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作品:《雪山之下》 医院过年前都很忙,孙祈言和陈乐桃两人在医院蹲了一个礼拜才逮到了陈乐桃舅舅的一点点空闲。
看完病例记录,孙祈言拿本子和笔把医生说的话都记录下来,约定好了年后面诊。
从医院出来,外面下起了雪。
孙祈言站在医院大门口,迎着簌簌而落的雪花抬头。
天空被厚重的灰色云层遮盖,跟西藏的下雪天差别很大。
刺耳的汽车滴滴声在他身旁响起。
“上车啊!发什么呆?”陈乐桃一手扶着方向盘,降下车窗,探过半个上身,冲孙祈言大声问话。
孙祈言赶紧拍落身上堆积的雪片,矮身坐进车里。
他拿起手机给温祈言发消息:温哥,冯医生让年后带多吉来面诊。
然后又把笔记本上的信息拍照发过去。
孙祈言的字很漂亮,方方正正的,每个字都很好辨认。
已经回京市半个月了,这是第一次给温行屿发消息。
这期间孙祈言和温行屿互相都没有联系,不太熟悉的两个人,也没有话题可聊。
看着孙祈言低着头在副驾驶一动不动,陈乐桃笑着说:“帮我看着点路,别一直盯手机!”
孙祈言哦了声,才把手机揣起来。
“我说你的事,也没这么上心吧?”雪天堵车,前面的车屁股一片红,陈乐桃百无聊赖的打趣孙祈言。
“毕竟救了全队的命,我得好好还个人情。”孙祈言认真的说。
陈乐桃颇为认同的点点头:“嗯,那是。”
孙祈言笑起来:“你这点挤兑人的本领全用我身上了。”
陈乐桃也笑:“都帮你忙了,还不能说几句。”
“你说吧,我听着。”孙祈言笑着说。
“你这么上心,不止为了那个向导吧?”前面的车子仿佛都进入了静止状态,半天也没见挪动1公分,陈乐桃干脆伏在方向盘上,眼睛盯着远处,问孙祈言。
“我们在雪山上出事情的时候,救援队的那个队长挺帅的。”孙祈言回答的直接。
陈乐桃登时从方向盘上起来,看着孙祈言:“所以,你是为了那个队长?”
“嗯。”
“那你帮向导和救援队有什么关系啊?”
“他们是朋友。”孙祈言说:“本来那次聊天我客套了一下,他说拜托我了,那我也不能反悔吧。”
“他呢,他知道你喜欢他吗?”
“我觉得他喜欢我,但是…我不确定自己只是好感还是喜欢。”
“挺自信啊你。”
“这是直觉!”
“那你跟他到什么地步了?”
“就...见过两次。”
陈乐桃笑起来:“可真行,见过两次说人家喜欢你。”
孙祈言别过头去看窗外:“我的直觉不会错。”
前面的路口出现交警的身影,随后长长的车子队伍开始松动往前,看样子堵车情况有所好转,陈乐桃点点头笑着说行,启动汽车往前开去。
……
一直等到晚上,温行屿的消息才回复过来:好,我跟洛桑说,谢谢你。
温行屿本来觉得万一事情没办成,跟洛桑提前说了的话,白给人空欢喜,所以一直到孙祈言的反馈回来,才准备告诉对方。
孙祈言回复了个不用客气的卡通表情包。
对面没有再回复了。
随后,他盯着温行屿的头像看半天,想了想,又跑到阳台拍了张俯瞰楼下的照片。
外面还在下雪,温度太低,这次路面积了厚厚一层雪,临近过年,小区道路两旁挂了很多大红色的灯笼,在浅黄色路灯的照射下,整个景都很温馨好看。
孙祈言按下图片发送键后又打字:温哥,京市下雪了。
温行屿刚结束训练,边脱训练服边拿起手机查看信息。
寒假期间,很多学生去爬山,甚至越过禁区,有空就查看附近天气状况等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时刻在心里做好出发救援准备。
刚打开手机,就蹦出来孙祈言的消息。
温行屿把孙祈言发送过来的笔记转给洛桑后,回复谢谢,下一秒,几乎是点击发送的同时,又进来一张照片和一条信息。
温行屿点开图片,又双指放大去看,玻璃上的反光模糊的印出来一张有些圆润的脸,能看见少年的眉眼间洋溢着一股潇洒的神气,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温行屿摇了摇头,自嘲的笑了下,又把图片放小,是很温馨的一片过年布置画面。
他很久没有在过年期间回家了,队里队员年纪大部分比他小,每次过年,他总是和几个年纪相对较长的选择留守基地。
“温哥,看啥呢。”一块留守的队员王思之把头凑过来看屏幕,:“哟,温馨豪华别墅景啊,谁给你发的?”
