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霜刃未冷

作品:《凡骨尊灵

    寒霜剑余音未散,夜风裹挟着地窖的寒意,在演武场上久久回荡。


    钱长老已被押入宗门地牢,身形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


    刘长老望着那道远去的身影,神情复杂,良久才转头看向李若灵。


    “赵云未死。”他声音低沉,目光如炬,“幕后之人,尚未现身。”


    李若灵微微颔首,眉宇间却掩不住一丝沉重。


    她心头浮现起方才那一幕——钱长老被抓时,并未挣扎反抗,反而嘴角扬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那笑意里,藏着几分笃定,仿佛早已料到今日之局,甚至……还在等待什么。


    她没有开口回应刘长老,只是低头看着手中的寒霜剑,心中隐隐浮现出不安的情绪。


    演武场外,脚步轻响,一道纤细身影缓缓走近。


    是林瑶。


    她手里紧握一封信笺,神色有些紧张。


    “师姐……”她低声唤了一声,将信递给李若灵,“这是我在清理赵云旧居时,在一块松动砖石下发现的。”


    李若灵接过信笺,展开一看,只见其上仅有一行字:


    “霜落三更,影随风归。”


    短短八字,却透出一股森冷之意。


    她眉头微蹙,反复默念这句似诗非诗的话语,越看越觉其中暗藏玄机。


    “这像是一则密语。”她喃喃自语,目光逐渐凝重起来。


    “‘霜落’二字或许指的是时间或地点,‘影随风归’……或许是某种行动信号。”


    苏飞尘站在她身侧,静静听着,忽然开口:“你怀疑这是玄阳宗在素心门内留下的另一处据点?”


    李若灵点头:“他们不可能只设一处联络点。钱长老不过是其中一个棋子而已。”


    苏飞尘沉默片刻,道:“既然如此,我会协助你调查。”


    “不必了。”她轻轻摇头,声音温柔却不容置疑,“你已为我做了太多。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初入山门、毫无自保之力的杂役弟子。”


    她抬头望向苏飞尘,眼中透着坚定与冷静:“若真有人想动我,不会等太久。但正因为如此,我不愿再连累你们。”


    苏飞尘望着她,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知道她不是逞强,而是真正成长了。


    她不再需要被庇护,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一切。


    “那你打算怎么做?”他问。


    “我想先查明这封密信真正的含义。”李若灵将信折好收入袖中,指尖悄然抚过手腕上的木盒——那是祖母临终前留给她的花种所在之处。


    她心中已有计划。


    夜色渐深,宗门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


    然而,她清楚,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回到青云峰后,她并未立刻休息,而是在房中点燃一盏油灯,取出一枚冰蓝色的种子,置于掌心。


    种子温润如玉,散发出淡淡的荧光。


    这是祖母留给她的神秘花种,随着修为提升,它的力量也逐渐觉醒。


    此刻,她催动灵力,种子缓缓升腾起一层薄雾般的冰气,将整个房间笼罩其中。


    她屏息静气,闭目感知周围的变化。


    果然,当冰雾弥漫开来,她的气息几乎完全隐匿于天地之间,就连神识也难以察觉她的存在。


    “有了它,我可以避开大多数修士的探查。”她低声自语,


    翌日清晨,她便开始着手分析密信中的线索。


    “霜落三更”,三更是夜半之时,而“霜落”……她猛然想到宗门西北方曾有一座荒废的亭子,名为“霜落亭”。


    那里曾是宗门前辈讲经之地,后来因一场大火被焚毁,久无人迹。


    她心中一震:难道……


    她不动声色地收集了一些关于霜落亭的历史资料,并暗中打探最近几日是否有修士频繁出入那片区域。


    答案令人不安:确实有人!


    但她没有贸然行动。


    她知道,自己必须谨慎行事。


    对方若真是玄阳宗潜伏的爪牙,必定设有重重陷阱。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


    李若灵换上一袭黑衣,悄悄离开住处。


    她运转花种之力,周身浮起淡淡冰雾,整个人如同化作夜色的一部分。


    她缓步前行,避过巡逻弟子的视线,朝着宗门西北方向悄然行进。


    一路上,她的心绪翻涌不定。


    她想起祖母临终前的话:“莫因凡骨自弃,仙途本无定数。”


