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卧底浮出水面

作品:《一世明棠尽

    1940年八月,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对日军进攻行动——百团大战。此次战役声势浩大,先后有105个团,约20余万人踊跃参战。战士们怀着满腔热血,英勇无畏地投入到战斗中。到1940年12月初,敌后军民紧密配合,共进行了1824次激烈作战,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万余人。这场战役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全**民的抗日士气。


    同年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海安宣告成立。叶挺将军出任总指挥,□□同志担任政治委员,陈毅同志任副总指挥(在叶挺将军抵达前代理总指挥)。在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中,新四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和坚韧的意志。到年底,新四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共对日、伪军作战2700多次,毙伤俘敌5.5万人。他们在华中地区建立了皖东、豫皖苏、皖东北、苏北等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扩大了苏南、皖中抗日根据地的范围,成功沟通了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与此同时,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发展到近9万人,地方武装和不脱产的地方武装也达到了数十万人,成为了抗日战场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明棠,这次我党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为了进一步壮大抗日力量,组织决定在我省扩大主力军规模。上级已经派遣了指导员过来,他们会带来一大批宝贵的物资和优秀的先进人才。这次行动将由我全权负责,而你,要负责具体的落实工作。记住,一定要严格保密,不要让任何人知晓此次行动的具体细节。”政委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对冀明棠说道。


    “可是政委,这次行动责任重大,意义非凡,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冀明棠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


    “明棠,你从宣城带回来的药物,为我们此次战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地缓解了前线战士的伤痛。让你参与到此次行动中,是经过党组织再三讨论和慎重决定的。大家对你的忠诚和能力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赞同。等这次行动结束后,上级决定将你调回宣城,重新搭建宣城交通站,并任命你为宣城站点交通站长。”政委语重心长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冀明棠思索再三,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心。如今的她,手持希望的烟火,心中装满了家国大义。即使面对这满目疮痍、战火纷飞的人间,希望也如同久驻双眼的佳酿,给予她无尽的勇气和力量,让她无惧无畏地前行。因为很多年前,她曾对那个少年许下诺言,要带着他的期望,用自己的眼睛看遍祖国的山川大地,见证这繁花世界迎来和平宁静的那一天。


    在宣城这边,盛世宣匆匆挂上电话后,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情。他立刻叫来徐副官,急切地吩咐道:“今晚南京那边会派人过来,你去做好接待准备工作。还有,我让老师帮忙打听的消息,今晚也会一同带过来。如今国共两党合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但我听老师的意思,国民党内部依旧有部分人对**持有绞杀计划。看来,国民党内部恐怕有日方的奸细渗透。”


    “校长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徐副官皱着眉头,担忧地问道。


    “他自然是希望**的势力能够得到控制。毕竟这几年,**发展迅猛,其力量已经超出了想象。一个看似草台班子的队伍,如今的实力都快赶上正统军队出身的了。你说,他能不为此忧心忡忡吗?不过,这事在别的地方我管不了,但在宣城,我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盛世宣眼神坚定,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徐副官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他跟随盛世宣多年,是最了解他性格和秉性的人。当年蒋校长有意重点栽培盛世宣,再加上其恩师在蒋先生面前颇有话语权,盛世宣本有着一片锦绣前程。然而,不知何故,他却坚定地选择回到宣城,做一个看似不上不下的城防总司令。尽管在宣城,他的部队实力首屈一指,无人敢与之抗衡,但远离了政治中心,盛世宣在南京那些势力眼中,也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如同蝼蚁一般。


    如今宣城的局势错综复杂,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徐副官很担心盛世宣会因为个人情感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他太清楚这些年盛世宣为了冀明棠所做的那些看似荒唐却又饱含深情的事情了。也许这一次,他依然会为了冀明棠,不顾一切地挺身而出,闯出一番波折。


    南京的特派员们在深夜时分抵达了宣城。在这群人中,有一个人显得与众不同。他身着一身黑色风衣,半遮着面容,头戴黑色鸭舌帽,身材高大挺拔,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富贵之气。


    盛世宣一眼就看出了此人的不凡,丝毫不敢有半点怠慢。他吩咐徐副官安排好房间后,便热情地邀请特派员们去歇息。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盛世宣屏退了旁人,独自来到了那人的房间。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内屋传来清晰的声音:“请进,盛司令。”盛世宣也不避讳,推门走了进去。只见那人正端坐在桌前,悠然地品着茶。瞧见盛世宣进来,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说道:“好久不见,世宣。”


