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开拓团!

作品:《我的抗联岁月

    这里的村民很热情,因为他们饱受国破家亡已经数十载,从三韩之地流浪至此,受到当地人的照顾和帮助,渐渐扎下根来。


    一拨不愿做顺民的人与另一波不愿做亡国奴的遇上,立刻对上电波。


    年轻人叫金智勇,跟他一同弯弓搭箭的叫崔沫光,两人同样都是抗联战士的兄弟,打算伏击日伪军弄把好枪使。陆北听完不得不佩服他们哥俩儿的勇气,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那名兄弟没事吧?”金智勇关心起来。


    陆北没好气道:“要不是你们用火铳,但凡用一支快枪,我们就把你们打成筛子。”


    “那人没事吧?”


    “没事,姑且三两天下不来地。”


    金智勇兴奋地说:“那把他留在这里养伤,把枪给我,我跟你们一起去抗日。”


    “你?”


    陆北借着屋内油灯绽出的火光打量他,跟日本兵一个德行,老程没带他出来,估计是看太小。


    “我能打枪,不然让我养马也可以,只要能跟着你们抗日联军,做什么都可以。”


    “今年多大了?”陆北问。


    站起身,金智勇踮起脚跟:“十八了。”


    陆北踹了他一脚:“说实话。”


    “十五。”


    抱着机枪的田瑞乐起来:“团长,他比我还小。”


    金智勇不服气瞪向田瑞:“你得意啥。”


    “我是机枪手,干掉五个日本兵。”


    顿时,金智勇泄气。


    院子里摆满各种东西,用得上的、用不着的都放在院子里,村里的老百姓还在往这里搬,就差连家也搬过来。宋三站在院子门口死命不让老百姓进来送东西,可是低矮的院墙拦不住人,各种大包小包还是丢进院里。


    陆北只好取出经费,购买一些用得着的东西,其他例如一些大刀、弓箭、长矛、火铳之类,还有柜子、被褥之类的东西,全部都让人领回去。


    挨家挨户买了十匹马,还有一些粮食、食盐之类的生活品,这些都是急需的。


    陆北让村里的人将东西拿回去,加上金智勇的解释,这些老百姓才将东西捡走。


    “日本人派人来传话,说要买下这片地给开拓团,把我们赶去部落集团里面。与其给日本人,还不如抗日联军将这些东西拿走。


    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田地里的庄稼都被除掉,房子也准备烧了,不给日本人留一点能用的。”


    陆北心中一阵悲伤,让农民抛弃田地里的庄稼,烧毁遮风挡雨的家,连根都斩断。土地是农民命根,能让他们斩断命根,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开拓团什么时候来?”


    “不知道,但会在秋收之前过来。”


    陆北点点头道:“坐享其成,真打的一手好算盘。”


    院子外聚集十几名壮劳力,他们想要参加抗联,失去农田和家园的他们没有任何牵挂,与其去部落集团被当‘牲畜’圈养,不如拿起武器反抗。


    陆北没说什么,只是取出地图在平原与山林之间圈下一个点,用铅笔描黑。


    这里将会成为又一个围困抗联活动区域的点,以后想从歪脖子岗下山前往平原地区,这个点是绕不过去的。


    在此地休整两天,陆北又重新编了一个班,从另外三个班里补充老兵进去,将新兵补充到各个战斗小组。留下那名受伤的战士,准备随这里的老百姓迁入部落集团,暗中发展地下组织。


    又是一幕分离的场景,妻子告别丈夫,母亲告别孩子。


    陆北嘱咐留下来的战士,应当与大西沟马俊峰建立联系,前往部落集团后秘密发展地下组织,等待号召。


    ······


    在依依不舍的目光下,陆北带领战士们继续前进。


    第二日,众人抵达水城子,这里位于沼泽湿地,背靠名山镇和凤翔镇,有湖泊、森林、原野。前出可抵萝北公路,进可攻、退可守。


    陆北决定在这里建造营地,对新加入的新兵进行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


    召集各班政治委员,陆北开了一个代表会,决定在这里扎根下来,大力进行群众抗日工作和军事斗争。


    茂密的森林中,战士们挥起斧头砍伐树木,用工兵铲和锄头挖掘地基,没几天功夫,便在森林中建造出两间木屋。依旧是半埋式密营,陆北将多余的粮食和物资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去湖里捕鱼、去林间狩猎,去采集野菜。


    过了没几天,陆北带领侦察班的战士前往村子,却发现这里空无一人,燃烧殆尽的房子还残留烟火,地上有几滩鲜血,无人问津的尸体被野兽肆无忌惮啃食。


    群众用尽能做到的一切反抗,捣毁农田、焚烧房屋,绝不给日军开拓团一砖一瓦。


    陆北问向宋三:“要不要去凤翔镇看看?”


    “不去。”宋三一口回绝。


    “去鹤名公路看看。”


    “走吧。”宋三愉快的答应下来。


    骑马奔驰在荒原上,如今陆北的骑术越加精湛,众人抵达鹤名公路,这是一条由鹤岗通往名山镇的公路,穿过凤翔镇,往东直向萝北县县衙驻地肇兴镇。


    立马在公路不远处的山坡,笔直纵横而过的公路两侧翠绿的高粱风吹阵阵。


    公路线上,一辆日军卡车出现,上面悬挂着膏药旗,在卡车后则是一群人。陆北下马,用望远镜观察公路上的人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拖家带口。


    宋三咬牙切齿:“日军开拓团。”


    “告诉他们,我们不欢迎!”陆北说。


    众人上马,由山坡往公路冲击。


    一队骑兵如风驰电挚般陡然出现,举起步枪对准开拓团移民开枪,人群之中有人中枪,那密度想要打不着颇有难度。


    那些开拓团民众顿时慌乱一团,朝着公路两侧四散开来。数十名开拓团武装人员大呼小叫,让人群镇定下来。


    前方的日军护卫队停下卡车,车上跳下来十几名士兵,看向来去自如的骑兵虎视眈眈。


    陆北只是让众人打了一排枪,然后便逃之夭夭,他所需要的便是让敌人害怕,知道这里有人不欢迎。他不在乎击中的是否为老弱妇孺,既然选择踏上这片土地,就要接受后果。


    经过短暂慌乱之后,开拓团继续前行,陆北知道他们会先在凤翔镇落脚,而后被分入各个村屯。


    这一路上,陆北有的是时间。


    三江平原地带是开拓团最为猖獗之地,也是民众抗日斗争最为壮烈,日寇投降之后,很多开拓团日寇害怕遭到报复,大量人员选择自杀。


    后世很多人喜欢谈开拓团如何凄惨,却不知汤原县几乎家家有烈士,鹤岗之地埋葬十万劳工,萝北深山处处见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