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真正的敌人不是狗
作品:《写歌续命?我降维打击,杀穿娱乐圈》 这场闹剧,在亚当被经纪人连拖带拽架出直播间后,才草草收场。
留给世界的,是一地鸡毛。
……
瑞士,阿尔卑斯山腹地。
恒温恒湿的庄园内,壁炉里火焰燃烧。
罗德尼·罗斯柴尔德平静看完直播。
脸上没有愤怒,更没有失望。
只剩一片,古井无波的深邃。
将手中早已冷透的红茶,放在桌上。
“我们犯了个错误。”
会议室内,十几名“普罗米修斯”基金会的核心成员,从投影中显现。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无法掩饰的惊惶与羞愤。
“先生,亚当他……”
一个负责舆论的智囊,试图解释。
“这不怪他。”
罗德尼摆了摆手,打断对方。
“试图用逻辑去战胜情感,这本身,就是最不理性的行为。”
“我们不应该,在对方选择的战场上战斗。”
站起身,缓步走到地窗前,眺望亘古不变的雪山。
“那只狗,只是个烟雾弹。”
让助手将一份文件投到屏幕上。
封面,是三个单词。
【Forrest Gump】。
紧接着,是汤姆·汉克斯的照片。
那个在纽约地铁里,抱着吉他,满脸疲惫与落魄的中年男人。
“这,才是江漓真正的武器。”
罗德尼转过身,目光如刀,扫过在场每个,依旧心神不宁的“盟友”。
“《忠犬八公》的故事,内核是‘等待’‘忠诚’,这些情感虽然能引发共鸣,但终究是私人,渺小的。”
“而《阿甘正传》……”
指向屏幕上,那张写满美国社会变迁关键词的背景资料。
“它的故事背景,是越战,反文化运动,水门事件,是我们这个国家,最动荡,也最引以为傲的几十年。”
“江漓想做的,不是让我们流泪。”
“是要用一个‘傻子’,来重新定义,什么叫‘美国梦’。”
“他要挖的,是我们意识形态的根。”
众人这才意识到,他们之前所有的沾沾自喜,是何等可笑。
江漓从未把那条狗,当成真正的杀手锏。
那只是抛出的诱饵。
诱使他们,将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一个无关痛痒的方向。
而真正的杀招,早已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悄然亮剑。
“先生,我们该怎么办?”
那个智囊声音里,带上了几分颤抖。
“很简单。”
罗德尼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掌控一切的优雅。
“既然他想谈‘美国梦’,那我们就让这个梦,变成所有人的噩梦。”
“第一,所有媒体,立刻停止对《忠犬八公》的一切讨论。”
“第二,集中我们全部资源,启动最高级别的舆论战。”
“不管用什么方法,造谣也好,污蔑也好。”
“必须在《阿甘正传》拍摄完成前,就将它,彻底‘定义’为一部,对美国历史的无耻侮辱,对美国人民的恶意嘲讽,以及一个华夏人,对‘美国梦’,最可笑的模仿。”
“第三……”
目光,落在汤姆·汉克斯写满故事的脸上。
唇角牵起一抹弧度。
“我要这个‘地铁歌手’,在电影拍完之前,身败名裂。”
……
指令下达。
由资本与权力驱动的情报机器,围绕着汤姆·汉克斯,轰然运转。
他们掘地三尺,调查了汉克斯四十年来的人生轨迹。
童年时,是否偷过邻居家的苹果。
中学时,是否欺负过同学。
大学时,是否在论文里,抄袭过一个单词。
翻遍所有社交账号,采访了所有前女友,联络所有曾经拒绝过他的剧组。
试图找到一粒“污点”。
然而,三天后。
情报主管将一份薄薄报告,放在罗德尼面前。
脸色,是前所未有的难看。
“先生,我们……什么都没找到。”
“汤姆·汉克斯的私生活,干净得……令人发指。”
“除了穷,和坚持那个可笑的演员梦之外,没有任何可以被攻击的弱点。”
罗德尼没说话。
用银质小勺搅动面前那杯,产自牙买加蓝山的顶级咖啡。
许久,才缓缓抬起头。
“找不到?”
笑了。
“那就,制造一个。”
……
三天后,美国,肯塔基州。
一处被贫穷与绝望笼包围的小镇。
一辆黑色林肯轿车,停在一栋,几乎快要被风吹倒的破旧木屋前。
西装革履的男人,推开车门,走进散发着霉味的屋子。
屋里,一个满脸皱纹,牙齿脱落大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男人,正警惕地看着他。
男人叫杰瑞,汤姆·汉克斯的远房表亲。
因酗酒与赌博,而早已被家族除名的失败者。
“杰瑞先生。”
西装男人脸上带着微笑,将一个手提箱,放在由几个啤酒箱搭成的桌子上。
打开。
里面是整整齐齐,码放着的一捆捆百元美钞。
绿得,晃眼。
杰瑞呼吸变得急促,眼中,迸发出贪婪火光。
“你想让我做什么?”
“很简单。”
西装男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份文件,和一支录音笔。
“把这份‘证词’,念一遍。”
“然后,签个字。”
杰瑞拿起文件,浑浊眼睛在纸上,艰难辨认着。
上面,是段精心编造的故事。
讲述了他那位“天才”表弟汉克斯,如何在成名前,冷漠,自私,甚至,窃取了自己一个,关于“跑步”的电影创意。
故事结尾,还附上一份,由顶尖专家伪造,汉克斯签过字的“创意转让协议”。
“这……这是假的。”
杰瑞声音沙哑。
“我知道。”
西装男人点了点头,将手提箱,往他面前,又推了推。
“但它,值一百万美元。”
杰瑞沉默了。
看着那箱,足以改变后半生命运的钱。
又想了想那个从小就比自己优秀,如今,更是一步登天,成为电影男主角的表弟。
拿起录音笔,按下了录音键。
……
与此同时,阿拉巴马州,一处被绿意覆盖的宁静小镇。
《阿甘正传》剧组,已搭建好第一个外景地。
一切,都完美复刻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南部风情。
阳光和煦,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混合香气。
汤姆·汉克斯换上一身,略显土气的格子衬衫,戴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
那个在纽约地铁里,满身风霜的落魄歌手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眼神纯粹,动作笨拙,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善意的……傻子。
江漓坐在导演椅上,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点了点头。
开机仪式很简单。
没有媒体,没有香槟。
只有一个从当地教堂请来的黑人牧师,用浑厚嗓音,为剧组,做了段简短祈祷。
仪式结束。
江漓走到汉克斯面前。
看着那双,像被雨水冲刷过的清澈眼睛。
“从今天起。”
“你就是阿甘。”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纽约。
《纽约邮报》编辑部。
总编刚刚收到一封,未知来源的匿名邮件。
点开。
瞳孔骤然收缩。
拿起电话,接通印刷厂。
“头版!所有头版!全部给我撤下来!”
“我有更好的东西。”
对着早已排好的版面,敲下一个,足以引爆整个北美舆论的标题。
《独家爆料:起底“阿甘”汤姆·汉克斯,不为人知的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