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言不需明,心照不宣

作品:《查我祁同伟?动我一根手指试试

    骆山海虚心求教:“我对王阳明先生的理论了解不多,高SJ能否详细说明一下?”


    此时,骆山海才意识到,这位省纪委副SJ的深不可测。


    他的手段与心机完全不逊色于沙瑞金。


    骆山海猜测,高育良提起王阳明可能另有深意,但具体意图尚不清楚。


    “简单来说,阳明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取决于内心的感受。”


    高育良解释道,“在看到某样东西之前,它对我们而言并不存在,而当我们真正看见时,它才进入我们的意识,从而被赋予意义。”


    高育良带笑地阐述。


    “阳明先生的学问深邃广博,我们难以企及。”


    骆山海谦逊回应,心中隐约领会了对方意图。


    随后,高育良调整了眼镜,接话道。


    “骆SJ,抱歉岔开话题,现在回到你的问题上。”


    “你询问我对汉大帮是否了解。”


    “目前,我只能给出一个不确切的答案。”


    “这些内容,需要你自己体会、自行判断。”


    “假如你确信汉大帮存在,那它便真实存在。”


    “反之,如果你觉得它不存在,那么自然就不存在。”


    高育良给出了这般含糊其辞的回答。


    骆山海点头思索。


    “教授果然不同凡响,思考层次明显高出一筹。”


    他笑着评价,明白高育良是在搪塞自己。


    从提及王阳明到用相关理论解释,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操作再熟悉不过。


    若看过电视剧,就会知晓这是高育良惯用手段。


    但骆山海未曾观看,也就无从多言。


    毕竟在此领域,他远不及高育良。


    高育良堪称一位辩术高手。


    “另外,省内确实流传着关于汉大帮的说法。”


    “然而它是否存在,需由骆SJ亲自探寻,毕竟我的观点无法代表你的看法,每个人见解各异,感受自然也各不相同。”


    高育良微笑补充。


    骆山海认同后,不再纠缠此话题。


    他决定转换思路。


    “高SJ,来之前,我在燕都遇到了汉东前任省委SJ赵立春。”


    一边叙述,骆山海一边留意高育良反应。


    高育良神情毫无波澜。


    “赵立春SJ在燕都近况如何?想必升职后心情舒畅不少吧。”


    高育良带着笑意询问,对于旧上司,总该表示关怀。


    “嗯,只是感觉他衰老了许多。”


    骆山海暗藏玄机地回应。


    “唉!年纪渐长,这是无可避免之事。”


    “再加上多年在汉东操劳,他也疲惫了。”


    高育良笑着附和,同样隐含深意。


    赵立春在汉东的日子,可谓顺风顺水。


    感到疲惫了吗?具体是哪方面的疲惫,这就需要骆山海自行思考了。


    另外,高育良提到赵立春年事已高,这背后是否另有深意呢?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让人细细琢磨。


    显然,骆山海也察觉到了高育良话语中的含义,他微微一笑。


    “赵SJ一生为党和国家奉献,的确令人敬重。”


    这是骆山海给出的一个相对正式的回答。


    随后,他继续问道:“说起赵立春SJ在汉东任职期间,高SJ您当时在他的领导下担任过哪些职务呢?”


    看似只是随性闲聊,实则暗藏玄机。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探询高育良与赵立春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这也是骆山海急于弄明白的事情。


    “哦,你说这个啊!”


    高育良笑了笑,回答道:“赵SJ在汉东时,我先后担任过京州市的副市长、吕州市委SJ、京州市委SJ以及省委常委。”


    “后来嘛,你也清楚,我又升任省委副SJ和政法委SJ。”


    他毫无保留地讲述了自己过往的经历。


    这些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并无任何秘密可言。


    而且,以骆山海的身份,作为省纪委SJ,想查什么还会有阻碍吗?


    高育良与赵立春并无瓜葛,自然也无需害怕。


    “看来,在赵SJ手下,高SJ您的仕途一路顺畅啊!”


    骆山海带着笑意说道,语气中依旧隐含深意。


    高育良轻轻啜了一口茶,回应道:“不能这样看问题。无论在哪位领导手下,只要一心为公、为民服务,进步都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不取决于在哪位领导手下,对吧?骆SJ。”


    他的表情充满友善,但意思已经再明确不过——他与赵立春毫无关联。


    果然,骆山海点头笑道:“高SJ说得有道理,是我考虑不周了。”


    “不必介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产生新的见解。”


    高育良挥了挥手,显得毫不在意。


    “明白了,高SJ的教诲我会铭记于心。”


    骆山海微笑着回答。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骆山海起身准备告辞。


    “骆SJ,以后有空常来坐坐,我一个人也挺无聊的。”


    高育良笑着挽留。


    “一定,高SJ,跟您聊天让我受益匪浅。”


    骆山海礼貌地回应。


    “好,那就后会有期!”


    高育良伸出手,与骆山海握别,脸上依然挂着温暖的笑容。


    告别之后,二人内心不约而同,对彼此有了相同看法。


    “太聪明了!”


    骆山海缓缓返回纪委,回味高育良今日之言。


    高育良话语间蕴含的信息量极大。


    从其言语中,骆山海捕捉到不少关键点。


    首先,高育良既未确认,也未否定汉大帮的存在。


    这种模糊态度让骆山海察觉到一些深意。


    提及王阳明心学,强调存在与否取决于观念,这似乎暗示着确实存在。


    此外,高育良还间接表明,他与赵立春毫无瓜葛。


    如果有关联,高育良理应为赵立春辩护,但他没有这么做。


    这一情况进一步说明两人关系疏远。


    不过,骆山海依旧无法完全确定。


    在他眼中,高育良犹如老狐狸,心机深沉丝毫不逊色于沙瑞金,甚至犹有过之。


    高育良无疑是个极其可怕的人物。


    当然,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骆山海决定继续观察再做定夺。


    回到省纪委后,他详细记录下今天的谈话内容,这是他一贯的习惯。


    省领导班子里,强势人物屈指可数,他已经准备拜访下一位。


    祁同伟!次日清晨,骆山海上班后直奔公安厅。


    “您好!您找哪位?”


    在门口,执勤人员将骆山海拦住。


    “您好!我是新任省纪委SJ。”


    骆山海微笑着亮出证件。


    执勤人员一看,神色顿时大变,连忙敬礼并将证件递还。


    “骆SJ,实在抱歉。”


    执勤人员立即道歉。


    骆山海摆了摆手。


    “无妨,我想见你们的厅长,他在吗?”


    执勤人员听到这话,脸上掠过一丝诧异。


    通常来说,纪委和公安鲜有交集。


    然而现在,纪委SJ亲自造访公安,并且点名要见厅长,这确实引人注目。


    他稍作思索。


    “骆SJ,我们厅长正在忙其他事务,不过人在厅内。”


    “您先请进,我去通报。”


    执勤人员说道。


    骆山海点头。


    “可以,我和你们厅长有要事商议,请帮我通报一下。”


    执勤人员把骆山海迎进去后迅速去通报。


    “你说是骆山海?”


    祁同伟办公室内,祁同伟听完手下汇报,面露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