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懊悔
作品:《我的抗联岁月》 率部沿着欧根河岸的公路前行,马蹄声不断,身旁的欧根河流水潺潺。
已经步入夏日,天空中的明月冷冷清清,夜风吹拂,最要命的还是蚊虫,马匹是天然吸引蚊虫的,而骑在马背上的人也很不好受。
擦了一把额头上的细汗。
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骑兵斥候返回向陆北汇报情况,他们已经抵达李贵屯渡口附近,渡口的伪军守备队已经撤离,而丰田乡的救国会同志也传来消息,称丰田乡日伪警署的伪军警察也早已逃跑,全部都跑进庆安县城躲起来。
从李贵屯渡口过呼兰河,直走便是庆安县城,渡口处没有日伪军设防。
打开手电筒,陆北皱眉紧盯着地图,这一路来太过太平,敌人几乎是望风而逃,陆北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息。
吕三思策马而来,他刚刚率领一个班的战士前往李贵屯渡口。
“老陆,渡口处没有敌人,还有三艘平板船留给我们,咱们如果要西出平原的话,可以坐船沿着呼兰河直下双河镇,北上抢占四方台乡过诺敏河、克音河,如此便可以。”
话锋一转,吕三思拉着缰绳道:“不过我感觉不太对劲,按理说咱们在十二道岗大败伪满军,照日本人那脾气肯定纠集大军追击,但他们居然撤走沿途各村镇的伪军警队。
之前他们逼咱们进山,现在又对咱们出山不管不顾,这有问题啊。”
闻言,陆北也是担忧起来。
迂回至伪满军背后,再度调动敌人的作战意图是没错,但过程很关键。
像之前强渡诺敏河,若是四海店、马刘屯伪警察讨伐队先行一个小时赶到,阻止第五支队渡河,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全军覆没。现在也是一样,若是不能抢先一步占住四方台乡,借由公路桥梁快速机动,那么也会重蹈覆辙。
不走四方台乡,那么只能舍近求远去张维屯,不走公路桥梁,那么只能涉水渡河,这很危险。
现在的河流可不是后世经过数代人治理,河流两侧沼泽湿地宽的要人命,找不到合适的渡河地点,湿地沼泽就能将人马吞噬其中。
即使有船,但马匹怕水不敢上船也闹心,唯一较为便利的方式就是从桥梁公路走,可一路以来的‘绿灯’让人总觉得不对劲。
陆北觉得不对劲,吕三思也觉得不对劲。
打了这么多年仗,日伪军从来都是围追堵截,今天怎么变换心情了,让出道路给抗联走。
没见过啊?
观察地图后,陆北决定走一条较为保险些的路线,大踏步冲进平原地区太过危险,一旦敌人在四方台乡布置重兵阻击就麻烦了,庆安县可是有一个伪满军步兵团,而且各地村镇的伪军警察部队都龟缩进入县城,若是他们截断五支队的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说句话,咱们是坐船去双河镇,还是渡过欧根河后步行?”吕三思问。
折叠好地图,陆北摇摇头:“撤,往回走。”
“去哪儿?”
“从沟里子屯过欧根河,北上前往同乐镇,再到上集镇。到了上集镇咱们再观察一下,如果实在不对劲便返回山里,若上集镇没有伪满军阻击,咱们可以过上集镇再进行长距离迂回。”
深深看了眼陆北,吕三思没说什么,开始组织部队调转回头。
趁夜,抵达呼兰河畔的五支队再度返回,好似察觉出什么来一样,趁着夜色调转回头。
明月冷冷清清,大地上如同撒了一抹白盐,马儿嘶鸣着······
白天抗联是不太会行军的,天空中可是有日军的侦察机,为了避免被侦察机发现,五支队大多都是昼伏夜出,除了在山林子里有森林为其提供庇护。
临近凌晨四点多时,众人策马抵达上集镇外围。
抵达上集镇外数里地,负责侦察的骑兵斥候返回。
董山东催动战马跑来:“报告!”
“说。”
“报告支队长,我们在镇子外面发现有大量马蹄印,镇子外面还停着一辆卡车,外面有伪军岗哨站岗放哨。公路上设置有关卡拒马,像是敌军大部队。”
闻言,陆北不由得心惊,连忙取出地图,一旁的吕三思打开手电筒照明。
看着地图,这时外面又传来马蹄声,老侯带着几名骑兵战士赶来。为了保证部队安全,陆北一直都有习惯派出骑兵斥候,不仅仅是前锋斥候开路,左右侧翼都有骑兵斥候,队伍后面也有斥候殿后侦察。
老侯急匆匆的下马:“我刚刚去附近的村子侦察情况,当地群众说今天早上来了两三百人伪军警察,就驻扎在上集镇,是四海店和马刘屯的日伪军讨伐队。”
“草!”
不由得叫骂一声,陆北看着地图胆战心惊。
吕三思也察觉出不对劲:“这是敌军侧翼部队,把上集镇、张维屯、四方台、双河镇、丰田乡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大的包围圈。
tmd!当年老子在萝北芦苇场就是吃了这个亏,总觉得不对劲,现在看来敌人是等咱们钻进口袋阵,庆安县的伪满军出动占据丰田乡,截断进山的道路,咱们就是瓮中之鳖。”
当年在萝北,吕三思率领部队吃过这样的亏,最后靠陆北在外线不断进攻,戳破一个口子才将吕三思他们救出来。
口袋阵,虽然简单但极为有效,一旦进去想脱身可就没那么容易。
“现在咱们已经在阵中了。”
陆北抬手看了眼腕表,现在已经凌晨四点左右,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天就彻底放亮。
“原路撤退如何?”曹保义说。
吕三思摇摇头:“不行,天亮之后日军侦察机就会起飞,可能庆安县的伪满军已经开始出动扎紧口袋阵,一旦露面就是围追堵截,非得把咱们困死。”
“快速打下上集镇,咱们冲出去!”老侯不想坐以待毙。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想要商量出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唯独陆北看着地图一言不发,眼神中满是沮丧。
他好像把部队带入险地,敌军指挥官明确意识到他的动向,先行一步掐住五支队的七寸命脉。敌人不是傻子,不会一味的横冲直撞。
懊恼不已的陆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当察觉出敌军指挥变阵的味道时,他觉得自己就应该改变策略,而不是一味的执行不断迂回袭扰的战术。
从‘讨伐’开始到如今,两种风格迥异的指挥战术,前者一味的横冲直撞,后者大胆用兵,完全抛弃整场战局,而是注重局部一点。
对方指挥官明确知晓,抗联兵力稀少,应当先行歼灭一部,将整张棋盘分开来逐个击破,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转变速度让人难以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