温行屿关上手机:“前几天救援的学生,说可以帮忙问问洛桑儿子的病。”
救援队里的人都知道洛桑儿子的事。
“有谱吗?”
“嗯,刚刚说让年后去京市面诊。”
突然门被拉开,有队员跑进来:“温哥,有几个人困在山上了,消防打电话过来说需要协助救援。”
温祈言立刻又把脱了一半的衣服拉上去:“留值班的人,通知其他人快速换装,紧急集合,准备上山。”
半小时后,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压着最快速度移动。
“值班第一天,可够背的啊。”王思之叹了口气。
其他队员也附和起来:“封山了还非要进去,这不是送死吗!”
“有被困人员定位吗?”温行屿打断车厢里的讨论声。
一瞬间,车厢安静下来,王思之看了眼手机,说:“受困人员描述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联系巡警一块吧。”
“好。”
“他们状态怎么样?”温行屿又问。
“有三个人,一个人动不了了,可能得高原病了。”
“队医检查一下包里的急救药。”
“好。”
车厢里再度静下来,温行屿去摸手机,兜里是空的。
救援时,用的是对讲机等设备,山上海拔高,没有信号,也是白带,所以每次高海拔救援时,他都习惯不带手机。
车子到达大本营,刚一开门,迎面的风夹杂着雪雾吹来,车子里的和外面的温差让队员们发出嘶的一声。
有巡警迎上来指着黑夜中不远处有个大概轮廓的山说:“温队,刚刚定位到在后面那座山的4900海拔处,车子过不去,需要徒步翻越眼前这座山,再去那边。”
温行屿望向面前黑漆漆的山向队员说道:“再次检查一下装备,准备徒步进山。”
孙祈言是半个月之后才知道这次救援的,有媒体做了专门的新闻报道。
视频里温行屿穿着黄色的救援制服在山下的现场接受采访。
12小时的连轴转让救援人员都疲惫不堪,大家的身上脏兮兮的,在后面站着,温行屿仍旧挺直脊背,面色和缓的回答问题。
记者问了很多尖锐的问题,比如怎么看待学生闯入禁区,救援队会不会很头疼这些人之类的。
每个问题回答不好,可能就会引起网络声讨,毕竟学生在舆论里,总是跟不懂事挂钩,而温行屿是公职人员,职业就是救援。
还好最后问题都被温行屿不动声色的挡了回去。
记者没有得到夺人眼球的回答,结束时有些匆忙,表情僵硬,显然表达着不满,还调侃不愧是滴水不漏的救援队长。
最后再见时,孙祈言只看到温行屿左手手背上的血痕触目惊心,而记者全程没有提起过。
第二天是北方小年,孙祈言醒的很早,翻开手机去看,除了那句谢谢,温祈言一夜没有再回复。
孙祈言翻了个身,把手机扔进床头柜抽屉里,就起床去洗漱。
每年小年的时候,家里都要大扫除,孙祈言和父母会跟保姆家政一起打扫卫生,图一个扫去往年霉运,带来好运的彩头,所以每年的今天,孙家都会早起。
吃过早饭,孙祈言拿了清洁工具去擦玻璃。
家政跟在后面喊:“言言,不要太用力了!玻璃要花了!”
这个家政已经在孙祈言家做了好多年,一直都是有话直说。
“李姨,这一片都交给我,你去擦其他地方,放心吧。”孙祈言用力摁了几下清洁剂,喷头洒出好多泡沫,顺着窗户往下流。
家政哎了一声:“用不了这么多!”
“擦干净点,看得清!”孙祈言心里想是这片窗户不干净,拍出来的景也模糊,是得好好擦擦。
孙祈言又想起温行屿的头像就是蓝天背景下的雪山。
也是,西藏雪山多好看啊,自然雄伟的景观矗立在冰原上,连绵的山峰不论在蓝天衬托下还是星空下,都是不一样的震撼好看,城市里的一点积雪算什么稀奇。
孙祈言赶紧拿起清洁剂猛摁了几下,得清除脑子里的东西才行。
家政无可奈何的拿着工具去了其他地方。
做完清洁已经是下午6点,孙祈言瘫在沙发上。
保姆端来水放旁边跟孙母说:“言言今年干的太卖力了,是大人了,什么都开始上心。”
孙母满意的点点头:“大学都快毕业了,做事是该认真点。”
孙祈言闭着眼睛休息,身体很累的时候,脑子就是空的。
等到吃过晚饭,洗了澡躺进绵软的被窝里,孙祈言才分出心思想起早上就关机的手机。
从第一个抽屉里揪出手机,在手里翻来倒去好几下,他才摁住开机键。
屏幕亮起,过了会,温行屿的名字跳了出来。
11:08
-小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