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打造轧钢厂品牌
作品:《四合院:坏了!我真成傻柱了!》 杨亮平办公室门半掩着。
咚咚!
何雨柱单手拿着高压锅把手,敲门。
杨亮平抬头,看到何雨柱以及他手里的高压锅,眼睛顿时亮了。
“雨柱,快进来。”
“是不是高压锅生产有进展了?”
“杨厂长,什么都瞒不过你。”
何雨柱把手里的高压锅放在办公室茶几上:“您瞧瞧,这是生产线下线的第一口高压锅,我让赵豹煮了一锅牛肉,特意拿给你尝尝。”
“好啊,这么快就有成绩了。”
“我必须尝尝。”
杨亮平起身,来到茶几边上。
何雨柱递给他一双筷子。
杨亮平夹起一块牛肉,放入嘴里品尝。
几口之后,他目光亮起:“不错不错,炖的很烂,和之前的高压锅烹饪效果一样。”
“接下来我们会对这口高压锅做极限压力测试,看它结不结实,还有耐划,耐摔测试,耐热测试等等。”
何雨柱说道。
“哦,还有这么测试,你的想法很好啊。”
杨亮平有些不理解,不过他很支持。
“这些测试可以作为商品的卖点,我们轧钢厂用的是上好的材料,产品竞争力强,哪怕以后市扬上有仿品,也无法跟我们竞争。”
“我准备把红星轧钢厂五个字,打造成高质量产品的代名词,以后群众看到红星轧钢厂,就知道产品结实,耐用。”
何雨柱详细解释。
简单的说,他要做品牌。
就像市扬上的茅台,汾酒一样,大家都知道这是好酒。
他也要树立起红星轧钢厂的这个品牌,让港城那边的群众信任。
“好,你的想法我很认可,按你的思路去做,我全力支持。”
杨亮平表态。
“杨厂长,接下来我给团队定的任务,是每天生产十口高压锅。”
“生产线需要更多人手。”
何雨柱提要求。
“没问题,你直接跟陶文宇说一声,他会给你支持。”
“雨柱,我很期待你下次跟我汇报。”
杨亮平笑着道。
何雨柱拿着高压锅回去三车间,他把高压锅交给赵豹,让其带人做高压锅质量测试。
赵豹带上冯德海和车毅这对哼哈二将,带上高压锅去技术办公室试验扬。
何雨柱又找到李明鑫,告知他生产线需要添加二十个工人。
“没问题,我跟陶主任商量一下,明天二十个工人肯定能到岗。”
李明鑫满口答应下来。
安排完相关事宜,何雨柱继续巡线。
他知道,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加繁重。
生产出第一口高压锅,工作进度只能说做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等着他呢。
晚上,何雨柱正在家里吃饭。
“哥,嫂子。”
何雨水回来了。
黎晖跟着一起。
“哟,雨水回来了。”
何雨柱乐了。
张哈丽玛起身,给何雨水和黎晖倒茶。
“你俩吃饭了吗?”
何雨柱问道。
“吃了,我妈在家做饭,刚吃完饭就来了。”
黎晖接话,拿出布包里面装着的礼物。
有两条烟,两瓶酒,还有连带红糖。
“嗨,拿这些东西过来干啥,我们家都有,你们留着。”
张哈丽玛客套。
“嫂子,你就收着吧。”
何雨水说道。
“下回可别这样了,家里什么都不缺,你能过来我和你哥就很高兴。”
张哈丽玛收起礼物,拉着何雨水的手,进入小屋里面说些私密话。
黎晖则陪着何雨柱说话。
半小时后,何雨水提了一个大包出来。
她把自己的衣服都打包好了。
“我骑车,帮你们把包送回去。”
何雨柱说道。
“不用,哥,我和雨水骑车来了。”
黎晖说话,接过何雨水手里的布包。
“行吧,你们回去慢点骑车。”
“下回你们别吃饭了再来,过来一起吃饭。”
何雨柱送客。
何雨水是他妹妹,没结婚前是一家人,结完婚,那就是客人。
他和张哈丽玛是一户人家,何雨水和黎晖是一户人家。
成家立业便是如此。
“哥,你回去吧,不用送了。”
何雨水挥手。
“行,有啥事跟我说,反正两家隔的近。”
何雨柱站在四合院门口,挥手。
看着何雨水和黎晖离开,他转身进入院里。
“雨水在黎家过的挺好啊,我看她乐呵呵的。”
三大妈搭话。
“是啊,她自己找的对象,都是正式工,日子差不了。”
何雨柱笑道。
说了几句片汤儿话,何雨柱回屋。
“雨水拿了两百块钱回来,说是咱爸给的,她拿来还给我们。”
张哈丽玛说道。
“行,这钱你收着,应急用。”
“还钱的事不着急,等四五个月攒够钱了,一次性还清。”
何雨柱点头。
时间一晃就是一周。
何雨柱白天忙工作,晚上陪着张哈丽玛散步,后者的肚子慢慢大了起来。
天气也越发寒冷。
白天需要穿棉袄,棉裤,棉鞋,棉帽,呼出来的空气都是白色。
贾家门口。
“妈,这回你瞧好了,该我表演了。”
贾东旭把烟头丢在地上,狠狠踩灭。
明天。
明天就是钳工考核的日子,他已经准备了好了,苦练大半年的钳工本事要展现出来,技惊四座。
三级钳工,我贾东旭来了!
他在心里呐喊。
“儿啊,我相信你,你肯定能成功。”
“到时候让大院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瞧瞧,我贾家人多有能耐,让刘海中许大茂这些溜须拍马的人,臊的不敢在你面前抬头。”
“咱们凭手艺,凭本事吃饭。”
贾张氏脸上满是激动,仿佛已经看到贾东旭功成名就的那一幕。
“哼,刘海中许大茂那种人,我都不屑看他们一眼。”
“送礼走后门算什么本事,以后我要让他们看到我往一边走。”
贾东旭鼻孔冒白气。
“让易中海后悔死。”
贾张氏补上一句。
“那必须的。”
贾东旭嘿嘿一笑。
刘海中许大茂易中海也在家里摩拳擦掌。
他们都报名了岗位提升的考核。
虽然说概率不大,但多少是个指望,万一往上提了一级,一个月多五块钱呢。
对于易中海来说,则是保级大战。
他已经没有八级钳工的手艺了,之前车间没有给他把岗位等级降下来,是给他面子,也是之前的情分撑着。
这次钳工考核,易中海也得参加,按照他现在的水平定级。
车间主任的意思,是希望易中海保住六级钳工的水平,这样起码还是个高级钳工,不至于太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