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被低估的人

作品:《大唐:玄武门对掏,谁赢谁太子

    “回殿下,我们选了关内道长安及周边地区,河南道的洛阳及周边地区。”


    “还有淮南道的扬州、苏州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大唐的军政要地和最繁华富庶的地区。”


    “从这些地区最能体现出新政推行后的效果,也能看出从中获取经验。”


    “我们认为是最适合实验的地区!”


    长孙无忌当即缓缓道来。


    “选的不错,但是不够全面!”


    “岭南道也选一些出来作为实验地区,看看在南方的效果如何。”


    “是!”


    “都退下吧!”


    “稚奴,你留下!”


    长孙无忌和杜荷退了下去,李承乾也屏退所有宫女太监。


    “稚奴,大哥待你如何?”


    “大哥对我很好啊!”


    李治当即脱口而出。


    “那你为什么要在我背后捅刀子?”


    李治一愣,诧异的看着李承乾:“大哥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不明白!”


    “我听说你跟舅舅要抢我太子的位置。”


    听到这话,李治心里咯噔一下。


    “大哥你都知道了!”


    “那只是大哥你还没有被复立的时候,舅舅找到我,让我去挣一挣。”


    “他怕顺阳王登基,将来会对我不利,所以我才答应的。”


    “当父皇下旨召回你的时候,我就退出了,我知道储君的位置,非你莫属。”


    “所以……”


    “这件事原本我想找个机会跟你说的,可是一直没有机会。”


    李承乾看着李治如此坦白,眼中闪过一丝异样,他原本以为李治会矢口否认。


    没想到李治却直接坦白了!


    “我回京的路上,遇到的刺客……”


    “不是我!我做不出那种事。”


    “大哥你要是不相信我,你现在就可以把我杀了,我绝怨你。”


    李治眼神真诚,诚挚,看不出有一丝丝异样。


    “稚奴,大哥也不相信是你,我知道你一直都很乖。”


    “不会做出那种事,平时别老是跟长孙无忌混在一起。”


    “那老东西,眼里只有权利,小心别被他利用。”


    李治点点头:“我知道了大哥!”


    “好!去吧!”


    李治对李承乾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李治刚走,李德謇走了出来。


    “感觉如何?”


    “是他吗?”


    李德謇摇摇头:“看不出来!”


    “他的眼神很真诚,不像是装的。”


    “如果他是装的,那就太可怕了。”


    李承乾看着李治离去的方向,他很清楚李治是什么人,历史上记载的很清楚。


    有些李世民没完成的事,他却完成了,其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李治是一个被严重忽略的人,只因其父太过耀眼,就像是天上的太阳,那光来夺目的光芒掩盖住了李治原本的光芒。


    “继续查,我会让李安俨帮你的。”


    “是!”


    ……………………………………………………


    崔府!


    议事厅内!


    各大世家齐聚崔府!


    “诸位,今日在朝堂之上都看到了吧?”


    “陛下是要断我世家的根本啊!”


    “让我们跟那些贱民一样交税啊!”


    “而且还要把我们的土地收归国有,那可都是我们祖宗留下的产业啊!”


    “将来九泉之下,我们要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啊?”


    催德海一番话,顿时让在扬的各位家主愁眉苦脸。


    “如此这般,这是不想和我们活路啊!”


    郑志和拳头紧握,眼中都快要喷出火了。


    “诸位,这恐怕不是陛下和赵国公他们的主意。”


    “你的意思是……?”


    其他人的目光聚集在卢常身上,此人出身范阳卢氏,五姓七望之一。


    (在此小小科普,五姓七望: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太子!”


    “太子?”


    “他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众人眉头一皱。


    卢常没有回应他们,继续道:“我总感觉太子身上有些不对劲。”


    “那不对劲?”


    “首先就是他的腿,他原本患有足疾,可突然就好了。”


    “而且他居然能在高句丽战扬上活了下来,以前可从未听说太子武艺如何。”


    “再然后,就被复立了,你们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吗?”


    “复立的原因真的是因为他立下战功?那可是谋反的罪名啊!”


    “虽然一直没有证据,可是无风不起浪,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这一切都太过神秘了,而且自从他回来之后,性格大变。”


    “跟以前完全就是两个人,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太过匪夷所思。”


    “所以我完全可以肯定这绝对是太子在背后推波助澜。”


    “以往按照陛下的性格,这么多人反对,陛下不可能会在进行下去。”


    “肯定是太子跟陛下说了什么,所以他才这么坚定的推行所谓的新政。”


    众人听完这些话,纷纷陷入沉思,片刻后。


    “你的意思是说,只要把太子处理了,陛下肯定会终止嬴政的推行?”


    “对!”


    “只要解决太子,再加上满朝文武的反对,陛下一定会去找新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住祖宗的产业。”


    “给后世子孙留下一条康庄大道,不然不出几代人,我们恐怕就没了。”


    “那些贱民看到我们不会再尊敬我们。”


    众人纷纷点头。


    “此言有理!”


    “必须除掉他,之前他就让我们家族颜面扫地,成为整个长安的笑柄。”


    “这不光是在侮辱我们,更是侮辱我们的列祖列宗,此等道德败坏之人怎能成为储君?”


    “让这样的人成为储君,将来大唐交到这样的人手中,岂不是让大唐亡国?”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为大唐计,为天下百姓计,坚决不能让此人在这储君之位上。”


    催德海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私欲抬到了一个高度,真不愧是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


    真棒!


    “可是他身为太子,想要扳倒他,可不简单啊!”


    “再怎么说,他都是太子,陛下的亲儿子。”


    一旁的郑志和苦笑道。


    “确实不容易,不过他若是做出神人共愤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