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带着污名被离婚的高干家媳妇26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于是,苗文娟就被打倒在地。


    郭立军就去了寝室找钱。


    他知道钱肯定在这个卧室。


    就听着他在屋里乱翻,而倒在地上的苗文娟的一条腿的神经被曲蓝给掐断了。


    她往后想走路或许只有拄拐或坐轮椅。


    索性曲蓝又去了王正红家。


    现在那个李芹正轮到这个大儿子家。


    曲蓝去了把他们家的钱拿走了一大部分,也就是一万二。


    给他们留下了五千。


    不能逼的太紧。


    少一部分,他们家内部就会互相猜忌。


    至于他们家老二、、、


    曲蓝站在空间里看着外面犹豫着。


    那个二嫂虽然没出主意,可抓奸的时候她也在其中充人数了。


    小惩大诫吧。


    于是,过去后,就把他们家的钱也拿走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八千元。


    好了,郭家最能找自己晦气的苗文娟一条腿不能走路了,总不能拄着拐去自己单位。


    何况,她的嗓子往后说话都会一直嘶哑着。


    这个郭家,兄弟几个,只有当事人郭立伟和老大郭立新知道他们要算计曲蓝的事情。


    郭立伟死了,但郭立新还在。


    曲蓝没有立刻解决他 。


    毕竟短时间内都残废了也不好。


    所以,终于在几年后的一次军事演习中,老大郭立新死了。


    这是后话。


    日子就像是按了快捷键。


    转眼间几年就过去了。


    双胞胎上了幼儿园、上了学前班。


    这赵恒又有事情做了。


    这些年,这个赵恒那惯着孩子惯得简直人神共愤了。


    双胞胎想做的事,就没有他不答应的。


    开始,双胞胎和他们这对父母一个卧室。


    只是曲蓝给他们戒奶后,人家赵恒就把双胞胎给放在一个单独的卧室去了。


    理由是他们大人的房间,被褥多,睡觉的时候扑腾着灰尘太多对小孩子不好。


    然后在单独的卧室,人家赵恒一晚上要去两到三次看孩子。


    中间喂奶、换尿布全都是赵恒的活。


    到一周岁后,那就是一手一个抱着到处走。


    等上了幼儿园、学前班,接送孩子,全都是他的事。


    平时接送孩子还都用车,可有几次下雨,人家有车反倒不开车了,直接穿着超大号的雨衣,后面背着一个前面抱着一个。


    这不是有病吗!


    要是雨停了,哪怕路上有那么一点点的水,他就把两个孩子一边一个用胳膊夹在腰间往回走。


    弄得其他小朋友都哭着让家长们也那样夹着走。


    害的好几个当爷奶的都不去接孩子了,让孩子的爸爸或者舅舅叔叔去接。


    不然老人家都夹不住。


    后来就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


    赵恒一边一个夹着两个孩子走,其他孩子都被他们爸爸夹在腰上,几个小孩子横着跟旁边的小朋友聊天炫耀。


    当然,曲蓝烦这爷三个的时候,也用相机把他们的这个瞬间抓拍下来。


    就这样抱着、背着、驮着、架在脖子上一边一个,把孩子们带大。


    等孩子们小学后,尤其是五年级了,他这个爸爸就开始落寂下来,闷闷不乐。


    没见这样宠孩子的!


    曲蓝这边,开始在审计局的工作开始还算清闲,后期就开始忙了。


    实在是经济开放搞活,各集体、个人合资企业越来越多,需要查处的账目越来越繁琐。


    关键是现在的会计第一要素不是会做账,而是要会做假账。


    而他们审计人员要做的就是要识破那些假账。


    每天坐在那里查数据,她有点烦了。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


    她不缺钱,所以,她从来不收礼。


    如此时间长了,在单位这头就显得不合群;


    在对方单位看来,自己就是性格冷硬是铁面无私。


    还有很多次,都是上面领导打招呼。


    在她们要去基层查账的时候,给条子指示,哪些需要无视的,哪些需要查到一定金额就收手的、、、,哪些需要一查到底的,甚至没没毛病也要抠出毛病来,等等等等。


    于是,曲蓝不行了。


    她不想干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都在她婆婆家吃饭。


    饭后,她就和赵恒说了,自己要调动单位。


    “为什么?你那单位多好啊?”婆婆听了就说道。


    曲蓝就把自己的那些烦恼都说了后表示:“我不想同流合污,也不想铁面无私地出头,所以想再找个清闲的单位养老。”


    赵恒皱眉:“你等一等吧,过一阵子要成立个反贪局,不行你去那里。


    那个反贪局的一部分成员就是从你那里抽调。”


    “那我去了反贪局,不还是这样的工作?”


