡的巨龙,天地间的气脉如无声的歌谣,在风中轻轻流淌。
“寻哥你看。”林婉儿指着符面,“这就是我们守护的天地。”她往陆寻掌心放了颗小小的珠子,珠子里封存着今天收集的各地气脉样本,“血珠说把每年的气脉样本存起来,就能看到龙脉是如何一点点变好的,留给后人当信物。”珠子在掌心转动,映出金、蓝、红三色光芒,分别对应天、地、人三珠。
王胖子讲完故事,被孩子们围着要签名,他大手一挥就在每个孩子的衣角上画个小小的火符:“这符能保平安,比那些江湖骗子的强多了!”他往陆寻身边凑,“说真的寻哥,现在这日子真踏实,以前总想着打打杀杀,现在觉得守着这河、看着孩子们长大,比啥都强。”离火珠在他掌心闪了闪,映出他眼角的细纹。
陆寻望着渐渐沉落的夕阳,掌心的共生纹与天地气脉产生强烈共鸣。他能“听”到龙脉的呼吸、江河的脉动、百姓的欢笑交织成首恢弘的长歌,这歌声穿越时空,连接着过去的守护与未来的传承:“这才是天地归一的真意。”他轻声说,“不是轰轰烈烈的战斗,而是细水长流的守护,是龙脉与人脉永远的和谐共生。”
回到镇上时,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火,饭菜的香气从窗棂间溢出。守脉人驿站的灯牌在暮色中格外醒目,牌上的共生纹图案被灯光照亮,像是在指引晚归的人。驿站门口的老槐树上挂满了红灯笼,那是去年封印天地缝隙后百姓们挂的,如今依旧崭新:“张婶的饺子该下锅了。”林婉儿加快脚步,“她说今天要给我们做龙形蒸饺,庆祝黄河安澜。”
驿站里早已坐满了人,守脉人们正在交流各地的情况,桌上摆着各地送来的特产——昆仑的雪莲干、蜀山的茶叶、曲阜的枣糕、西域的葡萄干。看到陆寻三人进来,大家纷纷起身招呼,热闹得像过年:“陆先生回来啦!”负责传讯的小道士递过刚收到的急报,“刚收到茅山的传讯,说他们培育出了新的龙息草品种,能在北方冻土生长。”
陆寻接过急报,上面画着新草的图样,叶片边缘带着细小的冰纹:“太好了。”他往众人说,“这样北方的龙脉节点就能更好地防护,明年咱们组织守脉人去北方推广。”他往桌上放了颗气脉珠,“这是今天在黄河采集的气脉样本,大家轮流感应下,熟悉现在的龙脉状态。”
张婶端着一大盘蒸饺走来,饺子捏成龙形,龙睛用枸杞点缀,栩栩如生:“快趁热吃!”她往每个人碗里舀饺子,“今年的新麦磨的面,拌上龙息草汁,吃了能长力气。”孩子们围着桌子跑,抢着要吃龙形饺的龙头,引得众人一阵笑。
席间,老守脉人说起往事:“想当年天劫那会儿,真以为天要塌了,没想到短短几年,咱们的日子就这么好了。”他往陆寻举杯,“这都是托了先生和三位镇龙主的福,咱们守脉人总算没辜负老祖宗的嘱托。”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碰撞的声音与窗外的虫鸣交织成温暖的夜曲。
深夜告辞时,月光洒满街道。陆寻三人走在石板路上,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林婉儿的听石符在空中缓缓旋转,符面映出九州龙脉的实时气脉图,图上的金红色气脉如活物般流动,在关键节点处闪烁着明亮的光:“血珠说今晚的月气最纯,三珠的光芒能穿透云层,滋养所有的龙脉节点。”她往夜空指,天枢星与三珠的光芒连成线,在天际织成张无形的网。
王胖子打了个饱嗝,军大衣里揣着张婶给的干粮:“胖爷明天去给蜀山送新采的草药,顺便看看那帮和尚练的罗汉阵有没有进步。”他往陆寻肩上拍了拍,“你俩要不要一起去?听说蜀山的桃花开得正盛。”离火珠在他掌心泛着柔和的光,与月光融为一体。
陆寻望着夜空的星网,掌心的共生纹传来舒适的暖意。他知道,守护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这天地长歌不断,只要守脉人的信念不灭,龙脉与人的共生之约就会永远延续:“明天我想去曲阜看看。”他轻声说,“人珠的紫气最近有些活跃,想去看看是不是文脉有新的发展。”
林婉儿笑着点头:“正好,血珠说曲阜新建了座‘文脉阁’,收集了各地的守脉手记,我们去把今天的气脉样本存进去。”她往路边的石墩上刻了个小小的共生纹,“这样路过的守脉人就能知道,我们今天在这里守护过。”石纹在月光下微微发亮,像是在回应她的话。
走到桥头时,他们停下脚步,望着月光下的黄河。河水静静流淌,水面倒映着星空,金红色的龙气在水中若隐若现,与星光交织成梦幻的景象。远处传来几声夜航船的钟声,悠扬而宁静,像是在为这祥和的夜晚伴奏:“真美啊。”林婉儿轻声感叹,靠在陆寻肩上。
王胖子往河里扔了块小石子,涟漪扩散开,打碎了水面的星光,又慢慢聚拢:“这才是真正的天地归一。”他难得正经地说,“天、地、人,龙、脉、气,都合在一起了。”他往河对岸指,那里的农田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像是铺满了珍珠。
陆寻伸出手,掌心向上,天、地、人三珠的光芒顺着指尖流入体内,与共生纹和鸿蒙紫气完美融合。他能清晰感知到每个守脉人的气息、每个百姓的心跳、每株草木的生长,这些平凡的生命气息汇聚在一起,形成股无比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这片天地的祥和:“这就是我们守护的意义。”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平静。
桥头的老槐树上,去年挂的祈福红绸在夜风中轻轻飘动,上面写满了百姓的心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脉永续”“阖家安康”。红绸的末端系着小小的青铜残片,在月光下闪着微光,与三珠的光芒遥相呼应,像是在向天地传递着人间的期盼。
离开桥头时,陆寻在树干上轻轻刻下日期,旁边是去年刻的标记,两道刻痕之间,新的树皮已经长成,将过去与现在连接在一起。他知道,这些刻痕会随着岁月流逝被新的树皮覆盖,但守护的印记会永远留在龙脉的记忆里,留在守脉人的传承中,留在这片天地的长歌里。
月光下,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街道尽头,身后的黄河依旧静静流淌,夜航船的钟声在远处回荡,与龙脉的呼吸、人间的灯火、星空的光芒交织成首永恒的天地长歌。这歌声会穿越四季,跨越岁月,见证着这场用信念与热血换来的祥和盛世,直到时光尽头,直到下一个轮回,天地永远归一,守护永远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