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桥本三木
作品:《我的抗联岁月》 在这个冬季,陆北又得到一份礼物。
来自伯力城的包裹,里面是两双袜子和衬衣内裤,甚至还有用油纸包裹住的一块油腻腻咸猪肉,有一瓶酒,以及两罐酸黄瓜,附带一封信。
回到营房后,陆北依靠在墙头,用手电筒来照明。
食品是当初借住的阿廖沙先生送来的,阿廖沙夫妇依然没有忘记陆北救下他们孩子的事情,农庄里的乡亲们送来很多东西,但是因为转运困难,更多要运送弹药。
看完信件后,陆北折叠好放入随身的笔记本中夹住,用力深吸一口气,想从衣物上找寻一丝慰藉。
黑暗中,睡在吕三思幽幽的说:“你真恶心。”
“睡觉大腿别搭我肚子上,我也恶心。”陆北毫不留情。
一旁熟睡的义尔格翻了个身,陆北帮他盖好被子。
吕三思问:“不写一封信?”
“写你娘。”
“开玩笑的,你生气了?”
“没有。”
吕三思忍不住笑:“刚才,你真的很恶心,那玩意儿兜裤裆的。”
将手电筒关上,陆北翻了个身,不打算和吕三思扯淡,知道他在嫉妒,因为伍护士从没有给他做过衣物。
当然,更多原因是伍护士没有时间。
没有去写信,李兆林即将前往伯力城开会,他会向留在伯力城营地的同志介绍情况。
信件中,有一件唯一让陆北值得注意的事情,一支撤退进入苏方境内的第九军残部不愿执行返回东北命令,几个领头的已经被处理,又从野营培训班中抽调几名军政干部加强领导。
那丫头已经随这支部队离开伯力城,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名女同志,顾大姐也在其中。
······
翌日。
陆北拉开营房的木门,入目便是一片白雪皑皑,银白色的大地闪烁着阳光折射。昨晚刮了一整夜的暴风雪,落下的雪已经没过脚踝,这只是冬季的第一场雪,北国的冬天占据一年中相当长的时间。
天空中响起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架日军战机飞过,并没有发现白雪皑皑的山林中有什么异常。为了掩盖行踪,白天抗联是不生火做饭的,到了晚上会准备好一天的食物。
迈着厚厚的积雪,陆北前往指挥部,屋内稍显温暖,但也没有生火。
“这日本飞机来的可真勤快,一早上都飞两次了。”张兰生拎着热水壶给陆北倒水。
“谢谢。”陆北点头说。
冯志刚看着地图:“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们飞机要是一天不飞个几次,那才是咄咄怪事。”
“就是不知道李兆林总指挥他们如何,这大雪过后,他们在山林里赶路很不容易。”
“应该没问题。”
用缴获的日军配给茶叶泡上一壶茶,张兰生嚼着干涩的烙饼:“第一支队来电报了,他们借助大雪昼夜行军,已经摆脱日伪军的追击,目前在临江镇以北的对山密营休整。
部队伤亡并不大,就是补给粮食只能维持半个月。”
放下地图,冯志刚说:“那就让他们过嫩江,撤往甘河密营休整,那里有储备的粮食,能够供给部队吃一个月。”
“行。”
之所以抗联能够和日军周旋,就是凭借山林中的密营储备点,只要日伪军敢进山,那么抗联处处都有密营、处处都能得到补给。不愿在冬季作战的真的,但并非无法作战,只是因为非战场减员会很严重。
一顿早茶的功夫,冯志刚作为龙北总指挥便决定一支队的部署,这都是早有预案。
很快,电报拟好后由冯志刚和张兰生两人签署,以龙北指挥部的名义向一支队发去。
看了一整个早上地图的冯志刚面色凝重,挥手唤来陆北,与他一起商量下一步军事部署情况。
“你看,咱们如果要南下ArQ、甘南等地建立抗日游击区,从朝阳山密营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平原直插过去,另外一条是从嫩江北绕道,走山林子南下。
走平原的话,危险性很大,日军飞机一天二十四小时来回飞,地面还有各种特务工作班以及日伪军讨伐搜索队,一旦被发现后果极为严重,若走山林子,虽然较为艰难,但胜在安全。”
陆北思考片刻后说:“日军暂时不知道我部意图南下建立游击区,其主要兵力大概会沿着朝阳山一带山区平原交接点驻扎,特别是从龙镇至嫩江沿线公路,这是一道现成的封锁线。
咱们可以声东击西,如果可以的话,勾引日伪军进山,他们一直守在山下挺膈应人的。”
“我也是这样想。”冯志刚说。
不怕日伪军进攻,就怕敌人打呆仗,凭借绝对性优势兵力步步蚕食。在三江地区时陆北吃过这样的亏,大阪师团就是这样的货色,主打一个水火不侵,让人找不到一点缝隙。
前出看来是不行的,那么只有采取向后迂回。
日伪军守在山外面就让他们去蹲守,而龙北部队主力向北,通过科洛河沼泽地带前往嫩江以北地区,那里有嫩黑铁路线,各处都有火车站及物资仓库,去弄点物资回来。
确定完下一步行动目标,冯志刚见部队刚刚打完一场仗,决定休整两天再行动,一旦离开朝阳山密营基地,那么队伍就没什么舒适环境用以休整。
得知部队即将从嫩江北而过,警卫员义尔格十分兴奋,因为那即将步入大兴安岭山区,而那里生活着众多鄂伦春部落,或许他的部落也在。
后知后觉的陆北差点忘了,阿克察·都安他们就在那片地区活动,于是乎向总指挥部汇报,询问阿克察他们,想要获取当地的风土人情状况。
直到夜晚,在早已约定好的通讯时段,龙北指挥部与在少数民族游牧区活动的第五支队第一游击大队取得联系,阿克察他们目前正在甘河附近活动。
得知这一情报后,冯志刚大喜过望。
······
龙镇。
桥本三木独坐在房间里,一言不发看着手中的照片陷入追忆。
照片中桥本三木搂着浅野的肩膀,两人站在齐齐哈尔守备队司令部前拍摄的,从九一八事变之时两人便并肩作战,桥本一直将浅野视为知己好友,甚至在休假返回国内时,亲自前往浅野家中拜访,送去礼品。
“浅野~~~”
这时,房门被人敲响。
“桥本队长,航空兵拍摄的照片已经送来,浅野君他们的遗体也收敛运输而来。”
怔了怔,桥本三木擦拭眼角的泪花,努力不被人看出自己的软弱。昏暗灯光下,桥本三木盯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如今自己是第十五大队大队副,必须要保持威严。
走出房门,门口的少尉军官递来一个文件袋,里面是由航空兵部队从空中拍摄的照片,桥本现在并不关心这些照片。
来到广场上,数百具裹尸袋整整齐齐放置着,在另一边还有四五十名伪军警察部队士兵,在战斗收尾阶段,无力回天的伪军警察向抗联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