    赵恒:“没事,那里有很多工种,我一个战友在那挑头。


    到时候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你想养老,就去后勤吧。


    这样也不需要人情就自然过渡到那里。”


    赵恒父母,该说不说,他们都是那个年代过来的干部,很是正直。


    尤其是赵恒他爸,对曲蓝这样不想得罪人又不愿意为国出力表示不理解。


    他这么想也这么说了。


    曲蓝:“爸,您想啊,那三十年过去,往后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的衙门权利就大了。


    就说您说的老朋友住房拆迁,我可是知道,从动员那些住户离开、到拆迁、到建房,这中间需要经过的手续、需要盖章的单位有多少?


    现在就没有一个地方,你拿够了手续就给你批复的。


    吃拿卡要已经是常态。


    办任何事、哪怕手续齐全且合理,都需要请客送礼。


    我曾亲眼看到那建筑方点头哈腰请各单位的领导先是去吃饭、然后去洗头。


    在里面洗头就要洗几个小时,然后睡在宾馆。


    这样下去,往后您看吧,未来的几十年,将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犯错落马。


    在那些部门工作,那非常得罪人。


    咱们家有好几个小孩子呢。


    对了,赵恒,我要去那边,可以去做单位里的会计。


    那个工种不可或缺,还不担责任。很好。”


    其实曲蓝在审计局都申请了好几次,要做单位里的会计。


    可是他们业务组实在是忙,一直没有成功。


    过了两个多月,反贪局就成立了。


    果然,从他们审计局调过去好几个人。


    曲蓝过去了,但工作却不是一线的,而是单位的会计,属于后勤这一块的。


    这个工作好,就是自己最喜欢的。


    这回稳定了,她才算是又开始养老。


    如今小儿子们过十岁了,学习那是一点都不操心。


    大儿子也已经上大学。


    当初大儿子那里,她是坚决反对大儿子当兵的。


    而郭垚吧,也没有特别的偏好。


    所以,干脆就学习计算机。


    如今他们的小花园里的水果可出名了。


    随着物价的上涨,他们家的水果也贵了起来。


    就是冬天,大棚里的草莓和水果柿子,就能赚几千元。


    这还不算,最值钱的却是兰花。


    这十几年,曲蓝找了很多很多兰花苗,在培育的过程中,还有几株变异了。


    其他的兰花就够曲蓝赚的盆满钵满的,而其中的变异兰花、、、


    结果、、、、


    只其中一株变异了的金边兰花居然就卖到了一千万。


    是的,一千万!


    一个港商买走了。


    在现在这九十年代初,一千万是个什么概念!


    曲蓝拿着自己赚的钱,在上海买了三处别墅加三个店铺,同时在京城也买了几个店铺。


    曾经郭垚的两万元买下来的门头房,现在全部都在拆迁之列。


    那些拆迁后要是盖住宅楼的,她都要了一楼。


    这样租出去开个小快客店上面的也是方便。


    其他房子曲蓝也都要了相应面积的门头房,这租金就够郭垚几辈子花用的。


    而双胞胎这头,曲蓝只给他们在京城和海城分别没人一套住宅一个店铺。


    当然,赵家老夫妻一辈子积攒的都给双胞胎及郭垚平分了。


    曲蓝拒绝了好几次,结果赵恒父母都有点生气了,“曲蓝,郭垚就是我们的孙子。


    我们从小看着他长大,我们的财产就是三个孙子平分,跟你没关系。”


    曲蓝这才作罢。


    赵恒倒是没什么财产,不过是当兵多年的工资和津贴而已。


    赵恒的单位也是很轻松的,他过后也没想再干出什么成绩。


    当兵近二十年,也是累着了。


    和曲蓝的想法一样,就是想歇着,想养老。


    日子就这样过着。


    两个人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人成家立业后,早早地就办理了退休。


    然后就买了一辆房车,带着双方的父母开始周游列国、不,周游全国。


    至于去国外旅游,那蠢事曲蓝才不干呢。


    曲蓝觉得这个星球最美的景点都在他们龙国。


    去外国旅游,给他们送钱,那是傻帽干的事!


    赵恒这人也许是知道孩子来之不易吧,走出去最多两个月,就不行了。


    怎么不行了?犯贱!想孩子了!


    于是,就再回京住上几天。


    看着儿子们几眼,然后再走。


    走上一段时间再回京,如此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