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废除科举限制

作品:《大唐:玄武门对掏,谁赢谁太子

    “老李头,你吃过药了?”


    “火气这么大?”


    李承乾当即就不爽了,一进来就骂人,干嘛呀?


    “殿下,各大世家联合起来通告天下士子,让他们拒绝这次科考。”


    “尤其是那崔氏、卢氏那几个最甚。”


    一旁的房玄龄连忙解释。


    “看看你做的好事,你要是不杀那么多人,会有这些事吗?”


    李世民十分不悦的盯着李承乾。


    “所以你这是在怪我咯?”


    “难道不是你造成的?”


    “朕一直都告诉你,做事不要那么绝,你偏不听。”


    “老李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老子没杀到他们的祖地就已经是给他们面子了。”


    “他们现在这么说,就是想逼你道歉,还有当初杀他们的时候你心里挺爽的吧?”


    “现在出事了就怪我头上了?”


    “也对!陛下英明神武,怎么会有错呢?”


    “错的都是我们这些臣子,当初老子就应该带人去他们祖地把他们全灭了。”


    “蹬鼻子上脸,反了他们了!”


    “你……”


    “混账!”


    “你嫌事情还不够乱吗?”


    李世民怒不可遏,当即抓起一本奏折就砸了过来,却被李承乾稳稳抓住。


    “陛下息怒!”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这件事。”


    看到李世民暴怒,房玄龄连忙劝阻。


    “事情是你搞出来的,现在你就给朕想办法。”


    “办法我有,就看你想不想用。”


    “说!”


    李世民背过去,不想看李承乾。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这样,心中感叹,当皇帝的刀果然不容易啊!


    现在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朱元璋要杀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和蒋瓛了。


    皇帝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魏征不在了,谁能让李世民承认错误?


    “放开限制!”


    “不论身份贵贱,不分社会地位,人人都可以参加这次科考。”


    “殿下,恐怕来不及了。”


    “距离科考时间只有不到半个月,现在就算放开限制,也不够时间了。”


    科举考试是层层递进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现在放开限制,让那些商人子弟等等加入考试,也来不及了。


    “那就推迟!”


    “重新来,重新考,放开限制,不过其中间隔的时间可以缩短。”


    “比如州县看完,通过的,就可以进入下一轮过个几天或者一定的时间,如此人不就多了?”


    “这……”


    房玄龄看向李世民等他拿主意。


    李世民转过身:“你的意思是说让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和那些身份低下的人也参加科考?”


    众所周知,在唐朝有几种人不能参加科考。


    其一工商之子:唐朝时期,商人地位不高,工商业者及其子女通常被限制参加科举。


    例如大名鼎鼎李白,他的父亲是商人,尽管才华横溢,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


    其二就是州县小吏,其三那就是上门女婿,俗称赘婿。


    其四就是身份低下者,比如奴隶、佃农、手工业者等等,他们也不能参加格。


    (我的朋友,打螺丝也不能参加科举!)


    其余的这里就不过多阐述了。


    “陛下,只有人品,才学过得去,又何必纠结人家的出身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若有才学,为何不用?”


    “想要大唐更加繁荣昌盛,就不要拘泥于这种门第之别。”


    “出身人家没得选,也不是人家的错,只要德才兼备,用他们又何妨?”


    “这不更能体现出陛下的雄才大略,爱民如子吗?”


    “魏征说过,治理天下,要视天下人为平等,只有人人平等,陛下才能得到更多的人才,我大唐也能繁荣昌盛。”


    闻言!


    李世民点点头:“你这番话倒是说的不错,这也不失是强盛大唐的好计策。”


    “可是陛下,这门第之分在天下人之中根深蒂固,尤其是那些豪门世家。”


    “这恐怕会被他们所不齿啊!”


    “会被人笑话。”


    房玄龄有些担忧道。


    “司空大人,刚刚的话白说了?”


    “汉高祖刘邦,起于微末,一个闾左之人,手持三尺之剑闯天下。”


    “开创四百年大汉江山!”


    “他很差吗?”


    “萧何、樊哙等人你们到现在还不是一样敬重他们?”


    “我华夏男儿向来不信命,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些靠着祖上蒙荫之徒,有什么资格去笑奋斗之人?”


    “如果同等条件,他们还不如那些寒门子弟。”


    “说得好!”


    “哈哈……”


    “承乾你算是说到朕心坎里去了。”


    “房玄龄,即刻下旨,昭告天下。”


    “按承乾的意思去办,也把他的话传遍天下,鼓励那些人。”


    “同时废除科举的限制,只要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者,皆可参加科举。”


    “从此我大唐用人不拘一格!”


    (这下李白可以考科举了!)


    “是!”


    “陛下英明!”


    房玄龄当即下去办事,圣旨一出,举国沸腾。


    那些深处底层的人更是高兴不行,往后总算有希望了。


    尤其是工商之人,更是兴奋的不得了,他们有钱,后代都受过不差的教育,他们有钱请的起教书先生。


    只不过碍于身份不能参加科考,现在圣旨一下,他们就可以立马安排人去考试。


    一但考上,那就一飞冲天了,再也不会被人看不起。


    就算这次没考上,不代表以后考不上。


    有人欢喜就有人不屑!


    欢喜的是社会底层,不屑自然就是那些名门世家。


    他们一个个自视高人一等,看不起那些底层人,现在让那些底层人跟他们一起参加科考,简直就是拉低他们的身份。


    就算那些人考上了,他们自视身份高贵,也一样看不起那些人。


    这就是世家的危害!


    如果不是黄巢,华夏就真的会跟阿三那样存在种姓制度。


    不平等多可怕!


    不过这一道圣旨让李世民和李承乾赚了一波声望。


    ……………………………………


    安州!


    吴王府!


    “殿下,收到消息了吗?”


    “收到了!”


    李恪点点头!


    “他这一次可是赚了不少名声啊!”


    “先生不必担心,一群社会底层的渣滓罢了,能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