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你勾引我
作品:《依萍独自去了西渡桥之后》 依萍被他如火的目光弄得全身燥热起来,只能推了推他。
“干嘛盯着我?”
展昀顺势抓住依萍的手,喃喃地说:“你的手有点凉。”
依萍简直败给了他的没羞没臊,这可是客厅!
她艰难地抽出自己的手,抱怨道:
“你干什么呀?还要不要学琴了?”
展昀也很无辜,辩解称:“不是我不学,是你总勾引我!”
依萍瞬间被他的‘倒反天罡’震惊了,她瞪大眼睛看向展昀,连说话都结巴了。
“我.....我哪有,我怎么勾......勾引你了?”
展昀这次可是有证据的。
他又拉过依萍的手,模仿刚才依萍矫正他姿势的样子:
“刚才就是这只手这样摸过来摸过去,这还不是勾引吗?”
依萍绝望地看着自己的手,感觉天都塌了。
“算了,算了,就当我误会了吧。”展昀大度地说。
“我再弹一次。”
依萍的一口气堵在胸口出不来,上不上下不下地很难受。
现在到底是谁在骚扰谁?
不过,展昀认真起来,进步也是很快的。
“手腕再放松一些,手指自然弯曲。”
......
“这个练好了,下面练习一下简单音阶。”
依萍莹白的手随即在钢琴上飞舞。
弹罢,示意展昀跟着学。
此时,展昀正手托香腮盯着依萍。
得到依萍的示意,他懒洋洋坐起身,拉住依萍的衣服将她又拖近了一步。
本来两人练习钢琴距离已经很近了,他这样一弄直接贴在了一起。
如果再进一步,就是依萍坐在他身上弹琴了。
“你再弹一次,刚才离得太远,没看清楚。”
依萍想挣扎着坐远一点,在他威胁的眼神下,最后选择没有动。
这次展昀看清了,因为他的脸已经快贴到依萍脸上了。
依萍一边躲他,一边弹琴,居然把最熟悉的音都弹错了。
她有些不自然地动了动,喏喏地说:“你这样是学不好琴的。”
展昀不以为然:“为什么?”
“学钢琴要心无旁骛。”依萍老实地说。
展昀转过头,上下打量了一下依萍,让依萍有些莫名的紧张,缩了缩腿。
“哦?那教钢琴的要怎么样教好呢?”
依萍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她这样教就很好啊。
展昀继续说:“心无旁骛似明镜!”
“你认为我没有百分之百投入,你又何尝不是呢?”
“不要总是注意我的一举一动,你只要全心全意的‘教’就对了。”
依萍眨眨眼,现在他是在教训自己吗?
没等依萍反驳,展昀又说道:“好了,不要再讨论这些无关紧要的事了。抓紧时间练习。”
说完,也不管依萍什么反应,自顾自地练起音阶。
依萍真心觉得展昀是上天派下来收拾自己的。
说也说不过,打也打不过。
但是专注的人确实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展昀的脊背很直,灯光从头顶倾斜而下,勾勒出侧脸轮廓——高挺的鼻梁,紧绷的下颌线。还有他的睫毛略微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
眼神褪去审视,只剩下纯净。
......
“这个我练的差不多了,要练下一个了吧。”
“哦。”
依萍有些慌张地收回自己的目光,刚才只顾着看人,居然没看他弹的怎么样!
依萍心里小声检讨自己:展昀说的有道理,自己确实没做到心无旁骛。自己是老师呀,怎么能觊觎学生呢?
因为对自己有了质疑,依萍的底气变得弱了一些,声音也小了许多:
“你再弹一下。”
“为什么再弹,我已经练好了,学下一项。”
本来只是几个简单的音阶,弹不弹无所谓的。但展昀嚣张的态度让依萍的倔脾气又抬起头来。
“我是老师,我说要你弹你就要弹。”
“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吗?你刚才一直沉迷于我弹琴的样子,根本没仔细听我弹的怎么样。”
依萍被说中心事,心跳迅速上升。不过,为了给自己壮声势,她还是提高了调门:
“你胡说八道什么呀?我什么时候沉迷于你了。”
“现在到底谁是老师?”
“你还要不要学习?”
......
依萍本来还想再教训他两句,但展昀一直‘色眯眯’地看着她,让她觉得浑身不自在。
于是,她只能再次公事公办地坐下,说道:“现在练习C大调音阶。”
......
整个下午,所有人都识时务地隐身了,没人来打搅腻歪在钢琴前的两人。
直到书桓三人进门,才打断了这场耗时持久的‘学习’。
看到展昀坐在钢琴前,杜飞兴致盎然地走过来:
“展昀,原来你也会弹钢琴?”
“我不会,是依萍老师在教我。”
展昀把‘老师’两个字念的别有深意,依萍的脸又不争气地红了。
书桓打量了一下气息不对的两人,忍不住说道:“展昀,你不是很忙吗?居然有时间在这里练琴?”
展昀挑眉说道:“事情是忙不完的,做完这件还有那件。我总不能把自己变成工作的机器。”
书桓还要说什么,如萍从楼上飞奔下来。
“书桓,你来了!”
“我还想着,你今天会不会过来看我,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她环抱上书桓的手臂,轻快地问道:
“我们这样,算是心有灵犀吗?”
如萍的笑容那么灿烂,让人不忍心拒绝。
书桓轻微点了点头,而后快速看向依萍,却发现依萍一直低着头,压根没抬起过。
“你们不是商量报社的事情吗?商量得怎么样了?”
说到这个话题,三人可就来精神了。
杜飞率先开口:“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一下报纸类型。现在所有报纸都要经过日本审查,即使我们挂在英法租界里,太明目张胆地抗日也是不行的。”
依萍这时才抬头,关心地问:“那要怎么办呢?”
杜飞胸有成竹地笑了笑:
“我们要办文汇类报刊!”
依萍有些疑惑:“你们不是要抗日吗?怎么转向文汇了呢?”
“抗日的形式有很多,我们的形式就是文化抗日。”
“日本人怕抗日情绪传播,把所有的报纸都加了一道封条。”
“我们偏偏就不做他加封条的那一类。”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日本人哪能摸得透。”
“我们的报纸打算以画画的形式出现。”
“这里面主角既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甚至可以是路边的一个小孩子。”
“我们不直接控诉日本人的暴行,但我们可以表现每个普通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让所有人在这个人的身上找到共鸣。”
“这样,既可以吸引读者,也可以把我们的抗日精神穿插进去。”
“只要我们做得隐蔽,日本人抓不到我们什么把柄的。”
“怎么样?这个想法够不够完美?”
依萍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听到这个创意激动地拽住杜飞:“杜飞,你们简直是天才!”
“你们怎么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