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堵不如疏
作品:《依萍独自去了西渡桥之后》 依萍弯下身,摸了摸他的头,说道:
“你也好!”
“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钢琴老师,你叫我依萍老师就好。”
随着依萍的碰触,小男孩明显僵硬了一下,不过忍住没动。
依萍看出他有些紧张,说道:
“学钢琴很简单的,老师来示范一下。”
说着,依萍便坐下,准备演奏。
只是她的手还没打开琴盖,随着一声尖叫,便人仰马翻地摔在地上。
随之而来的是小男孩爆笑的声音。
原来他刚才不是紧张,是有些迫不及待。
他太想知道,这样一个美女老师摔倒是什么样子了。
依萍被摔的七荤八素,缓了一会儿才从地上爬起来。
看到在那捂着肚子笑的小男孩,依萍声音严厉起来,大声说:
“梁毓柏,你怎么可以作弄老师呢?”
等笑够了,梁毓柏才回答:
“为什么不能?我喜欢作弄就作弄。”
说完,做个鬼脸便跑到角落顺着墙壁向上爬。
这栋房子的棚顶很高,梁毓柏几乎爬到了棚顶。
上面有个环一样的东西,他拉着那道环就转过身来。
双手抱胸,双腿卡在两道墙壁上,居高临下地望着依萍。
依萍真的被吓到了。
因为他徒手挂在了墙壁上。
这......这简直超出了人类能做到的范畴。
那个角落有些暗,随着梁毓柏的动作眼见的阴森起来。
更可怕的是他回过头的时候,那张脸居然变成了只点着两个黑点的白纸。
依萍的脸色变得苍白起来,这样的事情身手好的大人都做不到!
她慌了,怕了。
大声说:“梁毓柏,下来!”
梁毓柏不为所动,嘴里呜哩哇啦地怪叫。
“梁毓柏,你再不下来,我上去抓你了。”
依萍根本不了解这个小孩,这样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威胁对他完全不管用。
只是看这个高度,依萍突然有些担心。
他是个小孩子,摔下来怎么办?
她快步跑到门口,大声呼喊:“梁太太!梁太太!”
梁太太一看就是很有经验的,听到依萍慌里慌张的声音,依然慢悠悠地走着,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棍子。
等梁太太进来的时候,梁毓柏已经不在角落的棚顶了。
依萍急忙解释:“刚才他,他就那样爬到了那里。”
梁太太笑了笑,安抚依萍说:“嗯,我都知道。”
接着语气一转,声音拔高了几度:“梁毓柏,你再不出来,我拆了你的砖,看你以后怎么爬!”
依萍有些瞠目结舌地看着梁太太,刚才介绍家里状况的时候她明明很优雅很温柔的。
怎么......
柜子里哐啷一下,梁毓柏从里面钻了出来。
梁太太一秒都没犹豫地走过去,对着他的腿抽了两下。
“再敢装神弄鬼,小心你的腿。”
梁毓柏小心地观察了一下自己的母亲,没吭声。
梁太太走过来对着依萍说:“陆小姐,其实你严厉一点,没关系的。”
此时,她又恢复成了那个优雅的贵妇人。
房间里又剩下他们两个,梁毓柏刚被揍了两下,老实了很多。
依萍终于可以授课了。
胆战心惊,是依萍给自己第一节课的评价。
走出梁家大门,依萍便看到了等在那的展昀。
心里突地一松,快步跑了过去。
她有好多好多话想说!
“你不知道,那个孩子像壁虎一样爬了上去。我长这么大,从来没见人这样爬墙。”
“更厉害的是他可以在空中翻身,背靠着墙,悠闲地像坐在椅子上。”
“还有,那个梁太太,我以为她一定是个温柔的妈妈,没想到打起孩子来,丝毫不手软。”
“我看,这个梁毓柏唯一怕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
两人走在郊外的一处池塘边,依萍几乎是不喘气地跟展昀诉说着今天的所见所闻,展昀则好笑地看着她的一惊一乍。
“教小朋友钢琴开心吗?”
依萍努了努嘴,有些惆怅地说:“也没我想的那么开心。”
“我从来不知道小孩子这么难教。他的眼睛一直叽里咕噜的转,心思完全不在学琴上。”
展昀用手托起依萍的脸,凑上前,说道:
“教来教去,还是我这个学生好教一些吧?”
依萍看他得意又笃定的神情,半挑衅半撒娇地说:
“是吗?我看你这个学生才是最不安分的。”
展昀的脸已经贴得很近了,他盯着依萍饱满的嘴唇,低喃:“没错!”
不等依萍躲开,唇瓣便被捕获了。
他吻依萍的时候,总喜欢让她完全贴住自己。
没有空隙,也不允许退缩,把人用力地完整地裹进怀中。
甚至,他恨不得吸走依萍身体里的空气,看着她挣扎窒息才算痛快。
池塘有条小鱼,不小心游到了岸边。
浅浅的池水让它忍不住挣扎扑腾起来,嘴也一张一合地,看着十分可怜。
就在它觉得快要窒息的时候,突然又涌来一股池水,它又变得欢快了......
依萍向前迈了一步,她决定了,以后四下无人的时候,都跟展昀保持一定的距离。
随即又想到,自己还有个捣蛋学生,更是烦恼。
“哎,没想到,我的第一个学生居然是这样的。”
“我才是你的第一个学生。”展昀纠正。
依萍撇了撇嘴,问:“你觉得我适合当老师吗?”
展昀挑了挑眉,趁机靠近一步:
“哪有绝对的适合与不适合。”
“那个孩子才八岁,你大他这么多,不会在想着认输吧?”
依萍蹲在池边,随即拔起一根野草,说道:
“当然不是,只是我居然在想如何‘对付’他。我想,没有老师会有我这样的想法吧?”
展昀嘴里‘嘶’——一声,有些无奈地叹气。
“我想,把‘对付’换成‘教导’,可能更合适一些。”
依萍也觉得自己用词不当,忍不住笑了出来。
“其实,孔子早就告诉过我们了,因材施教。”
“那个孩子,有他自己的世界,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通往他那个世界的大门。”
“我觉得,教育和治水差不多,堵不如疏。”
“你与其想着怎么‘对付’他的恶作剧,不如去想想怎么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钢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