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他身上的潜力远不止所看到的这些……

作品:《雇佣就能变强:从家奴养成到帝王基业

    到了村长家,敲响门后。


    王德憨憨一笑,还不忘在一旁小声提醒苏杰:“对了,苏……苏老爷,您现在已经从那边偏僻的小屋搬过来了,村长他也同意您加入本村,您……您应该改口称咱们村长了。”


    “咯吱!”


    王文景推开了院门,当看到门口站的是王德与一个青年男子时,他瞬间就意识到这位很有可能就是村民们经常提起的苏老爷。


    “您……您就是苏老爷吧?”


    王文景眼眸一亮,赶忙迎上前握住了苏杰的手,一脸感激之情。


    苏杰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其实他对这个初次谋面的六旬老人还是非常有好感的。


    老爷子身材佝偻,满头银发,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但一双眼睛却如同黑夜里的明灯,明亮而深邃。


    单从言谈举止来说,这老爷子称得上和蔼可亲,慈眉善目。


    当他得知苏杰主动来拜访他,还带了如此之多的礼物时,更是开心得合不拢嘴。


    众人寒暄了一阵后,王文景赶忙把苏杰和王德迎进了家门,还让老伴出来招呼客人,给其斟茶倒水,言语间对苏杰毕恭毕敬,丝毫不敢怠慢。


    闲聊了一会后,苏杰把直接提出了他想雇人的想法,同时还把现在做的事,讲给了王文景听。


    在大乾王朝,最基层的官府机构并非只有从九品的镇抚司,镇巡司。


    其实各地的村长和族长其实也在其列。


    只不过村长和族长们并无任何头衔和官身,也不拿朝廷的俸禄,不吃官府饷银罢了。


    他们虽无品阶,也无官职,但却隶属于镇长(镇巡司)统一管辖。


    各个村庄里,类似于买卖房屋土地、开垦野地、生丧户籍户口信息登记,税务统筹上缴等,都需要先经他们之手,才能往镇上或县上报备。


    故此各个村长和族长们也有一定的话语权,再加上眼下正是乱世,流寇四起,土匪作乱,每个村子也可以由村长牵头登记造册组建自己的民兵护卫队伍。


    听了苏杰的话,王文景眉头一皱,向其确认道:“苏老爷……您的意思是想再雇佣一些人来做工,同时还想雇用本村的民兵,来保护你商队的安全是么?”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苏杰点了点头。


    王文景捋着胡须,一脸感激之色,“苏老爷给的工钱如此之高,结算还如此利索,时不时还给赏钱,再加上你已是本村村民,距离又近,村民们做工再不用跑到镇上去,王家村的人能去您府里做工,这是好事,老夫当然同意啊!”


    “只不过……这雇佣本村民兵队的事……”


    “这件事有难度么?”苏杰皱眉反问。


    王文景语重心长道,“苏老爷您有所不知,这民兵队是只有在土匪流寇作乱时才会由各个村庄自行组建,虽不用任何费用,但每日耗粮均是由镇抚司、镇巡司他们承担。”


    “若遇祸事,镇上一时半会拨不出粮食,则会用次月税收来抵扣,这也就意味着若是近时没有祸事,民兵队就会因无粮供养就地解散,若想重新组织起来,老朽是怕村中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来维持队伍的开销啊……”


    王文景的话说得很明白,你就算要花钱雇佣本村的民兵队,那也要先解决粮食问题。


    因为民兵是全天候的,与雇佣农户只做半天工大有不同!


    民兵一旦组织起来那就意味着这批人每天给自家下地干活都没空了,村民们虽然大部分家里吃的都是麦麸,可那麦麸一斤也需要15文钱呢。


    若是给民兵们还是每人每天10文钱工钱,那民兵队是组建不起来的!


    “原来如此……”


    苏杰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


    “苏老爷,您看这样行不?我们王家村也有不少打猎的好手,曾经也参加过民兵队,不少人都曾与土匪搏杀过。眼下正是夏藏季,山林中几乎没有猎物,让他们前半天去自家地里干活,后半天为您看家护院,护送货物可否?”


    王文景给出了自己认为不错的解决办法,雇用民兵队意味着大笔粮食开销,而且还要适当性给一些银钱,如此算下来压根不划算。


    还不如按做工的钱和时间来算,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看到苏杰还在犹豫,王文景又道:“苏老爷,老朽能给您推荐的人,肯定担保各个都是好手,各个都是忠勇之辈,他们不会白拿您工钱,这点您大可放心。”


    苏杰点了点头,最终认可了王文景的提议。


    这批人来了之后,不仅能帮自己开垦土地,种植土豆,生产肥皂和高度蒸馏酒,还能护卫车队安全,保护镇上的商铺能正常售卖,简直是全能选手。


    前期可以先这样用着,等后期自己钱、粮、地都充足了以后,再组建自己的队伍也不迟!


    就这样,苏杰当即拍板定了这件事。


    他告诉村长这批需要21名人手,让他们今日晌午之前跟着王德一起来家中报道就行,同样,每人每天10文钱工钱也不会少。


    一切都定好之后,苏杰离开了村长王文景家。


    临走之际,村长王文景说啥也不肯收苏杰的礼,说原本应该是他来亲自感谢苏杰救了王家村不少村民,如今又要施恩不少人,怎么还能收苏杰的东西,还说二十斤大米太贵重了,他承受不起。


    可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的道理,这不是苏杰的做事风格!


    苏杰巧妙的三言两句就把王文景说得涕泪横流,感动不已,最终含泪收下重礼,与王德站在家门口,目送苏杰离开。


    “王德啊,看来咱们村这次是迎来了一位了不得的人呐……”


    “是啊,老村长,这苏老爷是位奇人,我能感觉到,他身上的潜力远不止所看到的这些……”


    ——


    苏杰走后,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独自前去自家开垦的新地查看情况。


    另一边的苏府中,三个小丫头正在收拾院子,不曾想苏雯一家人早早就来了,除了苏雯的娘,小弟,哑巴伯父,堂哥堂姐五个人外,还多了一个人—苏雯的爹爹。


    原本卧病在床的爹爹,经过用药后已经基本痊愈,苏家作坊午时才开工,可他们一家人巳时赶到,就是为了前来感谢苏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