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有人跟在后面

作品:《穿成荒年恶婆婆?搬空京城去流放

    傍晚。


    贾峰和贾云天敲开了宋兰清的房门。


    这会儿胡秀宁正在宋兰清房里帮忙做衣裳。


    看到两人来,立马给两人倒了杯茶,“你们两个怎么过来了,刚才我让音音给你们送的解暑汤都喝了吗?”


    “喝了,也就宋妹子有这份心了,这天儿能喝上一碗解暑汤确实能让人舒服些。”


    两人熟络的坐下。


    宋兰清看着两人的神色,便知道他们是有事而来。


    “怎么了,是有什么事找我?”


    贾云天也不多说什么,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大叠银票放在了桌上。


    “这是我之前答应给你的银子,宁家对我们贾家有恩,无论如何这钱你们一定要收下,否则我们心难安。”


    怎么又提起这事儿?


    宋兰清之前帮他们其实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毕竟整个队伍里只有贾家对船和海陆比较熟悉。


    而且在海上若不是有贾家两兄弟帮忙,恐怕船只早就沉海了,他们哪里还有命坐在这里喝茶呢?


    所以这钱,宋兰清并不打算收。


    “之前我就说过了,我们宁家不缺钱,今日上街我去把我夫君死前存的钱取了出来,日后过活也有了底气,怎么还能拿你们的钱呢,更何况只是随手帮忙而已,不值得你们拿出这么多银子给我。”


    虽然没有仔细翻,但只一眼看就能看出来桌上那叠银票怎么也得有十万两。


    这一大笔银子宋兰清即便是想要也不能要。


    否则日后和大家的情分只能用金钱来衡量了。


    只要这份情意在,若是宁家有什么事需要大家帮忙,他们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帮忙。


    “那可不成,这是我们答应你的,是提前说好的,而且我们手里还有足够花用的银子你不用担心我们。”


    “可是……”


    不等对方说话,宋兰清便打断,“既然我们不缺银子用,那你们这些钱给我们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雪中送炭,与其给我们,还不如帮帮其他人家。”


    这是之前她就和贾家说好的。


    如今大家一起经历这么多事,早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队伍了。


    贾家和宁家单独富起来并不能改变大家的生活,时间久了有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一家富不如家家富。


    “你们若是有心就等咱们到了幽州之后,帮帮其他人家,毕竟到时候大家要盖房子要生活都需要银子,他们手里的银子恐怕这一路过去也会花的差不多,那时候你再拿出来帮大家才是雪中送炭。”


    至于他们给不给,帮不帮大家,那就是贾家的决定了。


    贾峰和贾云天对视了一眼。


    最后贾云天拍板,“好,妹子你有这大爱之心实在是让我佩服,你放心,咱们都经历了这么多事,即便我一家富起来也不会忘记大家的帮扶之恩,日后一定会帮衬大家的。”


    他就没想过到了幽州之后拿着这些巨款单独离开过日子。


    毕竟他们本就是燕国人,只有可信之人都强大起来,他们这群人才会更安全。


    而不是光一家人强大。


    宋兰清很满意这个结果,有了贾家的帮衬,大家到时候不至于连房子都住不起。


    等两人离开。


    胡秀宁停下了手中的针线,问,“大嫂这是想帮帮其他人?”


    “是啊,其他人家是什么品性你也知道,都是可信的人,咱们若是不能拧成一股绳,日后还要闹分崩离析岂不是让别人钻了空子?”


    “贾家既然有这个能力帮大家,那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只有每个人都对咱们这个队伍付出些什么,队伍才会越来越强大。”


    至于她……


    手里的银子自然是不能分给其他人的,毕竟银子越多越好。


    但是她可以带着其他人一起发家致富,现代的那些经商生意拿到古代来一定会赚得盆满钵满。


    反正他们到了幽州之后也得找个营生干,还不如带动大家一起做。


    胡秀宁不想去管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只要大嫂说对那就是对的。


    她倒着继续缝起了衣裳,“大嫂买的这些素纱料子都不错,清透也凉快,等做好这第一件就先让大嫂穿着,不然路上该热坏了。”


    宋兰清也不推辞。


    毕竟这鬼天气,真的很难受。


    第二天队伍再次上路。


    出了汤州府,一路上能见到的流民就多了些。


    还有很多人在挖路边的野草吃,野菜已经几乎见不到了。


    “这个天气真的是害人啊,这么多流民连饭都吃不上,朝廷也不管吗?”吴嫣抱着孩子满心感慨。


    孔老夫人叹了口气,“恐怕朝廷想管也没力管,燕国早就狼子野心,如今又把重要的大臣全都抄家流放了,朔国想要趁这个节骨眼儿一举拿下燕国,正是要打仗出兵的时候,哪有那么多银子去管这些流民。”


    众人一阵叹息。


    宋兰清闻言,心境倒是没有变。


    毕竟朝廷不可能不管这些流民,今日出城的时候就见到城门口已经开始支粥棚了。


    只是终究是杯水车薪罢了。


    最好的情况是这些流民分散开来被各州安家落户吸纳,不然流民只会越来越多。


    这个情况虽然对百姓并不好,但宋兰清觉得反而对他们这个队伍要有利的多。


    流民越多,朝廷就会越希望这些流民被安置。


    他们假装流民被落户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大。


    一路走来,宋兰清这个队伍赶着不少牛车,车上还有很多物资,很快就引得不少流民眼红。


    “二弟!”宋兰清嘱咐了宁德州,“我在背篓里放了一些农具,一会儿你给大家分发一下,拿在手里也能算个武器。”


    这种时候还是要保命要紧。


    否则这些流民,饿疯了之后可是会杀人夺货的。


    宁德州谨慎的接过了背篓,转头往后看了看,打算数一数每家每户的男丁。


    却突然隐约看到了一个踉跄的身影跟在后头。


    “大嫂你看,后面有一个人好像在跟着咱们的队伍,难道是想抢咱们的物资?”


    有人跟着?


    宋兰清好奇的扭头往后看去。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怎么是他?”


    竟然是昨日在巷子里遇到的那个奇怪的乞丐,此时他身上的伤口正在渗出血来,却还是坚韧的忍着跟着队伍跑。


    人的一双腿怎么可能会跑过牛车,他疯了吧?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