    盛世宣会心一笑,径直走到那人面前,端起面前的茶盏,一饮而尽。久违的重逢让他心中涌起一阵喜悦。还未等来人开口,他便抢先说道:“都说袁兄投靠了日本,为日方办事,我自然是不信的。但我一直担心袁兄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处境凶险。今日见到袁兄安然无恙,我这颗悬着的心也总算是放下来了。”


    “世宣,这次我受上级命令,假意投靠日方。一来是为了获取重要情报,二来也是为了方便日后的行动。具体的细节我不太方便跟你细说。不过,有一点我今日绕道过来与你见面,就是要告诉你,吴白准备对**下手了。”袁兄神情严肃,认真地说道。


    “果然,这恐怕也是校长的授意吧?”盛世宣微微皱眉,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蒋委员长工作繁忙,自然无暇顾及这么多细节。但虽说现在国共合作,可**始终是他的心结。所以,世宣,若是他日你到了必须要做出选择的那一刻,我希望你能够客观地做出决定,不要被其他情感因素所左右。”袁兄语重心长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老师是什么意思呢?”盛世宣追问道。


    “莫老不愿掺和这些事情,他让我给你带句话,当下时事变幻莫测,你应当激励自己,坚守本心,听从内心的声音。另外,有一份文件他托我转交给你。这份文件涉及军统的高级机密,你看完之后要立刻销毁,绝不能留存。”袁兄一边说着,一边将文件递给了盛世宣。


    盛世宣点了点头,与袁兄寒暄了一番后,便离开了房间。当他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破晓时分。他感到神思俱疲,随手拾起一旁的雪茄,开始吞云吐雾起来。他平日里并不太喜欢抽雪茄,只是每次盛玉墨来探望他的时候,都会为他点上一支。她说别的男人抽雪茄的时候很有魅力,而她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盖世英雄,抽起雪茄来只会更加帅气。想到盛玉墨,盛世宣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这么多年来,盛玉墨每个月都会给他寄一封家书,为了防止他人窥视,这种通信方式只有他们父女二人知晓,就连徐副官,他也从未透露过半点。倒不是担心徐副官会背叛,只是他太了解自己的副官了,徐副官对盛玉墨的心思,他又何尝不知呢。只可惜那个孩子,一片真心,终究是错付了。


    他掏出老师带给他的文件,打开后里面露出一打资料,内容全部指向一个人——戴望舒。


    他立刻叫来徐副官,将文件内容详细地展示给他看,喃喃地说道:“吴白下的这盘棋可真大啊。”


    “司令的意思是,戴望舒是吴白的人?”徐副官惊讶地问道,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盛世宣点了点头,将手中的雪茄搁置在一旁,神色肃穆,眉头紧锁。好一会儿,他才继续说道:“怕是很多年前,他就是吴白派过来监视我的一颗棋子了。只是没想到后来会遇上冀明棠,**那边的利益可比我这里诱人多了。吴白在**那边可没少下功夫。”


    徐副官听完,只觉得浑身汗毛直立,一阵寒意涌上心头。一想到盛玉墨当初喜欢的是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间谍,如果当初嫁给戴望舒的是盛玉墨,那么她的未来想必也不会幸福。而冀明棠可是盛世宣心尖上的人,如今冀明棠的处境可谓是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对于盛世宣来说,简直就像是在他的心上扎了一刀,让他痛不欲生。


    “司令,要不我去一趟安徽省,见见冀小姐?”徐副官试探性地问道。


    盛世宣摇了摇头,将手中的资料焚烧殆尽后,说道:“明棠不会完全相信你,毕竟那个人是她的丈夫。而且你过去的话,动静太大,一旦打草惊蛇,我们就无法预知他们接下来的行动了。我总感觉他们接下来还会有新的计划。也许只有让明棠亲眼看到戴望舒的真实身份,她才会彻底相信。别忘了,前段时间她从宣城离开的时候,我可是提醒过她的。”


    说完,盛世宣从抽屉里取出一张信封,交给了徐副官,说道:“这里面是老师安插在南京各派的眼线,这些人都可以为我们所用。你以我的名义给这些人发电报,一旦吴白那边有任何动静,要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徐副官点了点头,接过信封后便退了出去。盛世宣独自躺在座椅上,看着桌边燃烧殆尽的烟头,心中感慨万千。世人皆不明白盛世宣的一片痴情,以为他只是见色起意。可在这跌宕起伏的俗世之中,情义二字却显得如此珍贵而又冒昧。本以为念念不忘的是一个人,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才渐渐明白,思念到极致的时候,不过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