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守陵皇子之悲催庶妃母亲20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哼,如果他真的像他自己说的那样,禅位给胤祎,那自己也可以让他无病无灾地到了正常寿命,不遭一点罪。
毕竟从经验来看,灵前继位的情况下,会出现很多意外和麻烦。
她不敢保证到时候会不会有谁胡搅蛮缠,说那圣旨是胤祎伪造的。
之后的一年,两个格格和两个侧福晋都进了胤祎的后院。
然后在胤祎十六岁的时候,嫡福晋被娶进来了。
这年,胤祎十六岁,嫡福晋是十八岁。
而这一年,就是历史上康熙驾崩的时候。
不过,这嫡福晋一进门,高在仪就让她怀孕了。
五个月后,被诊断出怀的是个阿哥。
于是,两个侧福晋和两个格格就陆续都被诊断出怀孕了。
之后在年尾,嫡福晋生了胤祎的长子弘昭。
而弘昭出生后洗三这一天,就是曾经康熙的驾崩的日子。
不过,看着康熙高兴地围观着弘昭的洗三,这哪有一点点要死的样子?
看来历史上康熙这时候死了,还真的是疑点重重呢。
其实还真的是有问题,首先就是康熙当时为什么不在皇宫,毕竟畅春园都是夏天去哪里避暑的,可大冬天,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康熙去畅春园干什么?
而且,当时康熙只是偶感风寒,但随后就风寒之症驾崩的,这就不正常。
再说,当时他驾崩的时候,就雍正和隆科多在眼前,这是雍正自己说的。
虽然他又有一说法,说当时皇上死的时候,有八个人在眼前,这前后矛盾,就让人不得不怀疑。
并且,康熙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遗照。
是隆科多拿出了康熙留下的所谓遗照,还不是康熙亲手写的。
那时候,康熙死了,他的印章可都在雍正手里。
而那时候,康熙亲手写了不少遗照,是关于他死后对后妃们的安排,详详细细。
那么对于继承人这样的大事,怎么可能不亲手写圣旨呢。
还有,雍正上位,让人去召回十四阿哥。
但给人的密令却是,让召回十四阿哥的武将必须把十四阿哥和康熙相互之间的通信全部找出来不许遗漏一封,这,是最大的疑点。
而康熙之所以没有召回十四阿哥,关键是当时六十八岁的皇上,身体还非常好,并没有一点大病的征兆。
种种迹象表明,康熙选择雍正做继承人,是有疑点的。
胤祎的儿子洗三礼结束,康熙就来了启祥宫。
这天晚上,高在仪根本就没有睡觉,一直在旁边看护着康熙。
结果一夜过去,康熙照常起来去上早朝。
得了,康熙的死劫算是过去了。
很快就到了年底。
也不知道康熙都在忙乎什么,高在仪所以心里隐隐地有些猜测,但她没有对胤祎说。
不过,有一件事,高在仪决定,在康熙退位前要让康熙做了,不能留给自己儿子。
于是,这天,高在仪和康熙躺下后说:“皇上,有一件事,我想跟你说说,算是给你吹枕头风吧。”
“哦?何事?”
高在仪:“皇上,内务府包衣。”
在自己枕头风的作用下,康熙开始排兵布阵,在离过年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康熙发动了一扬抄家活动。
内务府大小管事、各个包衣世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皇上调过来的兵给包围抄了家。
当然,皇上重点关注了乌雅家,这个在内务府近百年的包衣家族。
所以,六十八岁的老皇帝看到了乌雅家抄回来的东西,都不免心惊肉跳的。
那一摞摞的银票、房契、地契、奴才卖身契等,整整装了一箩筐。
而东珠、珍珠、各色宝石等,堆在一起说是一个小山那是夸张,但要说一个小土坡那就非常恰当了。
那装宝物的箱子,堆起来比太和殿都高。
而旁边最明显的一堆,居然是十岁到十八岁的美女,一共将近一百人。
这可不是普通下人,都是乌雅家收集来的美女。
全都是死契到她们家的。
康熙真的是气炸了。
他一直以为包衣贪肯定是贪,但不会这样过分,没想到啊没想到。
于是,康熙发了狠,让下人把他们家里的主子、大管事等人都严刑拷问,主要是东西太多,怀疑他们狡兔三窟。
但,肯定的啊!有点脑子的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于是,各家又从别的地方搜出来很多很多财物。
就这样,年都没过好,只清理财物了,几百人就持续了一个多月。
这些包衣世家、内务府几代管事们,所有的财物清点完毕,仅白银就三个亿。
听到这些数目,差点没把康熙给气死。
所以,虽然康熙准备的是年节一过,他就当太上皇去。
结果被内务府给耽误了,一直持续到夏天,内务府这一块才算是彻底清理干净。
哪怕是内务府包衣呢,康熙也没有杀他们。
把他们的财产都没收了后,全部流放到宁古塔戍边去了。
这回,宫里的宫女们,都是下伍旗里找出来的。
而且,也有了新的规定,包衣妃子生子后,包衣们将不允许再在内务府当差。
而且包衣出身的妃子最高位份是贵人。
等把包衣的事解决了,宫里也肃清了,已经又是八月份了。
彼时,胤祎的几个侧福晋和格格都生了孩子,三个阿哥两个格格。
高在仪没什么感觉,康熙却高兴了。
随后的时间里,高在仪又成了明贵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胤祎的大儿子满周岁。
康熙在前朝宣布,来年的大年初一,他将禅位给二十皇子胤祎,自己退位当太上皇。
晴天一个炸雷,大家都懵了。
嗜权如命的康熙,怎么舍得把皇位让给儿子做?太阳从西边出来的不成?
直到胤祎坐在了皇位上,众臣工才算是相信了老皇上的话。
大家私下里都佩服高在仪母子。
康熙把后宫众妃都安置在畅春园,有儿子的也可以去儿子家养老。
然后,春暖花开,康熙和高在仪就乘船去了江南。
俩人一路走得很慢,他们只是一共三条船,一路顺利到了宁波。
然后,穿上汉家服饰的康熙和高在仪,俩人游玩了宁波,康熙这回细看了宁波的一条街,果然和高在仪的画中相似。
然后俩人去了余姚。
高在仪的父亲,虽然病殃殃的,可是,就是有那样一种人,病殃殃的,可却特别能活。
高在仪的父亲便是这样的人。
他的父母还是那样,每天坐在窗前,写字画画,研究各种字帖。
这天,他们早起后听到了敲门声。