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穿越康熙朝三福晋13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胤祉没管其他人接着又说:“皇阿玛,如果我点灯熬油、费心费力地赚钱就为了给她们花用,儿子实在不甘心。


    女人嘛,也就那么回事。


    几个和十几个、几十个没什么区别。


    这时候,皇阿玛,我非常非常庆幸我府里就那么一个侧福晋,还好她还死了。


    不然,就侧福晋一个人,这进府才六七年,咱们少说,十万两银子。


    如果她不死,一个侧福晋,正常寿命按七十岁算,在往后直到死,一个侧福晋就要百八十万两银子,那些庶福晋、格格们、、、、、、


    儿子想想就头皮发麻。


    不说没这么多银子,就是有,也不是这样花的。


    有那银子不如多修几本书,我还得了功德了。


    养那些女人,我可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皇阿玛,往后我那府里再不进一个女人了。


    就这些吧。


    孩子有了更好,没有了这几个也够了。”


    说罢,还给康熙跪下了,磕了一个头。


    康熙出了一口气,:“罢了,你不要,朕还能强迫你不成。


    但是孩子还是少,还是要多生才是。”


    “是!儿子回去就和后院的那些女人生孩子去。”


    “噗呲”一声,九阿哥和十阿哥都笑出了声。


    九阿哥看康熙脸色不善地看过来,急忙接话到:“皇阿玛,您知道吗,儿子从小就会算账,就是知道了婚后的这些开销,不得已,儿子也不想总从国库里借银子。


    所以才决定做生意的。


    唉,实在没办法啊,这养老婆孩子需要银子,养一两百下人需要银子,还有,就说送礼。


    这每个月都有好几份需要送礼随份子的事。


    呶,比如过几天,大哥家、五个家、七哥家、还有裕亲王他们家,都有孩子的洗三、满月、周岁礼的,需要送东西。


    总不好一直都是东家送的礼随到西家去吧,西家的礼送到北家吧。


    何况儿子这里还没收到多少礼呢。”


    “就是就是,儿子开府到现在,还没收到一个铜板呢,可随出去的可不少。唉!”


    十阿哥急忙附和九阿哥说事。


    康熙:“胡说!给你们的那些田庄,要是好好打理,足够你们一年的花销了。


    再说了,很多好东西都是内务府按时按晌免费送的。哼,真以为朕那么好糊弄?一个个的。


    这秀女你们爱要不要,朕不管了。


    谁不要都行。”


    听到这里,十阿哥举手:“皇阿玛,那儿子不要了。儿子也是穷人一个啊。”


    大阿哥想了想,自己的儿子还少,不能推了。


    四阿哥想,自己的身子,如果不要,那现在儿子少也不合适,但要了回去,又不能睡,那事情就要传出去了了。


    正好,三哥出了头,自己也不要还真不算过分。


    于是,四阿哥也说:“皇阿玛,儿子也暂时不要。”


    五阿哥有银子,他额娘给了他不少,太后也支援了一些,他还从国库借了二十三万了两呢。


    当然,这时候,五阿哥觉得国库的银子不用还的。


    所以,他没出声。


    而七阿哥,他最应该拒绝女人的,毕竟他知道,他后院的女人是兄弟里最多的。


    可是,他就是爱女人。


    至于没银子,他还真的没有银子。


    他母妃仅仅是个名义上的嫔,没有册封礼的。


    给不了他多少帮助。


    想了想,这一届就不要了吧,往后再说。


    毕竟这里站着的这些人都知道自己底细,自己这家底还要那么多女人,那不是、、、


    所以,七阿哥也出声了:“皇阿玛,儿子这里也不要了。”


    八阿哥想说不要女人了,可是他自己的孩子、、、


    他没敢出声。


    九阿哥有银子,无所谓女人的多寡。


    康熙看到这里,突然想到,他每次都给儿子们、给宗室送女人,那宗室那里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是自己赐的,不收不行呢?


    所以,三阿哥胤祉今天的这番算账,也拯救了很多宗室人。


    他们想要女人,有的是渠道。


    但不想要的,却拒绝不了康熙赏赐的。


    说来说去,康熙就是掌控欲、权力欲太强了,什么事都想管上一管。


    就这样,康熙给宗室们一个旨意,那就是需要赐嫡福晋、格格妾室的人,在选秀年提前上折子申请。


    由此,秀女们自此以后凡是留牌子的,都是给皇上的儿孙们预备的。


    宗室只有曾经的十之二三的需求量。


    康熙羞愧了那么一下下。


    董鄂氏这里,看着胤祉真的不要女人进府了,她也对胤祉有了好脸。


    当然,她的身体也就养好了。


    小孩子都是见风就长的,各个都机灵可爱极了。


    而另一边朝堂上也是风起云涌。


    太子和大阿哥的关系剑拔弩张,各个阿哥后面都有一大堆人跟着,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胤祉经常回到家里唉声叹气。


    董鄂氏就劝他:“你也不想争那位置,自己去编书吧。


    后世人不会记住哪个皇子阿哥,但会记住某本书的编者是谁。”


    胤祉想想,还是点头。


    但还是说:“他们都在对付太子,太子一个人实在是疲于应对。


    我看太子也是真的累。


    其实,皇阿玛根本不需要抬哪个阿哥压制太子以达到平衡的作用。


    太子还用压制吗?每天住在宫里,一举一动都在皇上他的眼皮子底下。


    手里没有人,没有银,什么都做不了。”


    董鄂氏心里一动:“你和太子关系好?”


    “嗯,刚到上书房,大哥就总以长兄自居。


    然后就管教我,实际上就是欺负我。


    太子开始在旁边看热闹,后来我向他求救了,太子才出手帮助我。


    所以,从那以后,如果说跟着谁走,那我就是跟着太子走的。”


    “你就没想过当皇帝?”


    “从没!那活计太累。


    最主要的是我心软。


    只这一点,我就胜任不了。


    还是太子最合适。”


    “你说,如果现在借给太子或者送给太子一部分银子,算是投资吧。


    然后等他上位了,他或者是还银子或者是拿爵位抵,可不可以?”


    胤祉回头看着董鄂氏:“你、你怎么有这样的想法?”


    “当然是我的孩子多啊,四个儿子呢。


    就是女儿,那是郡主还是县主,或是乡君的,区别可大着呢。”


    胤祉张着嘴巴好长时间,才合上说:“那你能拿出多少银子?十万八万的,不起一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