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该是别人的私家泳池
作品:《大学刚毕业,你就直接搞军工厂?》 “拥有航母战斗群,意味着我们的军事威慑力,可以覆盖全球任何一个角落。”
“意味着我们的海外利益,能得到最坚实的保障。”
“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那片蔚蓝的太平洋上,重重划过。
“这片大洋,不该是别人的私家泳池。”
“它也应该有我们自由航行的身影!”
大首长和严朗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纪明川转过身,重新看向三位老人。
“我知道这很难。”
“我知道这需要海量的资金,顶尖的技术,无数的人才。”
“我知道,我们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别人有,我们没有,我们就要受欺负,就要挨打!”
“所以,哪怕是把裤子当了,我们也要把它搞出来!”
大首长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
他仿佛从纪明川的身上,看到了当年那些为了国家不计生死的科研英雄的影子。
“你的计划呢?”
大首长沉声问道,语气里已经带上了明显的倾向。
纪明川心中一振,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他立刻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双手递了过去。
“这是我的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步,我将以个人名义,全资收购华国船舶工业集团。”
“收购之后,我会立刻启动基地建设计划。”
“计划在五年内,新建六个十万吨级的巨型船坞,以及十五个万吨级的辅助船坞。”
“我们将把整个大连,打造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专门为制造航母而生的超级工业基地。”
“所有的技术难题,所有的资金缺口,我来想办法解决。”
“我需要的,就是国家层面的支持,和那五万名充满热血与智慧的年轻人。”
他的手指在计划书上轻轻一点,目光灼灼。
“我的目标是,在本世纪结束之前,也就是未来的五年之内。”
“让华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问世!”
“让它,成为献给新世纪的礼物!”
大首长拿起那份计划书,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清晰地表明。
这不是一时冲动的胡言乱语,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周密部署的宏伟蓝图。
许久,他才缓缓放下计划书,抬起头,深深地看着纪明川。
“好。”
“我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还能撑几年。”
“我希望……”
“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亲眼看到咱们自己的航母下水。”
“能亲眼看到它,挂上我们的红旗,驰骋在大洋之上。”
纪明川站得笔直,胸膛挺立,郑重地迎向大首长的目光。
他的声音清晰而洪亮,响彻在整个会议室。
“首长,请您放心。”
“一定可以。”
会议结束。
走廊里的空气似乎都冷冽了几分。
“明川啊。”
一个温和却不失威严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严朗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了出来,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急着走,今天这顿饭,无论如何都得去我那儿吃。”
纪明川立刻回神,礼貌地欠了欠身。
“严老,实在抱歉,衡枢那边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处理。”
“工厂的事晚一个小时天塌不下来。”
严朗的语气不容置疑,手上的力道也加重了几分,半推半拉地带着他往外走。
“就当是陪我这个老头子,喝两杯。”
纪明川心中无奈,知道自己是躲不过去了。
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悄无声息地滑到台阶下,后座的车门应声打开。
一道靓丽的身影走下车。
严知夏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米白色连衣裙,长发披肩。
“爷爷,你可真慢,我都等了好久了。”
纪明川瞬间明白了。
这哪里是简单的便饭,分明是一扬精心安排的相亲宴。
严朗哈哈大笑起来,显得格外开心。
“这不是在等你纪大哥吗?快,上车,咱们回家。”
严朗坐在副驾,时不时透过后视镜看一眼,试图找点话题。
“知夏,你可得向明川好好学习,他现在可是要为国家办大事的人。”
“我听说了。”
纪明川转过头,对上她那双清澈又执着的眼睛。
“那一份事业,会占据我全部的时间与精力。”
这是一种委婉的拒绝。
严知夏却笑了,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少女的狡黠。
“没关系。”
“你忙你的,我等我的。”
“反正除了你,我谁也不嫁。”
她靠回椅背,姿态从容。
纪明川只觉得一阵头疼。
……
终于从严家“脱身”的纪明川,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衡枢军工。
生产科长金盛正站在一条全新的生产线上。
对着手里的平板电脑大声地调度着什么,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金叔!”
纪明川走过去,声音盖过了部分噪音。
金盛猛地回头,看到来人,疲惫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明川!你小子,总算回来了!”
他快步走过来,纪明川注意到,他眉宇间洋溢着一种藏不住的喜悦。
“金叔,有喜事啊。”
纪明川笑着调侃道。
金盛嘿嘿一笑,挠了挠后脑勺,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此刻竟有些不好意思。
“老婆怀上了,明年开春,我就要当爹了。”
“好事啊!”
纪明川真心为他高兴,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胳膊。
“孩子出生,,一定给个大红包。”
短暂的寒暄过后,纪明川的表情严肃起来。
“生产线现在情况怎么样?”
一提到工作,金盛立刻恢复了科长的干练。
他指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崭新设备,语气里满是自豪。
“你之前让加的五十条生产线全部到位,调试完毕,已经满负荷运转了。”
“现在,咱们一个月能造出八十辆H90主战坦克,还有三百二十辆H90z型全地形突击车。”
“天上飞的,‘击云’重型运输直升机月产三十四架,‘应龙’武装直升机一百四十架!”
这个数字,放在一个月前,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奇迹。
纪明川听完,却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不够。”
“还远远不够。”
金盛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还不够?明川,这已经是我们现有工人的极限了,三班倒连轴转,机器都快冒烟了!”
“那就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