    她也曾无数次被人嘲笑、打压,可她从未放弃。


    一路走来,她靠的不只是灵髓丹和花种,更是那一份不甘命运摆布的信念。


    如今,她终于能以自己的方式,直面这些黑暗。


    霜落亭近在眼前,破败的亭檐在夜风中摇曳,像是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凄凉。


    她缓步走入亭中,目光扫过四周。


    这里空无一人,唯有一角香炉残留些许灰烬。


    她蹲下身,指尖轻触那些香灰,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


    如果这真的是玄阳宗的秘密联络点,那么这些人一定会留下某种记号或者机关。


    她取出一枚花瓣状的小符,轻引体内灵火,一点冰蓝色的火焰在指尖燃起,缓缓落入香灰之中。


    火焰跳跃,映照着她清冷的脸庞。


    下一瞬,异变突生。


    一阵微风吹过,香灰竟在火中缓缓旋转,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图案——


    那是一朵花的轮廓。


    正是她手中花种的形状。


    霜落亭笼罩在夜色之中,残破的檐角被风一吹,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李若灵蹲下身,指尖轻触那团香灰,心神微微一凝——火光中浮现的花形图案与她手中花种如出一辙,仿佛某种冥冥中的指引。


    她迅速站起身,环顾四周,警惕地感知着周围的气息。


    这里虽荒废多年,却并未完全断绝修士来往,尤其是这香灰残留未久,说明不久前仍有人在此活动。


    她轻轻挥手,将冰雾悄然释放,整个人如同融入夜色之中,连气息都被遮掩得几不可察。


    随后,她缓步向亭子深处走去,脚步轻盈无声。


    忽然,她的目光落在角落的一块石板上。


    那石板表面布满苔痕,但边缘处隐隐有灵力波动溢出。


    她心中一动,伸手按住石板一角,运转灵力缓缓探入其中。


    “咔哒”一声轻响,石板缓缓翻转,露出一道幽深的缝隙。


    她俯身一看,竟是一个通往地下的枯井。


    井口早已干涸,杂草丛生,寒气扑面而来。


    李若灵没有迟疑,身形一闪,轻巧地跃入井中。


    她在半空中稳住身形,脚尖点在井壁凸起的砖石上,悄无声息地落至井底。


    井底并不宽广,四壁斑驳,中央有一方青石台,上面静静躺着一枚玉简,表面浮着一层淡淡的黑光。


    她走近几步,伸出手,指尖刚触及玉简,一股阴冷的气息便顺着经脉涌入体内,令她心头微震。


    她迅速收敛心神,催动体内的灵髓之力将那股异气压制下去,随即打开玉简。


    刹那间,一段密密麻麻的文字浮现在她识海之中。


    “……赵云密报:素心门藏宝阁布局已绘成,七日内可完成交接。”


    “……影子长老回信:继续监视苏飞尘动向,务必确保‘灵髓丹’之事不泄。”


    “……三日前刘长老已生疑,建议暂缓行动。”


    李若灵瞳孔一缩,呼吸微滞。


    “影子长老?!”


    她的心跳不由加快,这个名字从未听闻,但却能与赵云保持密切联系,甚至掌握素心门诸多机密。


    更重要的是——他似乎还知道“灵髓丹”的秘密!


    这个“影子长老”,究竟是谁?


    她迅速将玉简收起,心中思绪翻涌。


    若此人真是玄阳宗埋下的暗子,且身份至今未被揭露,那对宗门来说将是极大的隐患。


    她正欲起身离开枯井,耳边忽然传来一丝极其细微的脚步声。


    沙沙……


    是鞋底踩过枯叶的声音。


    有人来了!


    她立即屏住呼吸,迅速退入井底阴影之中,冰雾再次弥漫开来,将她的身形彻底掩盖。


    井口之上,一道身影缓缓靠近。


    那是一个身穿青衣、身形修长的男子,眉目清俊,神情冷静。


    他站在井边,四下张望片刻,随后低头看向井口,眼神中透出几分探究。


    “陈子轩?”李若灵心头一凛。


    他是素心门年轻一代中极为出色的弟子之一,曾多次代表宗门外出历练,表面上忠诚可靠,深受长老们器重。


    难道……他也牵涉其中?


    她紧握玉简,不敢稍动,心跳却不自觉加快了几分。


    那人正是陈子轩。


    他在井边停留片刻,似是在确认什么。


    片刻后,他低声呢喃了一句:“果然……有人已经先我一步了。”


    说罢,他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井底的李若灵,久久未曾动作。


    她脑海中不断回荡着刚才听到的那句话:


    “有人已经先我一步了……”


    这是什么意思?


    她眉头紧锁,内心隐隐升起一种不安的预感。


    这场风暴,似乎远比她想象的更为复杂。


    而那个神秘的“影子长老”,也终于露出了第一道模糊的轮廓。


    只是,他究竟是谁?又为何会对她的事如此在意?


    她不知道答案,但她清楚一件事——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