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衡枢军工,正式成立
作品:《大学刚毕业,你就直接搞军工厂?》 纪明川走到主位前,双手撑着桌面,环视全扬。
“今天召集大家来,只为宣布一件事。”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从今天起,‘衡枢机械’这个名字,将成为历史。”
“我宣布,衡枢军工,正式成立!”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衡枢军工!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这意味着,他们从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一跃成为了拥有军工资质的顶尖制造商!
纪明川抬手,虚虚一压,掌声渐渐平息。
“我,纪明川,担任集团总经理。”
“原财务主管高鸣,业务能力出色,即日起,升任集团副总经理,协助我处理日常事务。”
高鸣猛地站起身,激动得满脸通红。
“谢谢纪总!我……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
纪明川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目光又转向了另一位老人。
“原车间主任金盛,经验丰富,认真负责,升任集团生产部总负责人,统管所有生产线!”
“保证完成任务!”
金盛也站了起来,激动地拍着胸脯,声音洪亮。
任命完成,纪明川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成立衡枢军工,意味着我们未来接触到的,都将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
“所以,从明天开始,集团将配合有关部门,对所有员工进行全面的背景审查。”
听到“审查”二字,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有些紧张起来。
纪明川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微微上扬。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故意停顿了几秒,等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才慢悠悠地继续说道。
“当然,我不会让大家白白付出。”
“我宣布,所有通过审查,并愿意与集团签订保密协议的员工……”
他拉长了声音,目光扫过全扬。
“工资,翻三倍!”
“轰!”
整个会议室,瞬间炸了!
“什么?三倍?!”
“我没听错吧?工资翻三倍?!”
激动、狂喜、不敢置信!
无数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股冲天的声浪,几乎要掀翻会议室的屋顶!
看着台下群情激奋的众人,纪明川满意地笑了。
就是要用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
把所有人的心,都牢牢地绑在衡枢军工这艘即将启航的巨轮上!
会议在一片狂热的氛围中结束。
纪明川没有在办公室多待,直接穿过主厂区,来到了位于工厂最后方的区域。
这里,一片崭新的巨大厂房拔地而起,充满了科幻感和工业气息。
这里,就是他为H90主战坦克,专门打造的全智能生产流水线!
走进厂房,内部空间更是大得惊人。
卢知许、洛秋、赵毅、何文瑞等一大帮年轻的研究员,正穿着工作服,热火朝天地指挥着机器人,组装着各种精密的自动化设备。
看到纪明川进来,众人纷纷停下手里的活,笑着围了上来。
“老板,你可算回来了!”
“怎么样怎么样?军方的大佬们,是不是被咱们的‘大玩具’给吓傻了?”
纪明川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吓傻了倒没有,不过订单是拿下来了。”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严肃了些。
“有件事要通知大家,从今天起,你们所有人的档案,都会被列为最高机密进行封存。”
“同时,你们的直系亲属,也会受到有关部门的暗中保护。”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随即脸上都露出了兴奋又复杂的笑容。
“我去!这么大阵仗?”
洛秋夸张地叫道。
“老板,这意思是不是说,以后我们就是国家的人了?
出门要是跟人干架,能直接摇人?”
“想得美!”
纪明川笑骂道,“你要是敢惹事,第一个把你小子送进去!”
众人一阵哄笑,气氛轻松而愉快。
他们都明白,这是国家对他们这些核心技术人员的最高重视和保护。
笑闹过后,纪明川走向厂房中央,那里摆放着一些已经初步成型的坦克零部件。
他抚摸着一块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复合装甲,转头向赵毅问道。
“我让你们设计的‘外贸版’,方案出来了吗?”
赵毅连忙上前,递过来一个平板电脑。
“出来了,老板。我们称之为‘H90-T’型,T就是Trade,贸易的意思。”
“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在几个关键地方都进行了削弱处理。”
“比如,自用的‘龙鳞’复合装甲,我们换成了工艺简化的‘虎纹’装甲,防护力下降28%左右。”
“火控系统,把‘昆仑’芯片换成了上一代的‘泰山’芯片,锁定速度和多目标处理能力,下降35%。”
“还有动力系统,通过软件限制了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赵毅一条条地汇报着。
“总的来说,H90-T的综合性能,比我们自用版,削弱了大约30%。”
“但即便如此,它依旧是目前国际市扬上,最顶尖的主战坦克,没有之一!”
纪明川看着平板上的数据,满意地点了点头。
削弱30%,既能保证绝对的技术代差,又能吊打市面上所有的竞争对手。
这个尺度,刚刚好。
“很好。”
纪明川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奸商般的笑容。
“就按照这个方案,给我全力生产!”
“咱们的第一个‘冤大头’,可就快要送上门了!”
距离军方大佬们视察那天,已经过去了九天。
时间,来到八月中旬。
经过日夜赶工,衡枢机械,以及位于厂区最后方的衡枢军工。
终于迎来了完工验收的阶段。
整个厂区的设计,都出自纪明川的手笔,充满了超前于这个时代的理念。
此刻,衡枢机械的几个核心生产车间内,灯火通明。
新入职的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一丝不苟地检查着崭新的设备。
这里的每一个车间,都配备了严格的恒温恒湿系统。
将温度死死地控制在18到28摄氏度之间。
这种近乎苛刻的环境控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度变化对精密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
整个衡枢机械厂区,共规划了九个大型车间,四个综合实验室。
目前,已有六个车间正式投入使用,分别生产六种不同型号的高端数控机床。
而在厂区后方,戒备森严的衡枢军工,四个巨型车间也已拔地而起。
剩下的八十多亩土地上,二期工程的桩基也正在火热建设中。
与衡枢机械的半开放式管理不同,军工厂区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被提升到了极致。
所有车间均为全封闭式设计,厚重的合金大门隔绝了内外,甚至连一扇对外的窗户都没有。
车间内部,还单独划分出了独立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